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顺,百病消!千古疏肝第一方,疏肝解郁行气的典范,肝脾气血兼顾

  平凡的人 2024-01-10 发布于内蒙古

Image

我们常说,有些病,都是气出来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这还要从肝说起。中医有句话:万病不离肝!

Image

这得从肝脏的生理功能说起。首先中医上讲肝主疏泄,它是说肝可以调节人体气机的运行,让气畅达全身而不会郁堵。

如果肝气运行不通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肝气郁结。又因为肝克脾呀,如果肝气犯胃了,各种脾胃问题就出来了,比如出现消化不良,胃痛,呕吐等等。

Image

《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肝之失也,怒而色变,目赤口苦,善太息。”意思是说,当肝脏失去了正常的功能时,就会出现怒火上升、面色发黄、眼睛发红、口苦咽干、经常深呼吸等现象。

相应的,想要治疗这些疾病,我们就得选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的药。

今天素朴小郎中就教你一个中成药,是疏肝解郁的典范。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由名医张景岳创立。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Image

柴胡疏肝散是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香附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组成,煎服法为“水二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柴胡

凡是疏肝,必定离不开柴胡,因此柴胡是方子的君药,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是肝的引经药,可以引导其他药物作用在肝经上,同时还可以疏肝解郁,调畅肝的气机,对于肝气郁滞导致的肚子胀疼,情绪与压抑,胁肋疼痛等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Image

很多有名的中药疏肝方剂中都能看到柴胡的影子,所以柴胡也被称为疏肝第一药。


陈皮、枳壳

方中陈皮理气行滞和胃,枳壳理气宽中除胀。两者合用,统调脾胃。

Image

一则健脾以消肝郁导致的痰凝,避免痰湿聚集阻塞经络;

二则和中以使后天气血化源充足,反过来保障肝气通畅;

三则补足一身中气,通过使中焦脾胃之气升降有序来帮助疏通肝气。


香附、川芎

接着又使用了香附和川芎,既能行气,又能活血。因为“气为血之帅”,也就是说,气能率领血的运行,如果气机郁滞了,也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血液运行不畅,所以我们需要行气活血。

Image


白芍

方中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止痛,主入肝经。肝为刚脏,所以肝喜欢柔和,这样才不会刚强暴躁。

Image

敛阴是因为前面一系列的行气活血药物,难免会耗散到我们的阴血,所以需要芍药这味敛阴的药物,来佐治其他药物的辛散药性。


甘草

最后再加一味甘草,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也可养护脾胃之气,调和所有药的药性,以免伤害身体。

Image

柴胡舒肝丸这个方子,就有疏肝解郁,又有行气活血,还有健脾和胃理气,所以说它是疏肝解郁的典范,肝脾气血兼顾。你学会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