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博物馆,领略神都辉煌历史(7)——河南13日(27)

 阿榧榧香 2024-01-11 发布于江苏
隋唐时期各类特种铜镜铸造,代表了我国古代铜镜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除了前代用的圆形和方形外,又创造了菱花、葵花、荷花等各类款式,还有比较厚但也很精致的鸟兽葡萄纹镜。

图案画面更加丰富,珍禽瑞兽、奇花异草、月宫仙人、山水人物等层出不穷。有一款十二生肖神兽纹铜镜,画面更加丰富,足足分了三层纹饰。

还有一些铜镜特别小,看起来像是给妇人们出门时携带的,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化妆镜。虽然小,可是背面的雕饰也很精致。

唐代的尺有大小两种,大尺是社会上采用的,小尺是掌管宗庙礼信、星象有办法和医药的中央机关用的。就是这种实用的尺子,也不乏精雕细刻,材质也有骨尺和铜尺,鎏金的显得华丽,骨尺则素雅得多。

唐朝的铜锁也很漂亮,似乎还鎏着金,两个锁环,一根长锁,大概是用在柜门上的,也可以用在门上。

杨国忠银饼是宰相杨国忠向宫廷进贡的锐银,银两作为货币的功能始于汉代以前,东周的时候铸行银币,隋唐使用银饼和银笏等。

隋唐的文化艺术在我国封建社会也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尤其是唐诗,涌现出了大量的诗人。杜甫、元稹、刘禹锡、李贺等人是洛阳籍的,李白、白居易、王维、韩愈等人也长居洛阳。

隋唐的乐舞百戏也达到了极盛,隋炀帝雅好音乐,制“九都乐”。武则天也喜欢音乐,作《乐书要录》,这是中国重要的乐律学著作。唐玄宗在音乐上的成不很高,作《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乐舞的代表作。唐朝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李龟年,也是洛阳人。

唐朝的书画艺术也成就极高,褚遂良、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都享有盛名。高僧一行是唐代科学家,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并改造张衡的浑天仪,写成中国首部完整的有办法《大衍历》。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历魏晋南北朝后,在唐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主要宗派基本上在唐朝形成。东都洛阳在高宗到武则天时期,佛教的发展极为繁琐盛。武则天利用《大云经》为自己的登基找到了合理的依据,令各州设大云寺。龙门石窟中,唐朝开凿的佛像占了大半。

公元907年,强大的唐朝灭亡,中国进入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先后建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西京。五代时期的洛阳雕版印刷业和瓷器制造业的成就尤为突出,五代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由政府刻印书籍就在洛阳。

五代墓中出土了很多越窑、耀州窑的青瓷器,还有大量定窑白瓷器,质量都很上乘。在陶瓷生产方面,虽然因为北人逃渡,瓷窑数量减少,但工艺质量仍有奶大的提高。特别是耀州窑五代青瓷的出现,结束了中国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

这一时期的白瓷十分精美,瓷盒、瓷壶、瓷罐、瓷碟都小巧精致,没有三彩那么艳丽的色泽,但整件器物温润如玉。一些瓷盒瓷托等小物件,尤其可爱。

青瓷的釉色也很漂亮,纹饰虽然并不繁复,但瓷碗、瓷盆、瓷壶等器具的烧制依然很精良,瓷器内壁往往有精致的花纹。

960年,宋朝建立,中国再次统一。宋朝实行两京制,以汴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洛阳也是当时全国两大中心城市之一。程颐、程颢在洛阳创立洛学,奠定了程朱理学的基础。司马光在这里写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是中国史学上的典范之作。北宋的洛阳名园林立,广植牡丹,有“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宋朝的洛阳城仍在隋唐旧址兴建,有五凤楼等六门,正殿称太极殿,另有宫殿十余座,设里坊120坊,甚至超过了唐朝。

宋代手工业生产最突出的就是陶瓷的烧制,无论生产规模、制作技术,还是水平,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宋代瓷窑遍及全国各地,除了供应宫廷皇室高级瓷器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外,民间瓷窑也大量涌现,洛阳城周边有汝窑、钧窑和巩县窑。新安县北治、石寺宋元瓷窑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橄榄形窑炉。

当然,宋朝也有三彩,被称为宋三彩,颇富民间艺术特色。但是私以为宋朝的白瓷和青瓷,是最精致的。

宋朝的瓷器一般没有精致繁复的纹饰,但釉色特别细腻温润。即使是简单的一件白瓷春瓶,通身没有纹饰,可是放在展柜里,也是极致的美感。我一直觉得宋人在审美方面,是超过了前朝的。

当然宋瓷也有黑釉、蓝釉、绿釉,但总觉得不如白釉和青釉的精致,有一件钧釉荷叶形盖罐,釉色浅淡雅致,也很漂亮。

宋代的瓷枕一般色泽淡雅,纹饰端庄大方,形状倒是各异,看着也很精致。只是我很纳闷,这种瓷枕真的舒服吗?瓷枕最早创烧于唐代,北宋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期,当时比较流行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

有一件“珍珠地德福花叶纹瓷枕”,不仅枕身密布淡雅精致的花纹,枕面上还刻着“德福”两个字,这是人们对生活最朴素的追求。

当然也有华丽的瓷枕,用三彩技术烧制,像三彩婴戏莲花长方形枕,图案是一个白胖婴儿在荷叶中嬉戏,十分灵动活泼。还有三彩牡丹纹枕、三彩浮雕奔马纹枕等,都非常的华丽精致。这种瓷枕,除了保健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较高的观赏功能。

宋朝的铜镜没有唐朝那么奢华,更注重其实用性,器体轻薄,装饰简洁,是典型的宋代审美风格。这一时期的铜镜出现了前朝没有的样式,带柄镜、长方形镜、鸡心形镜、盾形镜、钟形镜、鼎形镜等式样都是新创的,还有素面镜就更简洁的,完全从实用主义出发。

瓷胎象棋制作得很精致,棋子分黑白两色,白子带米色,黑子带褐色。不过黑子的字迹刻得不那么清晰,近视眼有些吃亏啊。

北宋时期的金银器制作业非常发达,在制作技法上更加精细复杂。邙山北宋壁画墓出土的金银器制作技艺精湛,其中中银葵花盘更是北宋官造的宫廷用器,制作工艺有鎏金、镶嵌、锤碟、错金银、掐丝、炸珠、錾花、累丝等。

河洛文明展厅都北宋就结束了,虽然后来还有南宋、元、明、清等各朝,但因为都城与洛阳相距颇远,洛阳也逐渐没落了。从展厅出来,我们忍不住长吁了一口气,十三朝神都洛阳的历史积淀,实在是太深了。这些辉煌的历史,让我们萌生出再次来洛阳的计划,这次河南之行虽然安排了十天左右,但洛阳岂是区区十天能够了解的?更何况,我们的计划还有商丘……

自由行:河南洛阳博物馆之河洛文明展第三展厅
12月仲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