分享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逍遥书屋123 2024-01-10 发布于山东

十五年前,中国书法界的一项盛事——'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至今仍引人热议。

各家见解不同,但共识在于,这十位书法大家,无疑已在中国书法的悠长历史中铸就了不朽篇章。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们各有所长,或以才华出众,或以深厚功力,或以独特学问,或以碑帖成名,或将绘画融入书法,各领风骚。

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主办的这一评选,通过专家和公众的无记名投票决出。人们好奇,谁能超越毛主席,位列前茅?

吴昌硕

吴昌硕,浙江安吉人,1844年生,1927年卒,享年84岁。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饱读经典,对文字学有独到见解,却不求仕途。29岁时,他离家周游各地,寻师访友,开始了五十年的文学生涯。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30岁学诗,50岁学画,70岁时书法名扬四海,诗、画、书、篆刻无一不精。

生于变革的时代,他见证了书法的变迁。传统的帖学被碑学挑战,书法开始追求真趣和创新。吴昌硕深受此风潮影响,终其一生致力于石鼓文的研习,成为无与伦比的石鼓书法大师。

他曾自谦地说,“余学篆如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的弟子沙孟海评价他的篆书为世所罕见的绝品,认为吴昌硕的石鼓书法跨越了形式,达到了神韵。

陈师曾则称赞他的书画篆刻技艺,认为其在当代无人能及。吴昌硕本人更是自信地表示,他的书法甚至超越了他的绘画和金石艺术。

与吴昌硕齐名的齐白石,以其超凡才华和创新艺术,诗书画印皆精,同样照亮了中国近现代艺术史。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齐白石的诗中对吴昌硕的赞赏显而易见,将他与历史上的大师徐渭、朱耷相提并论,突显了吴昌硕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林散之

林散之,一位革新草书艺术的大师,他的笔触帖派基础上融入了画的元素,创造了独特的萧散奇逸风格。

1898年生于江苏省江浦县,原名林以霖,因左耳失聪而被誉为痴,故改名林散之,并有别称如左耳、散耳、聋叟等。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的一生专注于诗、书、画,特别是书法成就非凡。

林散之六十岁开始学习草书,以王羲之为榜样,取法怀素,并将董其昌、祝允明等人视为学术交流的伙伴。

七十二岁时,遭遇烫伤事故,右手严重受损,但他不屈不挠,继续三指执笔,其坚毅精神在自作诗中得到体现。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的草书风格独树一帜,从六十岁开始学习,七十岁成名,八十至九十岁时声誉达到顶峰,被尊称为“散圣”、“草圣”。

林散之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相信其艺术价值能历经三百年。他于1989年92岁高龄去世,留下的遗作仍被人们所推崇。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一首挽诗赞誉他为“狂僧草圣字,彭泽辋川诗”,彰显他在艺术界的地位。

梅墨生评价林散之的草书为开创性的,其大胆的笔法革新和引入画入书的手法,成为书法界的典范

康有为

康有为,广东南海之子,被誉为“南海先生”,不仅是政治舞台上的变革者,更是书法领域的革新者。

在动荡的时代,他从儒学中走出,以其学识和艺术影响了无数人,被尊为“康圣人”。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在书法上的成就,既有深邃的理论,也有卓越的实践,将艺术与理论完美结合。

32岁时,他闭关十七日,创作了《广艺舟双楫》,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理论的空白,开创了现代碑帖融合的新风潮。

他的书法理论,结构严谨,以碑书为核心,法帖为辅,涵盖了书法的基础知识与艺术方法。

康有为的书学思想,可以用“以复古为解放”来概括,他的作品将书法从书斋和贵族圈“解放”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晚年,他在《天青室白联》题记中提出了“集大成”和“全兼之”的理念,致力于创造一种新的书法体式。

他的书法以“雄深雅健”著称,是清代以来碑帖融合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他认为书法之道类似佛法,从戒律到定慧,再到心源了悟。

康有为的书法有三大特点:体势开张、雄强老辣;笔墨厚重、浑穆峻美;盘桓虬曲、纯以神行。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尽管马叙伦批评他和于右任有时玩世不恭,随意作品质量参差,但他们在当时的书坛上名声显赫,作品多样。

于右任

在民国时期,中国书法史上草书艺术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振兴,其中三位书法家作出了显著贡献。

于右任是其中之一,他不仅规范了草书字型,更将碑学风格融入草书,创造出独特的草书风格,被誉为“旷代草圣”。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的草书既传统又创新,早年学习魏碑,积极变革,形成个人风格。于右任的《右任墨缘》诗歌表达了他的勤奋和对书法的热爱。

中年后,于右任投入草书研究,致力于创立“标准草书”。

他广泛收集历代草书作品,综合研究,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草书风格。

晚年,他在完善标准草书的同时,回归古典之美,仍然坚持创新和探索。他的草书充满活力和变化,每个字都有其独特之处,极具个性和美感。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于右任不仅是书法家,还是革命元老、学者和诗人。

他的一生,从小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致力于诗书艺术。

他的诗作主要抒发激越的爱国情感,书法则以标准草书为追求。他的书法,无论在早中晚年,都保持着魏碑的刚健和雄强特质。

晚年的大草作品,展示出流畅自然、劲健豪迈的特点,既有规范又不拘一格,每个字都活灵活现,充满力度和韵律。

毛泽东

毛主席,作为民族英雄和政治巨擘,也是草书艺术上的一位巨匠。

他的书法艺术既具有大气磅礴的风格,又显示出自然天纵之气,兼具雄强、积健与天真烂漫的特质,被誉为“行草书圣”。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的书法创新而大胆,具有一种法外之法的魅力。

韩玉涛在《中国书学》中将狂草誉为最自由、最写意的艺术形式。

文怀沙指出,草书难以掌握,要求严格,毛泽东的草书正是这种艺术的典范。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的书法并非仅仅追求外在美,而是蕴含深厚的内在品格和童趣。

罗继祖赞扬主席的狂草不仿旭素,而是天马行空,展现出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每幅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

苏轼的名言“意造”被用来概括毛主席的书法风格,其书法轻松自在、率性而为,个性鲜明,创造性极强。

王滨鹤将毛主席的行草与王羲之的行楷、张怀狂草并列,称之为中国千年书法史的“三绝”。

美国学者特里尔也高度评价毛主席诗词和书法,认为他是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艺术家之一。

日本书法文化联合会理事长西川宁更是认为,中国的新书法可能由毛泽东开创。

沈尹默

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上,碑学和现代派曾掀起两场风暴,而沈尹默独树一帜,成为帖学复兴的先锋。沈尹默,浙江吴兴人,家境富足,父祖均为书法雅士。

沈家三兄弟——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皆出生于陕西汉阴,与北京大学结下不解之缘。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沈尹默在北京大学任教,兼国文研究所主任。他的兄长沈士远在20世纪50年代曾任故宫博物院档案馆主任;沈尹默本人在30年代为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专员。

沈兼士则更早加入故宫工作,成为档案文献学领域的先驱。

三兄弟均对“旧学”有深入研究,同时也支持“新知”。

沈尹默,不仅是书法界的重要人物,还是“五四”运动的关键推手,与李大钊共同引领学生请愿。

他在书法上也走过弯路,后成为书法理论与教育的大家。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在北大成立书法研究会,为书法教育奠基。

他的书法成就卓越,与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不同,沈尹默特别重视帖学。

他曾用23年时间研习北碑,取法汉魏六朝隶楷,后转向二王书风。

在碑风盛行之际,沈尹默坚持帖学,为之振兴。

他对兰亭的研究更是孜孜不倦,对兰亭真伪的辩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沈尹默不仅是书法家,还是诗人。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的诗作如《秋明室诗词》等,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艺术成就,在现代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为帖学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沙孟海

沙孟海,自幼沐浴在书法艺术的环境中,由父亲引导入门篆书,很快在篆刻领域声名鹊起。稍长,他踏足上海,曾在“修能学社”和商务印书馆任教。

在此期间,沙孟海不仅学习诗词古文,更跟随吴昌硕学习书法篆刻,自修文字学、金石学。他与当时的学者如况蕙风、章太炎等交流密切。

成年后,他被聘为中山大学国文教授。

战时,沙孟海转入政界,后于1949年回归教育界,定居杭州,先后在浙江大学、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等机构任教。

1999年杂志不记名投票评选十大书法家,排在毛主席前面的都是谁?

他的教学与创作涉及书法篆刻,对后辈影响深远。

沙孟海与沈曾植、吴昌硕、康有为等大师师出同门,与沈尹默、马一浮等大师并肩为友,自成一派。

他的弟子包括朱关田、祝遂之等著名书法家,都是改革开放后首批高校书法篆刻研究生。

沙孟海在浙江美术学院开创书法篆刻专业,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奠定了基础。

他在五十年代前主要积累基础,五十年代后则成果丰硕,尤以榜书著称,被誉为“海内榜书第一”。

谢无量

谢无量,四川乐至之子,是近现代学术大师、杰出诗人、著名书法家。幼年熟练诗文,勤学六书八法,文采飞扬,与同学马一浮齐名。

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与李叔同、邵力子等共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时期则涉足政界,历任孙中山大本营秘书、黄埔军校教官等职。

谢无量的学术生涯多姿多彩,曾任《京报》主笔,后成为上海中华书局古典文学总编辑。

转任南京东南大学、上海中国公学教授,1938年香港卖字为生,1940年任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

1949年后,担任中国公学文学院院长,晚年任四川博物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谢无量著作众多,包括《诗学入门》、《词学指南》、《中国大文学史》等。

他自六岁写诗,一生创作诗词两千余首,诗集《青城杂咏》备受赞誉。

书法方面,初模仿二王,后临六朝诸碑和颜字行草,形成独特的“孩儿体”,与赵熙齐名。这种书法风格清新天真,避免了明清时期的过度雕饰。

谢无量的书法追求内敛、清新,弃用传统的“一点之转”、“一波三折”等技法,追求自然流畅的笔画,富于生命力。

他的书法取法魏晋,碑帖兼融,独树一帜,其书信手札尤显神韵,代表其书法最高成就。

齐白石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生于1864年,逝于1957年,享年97岁。一生中有两位妻子,育有12个子女,跨越长达55年的育儿历程。

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位巨匠,齐白石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陈传席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评价极高,认为齐白石是继明末清初画家后,最有影响的艺术家。

他的书法艺术经历了五个时期的变化,从最初的馆阁体到晚年独树一帜的风格,展现出他艺术上的深厚底蕴和不断的探索精神。

晚年的齐白石以意为书,形成了大气磅礴、笔画雄劲的独特风格。

齐白石的书法,继承前人精髓的同时,大胆创新,将写意画的笔法融入书法。黄苗子评价其晚年书法已“入化境”,用治印方法写字,骨力深透纸背。

齐白石在《自嘲诗》中表达了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自豪:“何用高官为世豪,雕虫垂老不辞劳。”他的书法和绘画一样,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制作的。

李叔同

李叔同,原名成蹊,字叔同,有诗文“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

1880年生于天津一个官商家庭,父亲李世珍,字筱楼,曾任官后转商,李叔同是其晚年所生。

他幼年失父,受母亲影响深厚,7岁入学,精习儒学、诗词、书法篆刻。1918年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1942年圆寂,享年62岁。

李叔同少年颖慧,学艺多端。1901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师从蔡元培,同学包括谢无量、马君武等。

日本留学后,投身话剧、艺术活动,成为中国话剧先驱。

回国后,任教浙江师范,倡导艺术教育,强调审美能力的培养。许多著名艺术家,如丰子恺、刘质平等,都受过他的教诲。

出家后,李叔同成为佛教律宗高僧,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先驱和启蒙音乐家,以《送别》等作品著名。

他的书法可分为出家前后两期,早期精习碑帖,特别是秦汉六朝碑体,晚年转向更为空寂虚灵的风格。

他的晚年书法作品,多以对联、立轴等形式呈现,风格成熟而别致,被称为“弘一体”。

李叔同的人生轨迹和文化境界令人敬佩。

他从美学生活转向宗教生活,面对生命的终结,保持了淡然和超脱。

丰子恺评价他为“十分像人的一个人”,梅墨生则将他的书法作品《悲欣交集》誉为现代书法史上的兰亭序,象征着生命的大感动和超脱。

参考资料:

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述评 田有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