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万粉丝网红程前人设翻车,不会好好说话,真的会“社死”!

 豆妈育儿笔记 2024-01-11 发布于内蒙古

程前是谁呀?

在70后脑海里想到的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程前。

但此程前非电视台那个口才一流的“程前”,而是号称百万粉丝自媒体网红程前,我搜索“2023年风马牛年终秀“的圆桌论坛视频,仔细的看了一遍,真的吓呆我了,如今的90后这么厉害,这么有个性么,语不惊人死不休?

网红程前与大咖冯仑、王石、周鸿炜的对话互动,让我奇怪作为一个老牌的“风马牛“自媒体怎么找来这么一个口不择言年轻人来主持?

如今的短视频各种功能给网红的人设打上了一层美化处理的光圈,打开程前经过精心剪切出来的短视频,你看到的听到的,是充满磁性的声音,侃侃而谈,并且言之有料,简直就是完美人设,年轻人的榜样呀!

当抛开包装,活生生的程前站在舞台上时,直播真人互动,完全没有随机应变,灵活应对的能力,说出来的话仿佛没有经过理性大脑,被情绪支配,像一个被激怒的退行小孩子,要知道网红程前也是千万级创业者,情商绝对不一般,但情绪智力实在让人堪忧。

用周鸿炜的话说,“未来属于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但我发现年轻人擅长玩流量,按照既定脚本,用剪辑好的视频来表达自己,不太擅长现场演讲。我以前也有讲不好被观众起哄的时候“。

 在支持年轻人的同时,一个“过来人”不忘共情与换位思考,“我曾经也是年轻人,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在心理学上的四大公理之一:社会是个体心理最终的归属。意思就是看一个人心智是否成熟、情绪稳定,人格灵活,就要看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如何,也就是“社会化“适应的能力。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当一个人处于“乔哈里视窗”不同区域的时候,为人处事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1、内方外方:心里想到什么就说出什么;

一个人没有社会化的处事方式,比如生活中,有人喜欢说自己是个直性子人,说话直,做事直,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横冲直撞地说话,做事,别人感觉不舒服,或生气,他也感受不到。这类人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符合,缺乏换位思考与共情他人的能力。

2、外圆内圆:遇到什么事情,都说好好,好好先生好好姐姐一个;

内心没有什么个人的主见,遇到事情随波逐流,如墙头草一样,随风摇摆。这类人就是过度社会化,内圆外圆,心理年龄就是老滑头,没有什么个人坚持的思考与观点,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从内到外都是一样的颜色。

3、内方外圆:理想的社会化方式;

为人处事可以根据情景灵活变通,察言观色,把话说到他人的心窝里,懂的拿捏分寸。内心又有个人的主见与观点,不亢不卑,善于换位思考,共情他人。

4、内圆外方,与内方外圆相对的:就是一个人内心没有什么个人的原则;

外在的行为处处与社会常理、规则作对。这种人一般有反社会人格倾向,

网红程前属于“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盲区,当完美人设被包装的太久,真以为自己很完美,那知道到了现场互动,脱稿发挥时,说出的话,其实是他内心潜意识里深藏的真正的人格与品行的展现。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想想当年大学毕业踏入社会的我,也是从一个外方内方的小钢炮,变成今天“内方外圆“的中年人。

大学毕业之前,内方外方的性格状态对于我的学习与生活影响不大。谁喜欢我,谁不喜欢我,我都不乎。我喜欢我自己就可以了。

记得大学毕业第一次面试,那个韩国企业面试官的表情:既然你那么爱的父亲,为什么你没有回到家乡?

我还记得面试的那个计算机信息公司,因为嫌弃我不是211、985学校毕业,愤怒的我回学校给面试官写了一封信。该单位又邀请我再复试,还请我晚上一起吃饭的情景。通过吃饭,结果我又被完美Pass掉了。

我还记得我第一份工作的台湾老板教我如何削苹果;

我还记得一个老板说来客户倒茶水,要事先凉好茶水;

……

那些细致的表情或行为都被敏锐的我看在眼中,印在脑子里,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做不到如何恰到好处的说话。

“咱们要……”我记得大学毕业第一次听朋友这样给客户说话,我还笑她为什么不用“我们”。

朋友的解释也没有让我认同,觉得工作后的变的”社会化“的朋友在我眼里越来越“虚伪”了。现在想来是严重缺乏换位思考,缺乏共情能力,陷入了偏执的“自我为中心“思维中:所有我看不惯,不入眼的,不符合我的认知的,都是别人的问题,都是他人的不好。

一件事情,不同人的,不同方式解决,比如工作中的利益冲突,大家公说公有理,尽管有明确的规范与制度。但有时人的认知水平不一样,心理成熟水平不一样,你非要把此人观念扭转过来,还是先改变自己对待她的方式,解决问题呢?

改变自己的人是神,想改变别人的人是神经病。

一个成年人在工作中,难免会与人发生冲突。适当的冲突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如果你在单位里看谁也不顺眼,处处与人发生冲突,就要警惕了,是不是自己的思维认知模式出现了问题?

当遇到的事情越来越不顺,就会引发内心的冲突、拧巴、纠结,你可以删除你朋友圈里不喜欢的人,但你删除不了工作中你所有不喜欢的同事。

所以,与人交往,学会倾听,好好说话就是成了职场与生活必要的技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