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文坛 | 北关村:狮子娃的神奇传说

 渭南文坛 2024-01-12 发布于陕西

作者 刘传民
《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刘传民,陕西渭南长寿塬人。现居新疆乌鲁木齐。作品散见于报刊及网络平台。《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北关村:狮子娃的神奇传说

©作者 刘传民


狮子娃是北关村人叫法其实就是石狮子。它蹲窝在离村庄大约500米的南凹地,去南关街的小路旁,离相连的南关街地界约莫两丈远。


说是狮子娃,其实就是一个石狮子形状,脸部形态受经年风霜雨雪日晒雨淋已不甚分明,只能看到大致轮廓。头顶有篮球大小的平面,许是被过往行人抚摸的缘故吧,头顶一直保持光滑亮的青灰色。如果不看头顶我一直以为狮子娃是由花白相间的石头雕刻而成的,学了化学才知道,这尊石狮子是一大块青石雕刻的。周身的白条状是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如硫酸碳酸)与青石中的钙盐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酸性盐(如硫酸钙,碳酸钙)等物质。这才造成狮子娃通身成白色条纹状。


狮子娃露出地面高有一米五,蹲窝在地上的臀部,比身怀六甲的妇女的腰围还要大。我在南关街上中学时每每路过,总要用手摸摸狮子娃,有时还攀爬上狮子娃头顶坐着玩耍。狮子娃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撒落在这空旷的田野村里没人能说清楚。连年近九十的发荣爷都说,他小的时候狮子娃就在南凹地蹲着哩。



北关村人把狮子娃看得很神奇,其神奇故事,多少年来被人世世代代相传着。我当然不信这些传说,但在一九七五年的秋天,发生的一件离奇事件,使我对狮子娃的神奇有了新的认识。这年秋天,几个月没下雨,眼看着冬麦无法下种,从队长到社员,大家心焦如焚。队长王叔犹豫两天,还是决定先把麦子种下地再说。当犁铧翻起白生生的黄土,跟在犁后撒种的妇女一边撒种,嘴里不停嘟囔:土里没一点墒情,明年恐怕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事情巧就巧在这里,当最后一片地下种完的那天晚上,白天一点迹象都没有,后半夜狂风乍起,从南山刮来一大块乌云,像远行的旅人走累了,在北关村头顶歇息下来,而且越积越厚。一时间,雷声响起,大雨倾盆而下,这场大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天亮时,乌云散去,旭日东升,空气异常清新。当人们欣喜如狂,踩着泥泞去地里查看墒情时才发现,与我村连畔的南关街的地里白生生一片,一滴雨没有下。真应了那句谚语:大白雨不过犁沟。。而东西两临以及北边的三个生产队占了北关村的光,一大片地湿漉漉的。王叔满面桃花地大声对围观的社员说:这是狮子娃在保佑咱北关村风呐狮子娃是咱村人的神



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嚷嚷:这样的事以前发生过好几回哩,不奇怪。


第二天,狮子娃脖子多了一圈红丝线。


那场大雨后没几天,狮子娃莫名其妙地被人摞了位置,坐落在不远处的南关街田地里,而且掉转了方向:面北背南。队长立刻带了十几个年轻力壮的男社员,用木棍撬皮绳拽,用了两个小时,硬是把狮子娃一寸一寸地从丰北队的地里重新搬回原来位置,而且面南背北。完了,队长大声对着地里干活的南关街人喊话:再看到有人摞动狮子娃,可别怪我不客气。


我有些不解,为啥这么在意狮子娃的朝向呢。老人说,狮子娃面朝南背朝北,寓意:吃南关㞎北关。我不信,一个不能吃不能㞎的狮子娃,怎么可能吃穷南关㞎肥北关?班里有很多南关街的同学,一点看不出人家比我穷,而且大多数吃穿用度比我富裕多了。


这次狮子娃被人为摞了地方,大家才知道狮子娃的全貌,原来它的身高并非一米五,还有埋入地下的三十厘米。


无人能考证狮子娃的过去今生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发荣爷说他小时候就有狮子娃。凭此可以断定,狮子娃至少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不幸的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初年,一个深冬的夜里,狮子娃被人偷走了。第一个发现狮子娃不见的人,是村里上了年纪每天都去地里转悠的我叫叔的旭旭老人。他喊来几个同样在地里闲转的老人,顺着深深地车辙印痕,一直查看到南关街的渭桥公路上,车辙印消失了。


村里只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当把狮子娃被人偷去的事说给在外打工回家过年的年轻后生时,后生一个个神情漠然。


说狮子娃都风化成石头疙瘩了,谁爱拿拿去。


说不见就不见了,有啥可惜的,怪老人们大惊小怪。


说狮子娃撩在那里恁长时间了,谁把歪当过事。



一个年轻后生竟连声叫好,说每年收麦,就因为狮子娃碍事,机子转不过来,早就想把歪怂弄走,太重了弄不动,这下好了,贼娃子替我把歪怂弄走了。


不知是因为后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还是别的原因,近一二十年狮子娃风化得尤其严重。一九九七年,我回老家奔丧,看到狮子娃已经面目全非,旁边的小路早已被废弃,极少有人走。狮子娃全身脏兮兮的,从前无数次抚摸过的光滑程亮的头顶,变得粗砺不堪。以前丰腴的臀部从地面向上二十厘米凹陷了整整一圈。说“石头疙瘩”一点不为过,用怪石嶙峋或许更合适。


这个成了“石头疙瘩”的狮子娃,最终被不法分子当做文物偷走了。但从年份说,狮子娃就是文物,甚至是一件值得考古学家考证研究的文物,只可惜后人不再重视它


作为“狮子娃”,或许它早已完成使命。如今,即使几年不下雨,北关村人也不会为吃饭发愁。它出世时的故事无人知晓但它曾经的神奇一定会在北关村人的一代代传承里流传下来


编辑 闵盼龙
《渭南青年网》总监、首席摄影
闵盼龙,2012年至2015年就职《渭南日报》。现为《渭南青年网》总监、首席摄影。渭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临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渭南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第二届渭南好青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