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升麻汤

 中医知识圈 2024-01-10

一棵稻草 一品医堂

图片证机析要

伤寒六七日,表里俱实者,应先解表再攻里,若表解而兼有里证,则当攻里。表邪不解,而反大下,正气益虚,脾阳受损,邪气内陷,入里化热,而致寒邪束表,阳气郁闭,上热下寒,虚实夹杂之证,清代高学山明确指出“此亦太阳误下之坏病”。

“寸脉沉迟”,为误下后表邪内陷,阳气郁而化热,郁热之极的表现。成无己认为:“大下之后,下焦气虚,阳气内陷,寸脉迟而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清代沈目男认为:“故脉不至,斯非虚寒脉绝之比,即东垣谓下部无脉,木郁是也”,有医家提出“下部脉”是趺阳脉,但麻黄升麻汤所载证候与“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之证不符,故趺阳脉之说欠妥。根据“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之说,“下部脉”当为尺脉,“不至”当为阳气郁遏、不能外达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故伴有“手足厥逆”。邪气内陷上焦,阳气郁积胸中,热盛肉腐化脓,故见咽喉不利,唾脓血。咽喉为上焦之门户,肺胃气机出入之通道,至于唾脓血部位在肺、胃或咽喉,历代医家也有争论。成无己认为是肺痿“在厥阴随经射肺,因亡津液,遂成肺痿,咽喉不利,而唾脓血也”;沈目南认为是喉痹“邪冲于上,则咽喉不利,痹着喉间营血,故唾脓血,乃发喉痹之谓也”。脓血的来源虽各执一词,但均反映了上焦郁热、津液耗伤、热盛肉腐之病机。脾阳受损,下焦虚寒致“泄利不止”。该证复杂,用药过简势难兼顾,正如尤在泾所析:“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混淆不清,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难治。”

方药解读

《伤寒论》中治疗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方剂,除了麻黄升麻汤外,还有栀子干姜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等。通过“抓主证,析病机”在临证中辨别异同,在杂乱无章的主诉中找到主要证候群。针对相似的病机,不仅要识别共同点,更加关键的是要抓住鉴别点,同中求异,才能准确地遣方用药。具体到麻黄升麻汤证,除了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共同点外,与其他方证的主要鉴别点就在于其有“寒邪闭郁阳气”的病机特点,要重点关注如新感外邪、恶寒畏寒、无汗少汗等证候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效。

麻黄升麻汤证有以下特点:首先,以寒邪束表、阳气郁闭为主,方以麻黄配升麻为君,剂量最重,麻黄用至二两半,一散一升,共奏发越郁阳之功,使“火郁发之”,方后注“汗出愈”,亦可佐证寒邪郁闭为主要病机,得汗出则错杂之邪尽解。其次,以方测证,本证当上热甚而下寒微,方中大队清热养阴、解毒利咽之品,如升麻、石膏、知母、黄芩、当归、天冬、玉竹、白芍等,尤以升麻、当归剂量为重,均用至一两一分;而温中健脾药味少且剂量小,干姜、白术、茯苓仅用六株。再次,升麻为本方特色用药,既能发散郁热,又能解毒利咽,仲景用于阳郁化热之“咽喉痛、吐脓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解热、消炎、镇痛作用,为治疗咽喉要药。

麻黄升麻汤体现了仲景“合方辨证”“合方治疑难”的证治思路,将药物组成总结为:麻黄升麻白虎桂,白玉苓姜芩天归。麻黄合石膏宗“越婢汤”发越郁阳、宣清并用;升麻、石膏、知母、黄芩宗“白虎汤”清上焦肺胃之热、解毒利咽;桂枝合芍药寓“桂枝汤”调和营卫、助麻黄解表散寒;干姜、白术、茯苓、甘草合为“理中汤”温中健脾、祛寒化饮;玉竹、天冬、当归滋阴润肺养血,兼防发越之弊,整方宣、清、温、补合用,共奏发越郁阳、解表散寒、清上温下、调和营卫之功,则寒热错杂可解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