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匈战争中最惨痛的失败

 握中悬璧 2024-01-12 发布于天津

↓↓↓

由于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若不加星标可能会错过更新噢。

添加星标方法:

请点击上方名片「握中悬璧」→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快来成为我的特别读者吧!

近期文章

大汉荣耀四百年目录(1-46章)

(四十七)真实的李陵和苏武


(四十八)李广利的惨败

或许是对两年前的失败心有不甘,天汉四年(前97年)正月,汉武帝刘彻又发动了一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攻势。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此战“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

按照三国时期史学家张晏的说法,“吏有罪一,亡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也”,意思就是指犯了罪的官吏、逃亡者、赘婿、商人、曾做过商人的人、父母做过商人的人、祖父母做过商人的人,这七类人被强制征兵参战。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征发“七科谪”,数年前第二次征讨大宛时,就已经下达过一次相同的诏令了,而这是汉匈战争前期几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由此可见,此时的汉朝在三十余年的穷兵黩武下已经开始显露出颓势了,单纯以职业军队打击匈奴已经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征发这些身份远低于良家子的低贱之人。

这次战争仍以李广利为主帅,他麾下有六万骑兵,七万步兵,强弩都尉路博德率一万余人与他同行,另外两路偏师则分别由游击将军韩说和因杅将军公孙敖率领,其中韩说一路以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公孙敖则以骑兵万人和步兵三万人出雁门。

这是李广利军事生涯中手下军队最多的一次,但他很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意气风发,而应该是心情非常紧张的。

之前我们在大宛战争部分中曾介绍了刘彻的外戚政策,李广利因为妹妹李夫人受宠而得到重用,他扮演的是取代已经去世的卫青和霍去病的角色,因此在大宛战争开始阶段,李广利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但就在大宛战争期间,宫中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故。

李广利有个兄弟名叫李延年,是一名伶优,当初李夫人就是被他献给刘彻的,于是李延年和兄弟李季非常得宠。

李季胆大妄为,常与宫人淫乱,李夫人在时刘彻或许能容忍,但绝不代表这种情况能够长期持续下去。

据《汉书·佞幸传》记载,“及李夫人卒后,其爱弛”,以刘彻这种刻薄寡恩的性格,李夫人去世后必然会被其抛之脑后,更不要说她的兄弟了。

虽然《汉书·外戚传》说刘彻请方士齐人少翁为李夫人招魂,看似是对她情深义重,但其实这个故事很可能是虚构的。

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可见少翁招魂的对象是王夫人,而据《史记索隐》的说法,东汉桓谭的《新论》也认为招魂对象是王夫人。

更重要的是,少翁早在元狩六年(前117年)就被处死了,那时李夫人还有十几年的寿命呢。

因此当李夫人去世后,李延年和李季的末日就到了,最终二人被夷族。

当时李广利正在万里之外与大宛作战,因此刘彻没有处理他,他只诛杀李延年和李季其实也有敲打一下李广利的意图。

虽然李广利是刘彻有意扶植起来的外戚,但当年卫氏崛起造成的威胁他不会忘,如今李夫人已死,李广利便不像卫青那样在宫中有人支持了,他若想在朝堂上生存下去,必须依靠刘彻,而李延年和李季的下场更是能对李广利形成一种震慑,使其只能死心塌地为刘彻效力而不敢生出异心。

与此同时,刘彻又时常给李广利领兵出战的机会,使其建功立业,同时也不吝封赏,这就是他恩威并施,收买人心的手段。

因此李广利对自己的处境应该是心知肚明的,虽然表面上有皇帝宠信,司马迁就因“沮贰师”而获罪,但其实他是如履薄冰的,毕竟维系他和刘彻密切关系的纽带李夫人已经去世了,他必须通过建功立业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维持当前的地位。但毕竟伴君如伴虎,一旦有什么闪失就是万劫不复。

只可惜李广利那平庸的军事才能使他根本无法完成这一目标,在天汉四年的北征中,尽管匈奴只出动了十万军队,而李广利在军事力量上占据近1.5倍的明显优势,但却铩羽而归,其余两路军队也无功而返。

此次兴师动众却未能建功,汉朝短期内无力继续出兵北征,相反匈奴却动作频频,先后入侵上谷、五原、酒泉等边郡,杀死两部都尉,由此也可以看出经过四十年的全面战争,汉朝尽管耗费巨大,但仍未解除匈奴的威胁。

此时汉朝内部动荡,发生了震动全国的巫蛊之祸,待戾太子之乱彻底平息后,刘彻于征和三年(前90年)三月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北征。

这次仍然是三路进攻,其中李广利以七万骑兵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以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以四万骑兵出酒泉,而主力仍是李广利的中路军。

然而或许是李广利通过之前的战争已经对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因此走当年卫青和霍去病的路是行不通了,情急之下,他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就在临行前,丞相刘屈氂设宴给李广利饯行,并将其送到渭桥,与之告别。

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了,李广利说出了决定自己命运的那句话:“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

昌邑王刘髆便是李夫人之子,如今李广利处境微妙,若想稳固自己的地位,在他看来将外甥推上太子之位实乃不二之选。由于刘屈氂是李广利的亲家,相当于两家的利益已经被捆绑在一起,因此不怕他不支持。

而刘屈氂也确实答应了,只不过当时他们万万想不到,这竟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道理很简单,刘彻本人尚在,现在就急着谋立太子,莫非是想另起炉灶吗?

其实李广利有一点没有想清楚,目前这种局势下,他反而是安全的,否则刘彻也不会继续让他领兵,若是真的让刘髆做了太子,他便会步卫青的后尘遭到猜忌。

晚年的刘彻本来就非常多疑,再加上巫蛊之祸的刺激,更是暴躁易怒,听说此事后便将刘屈氂杀死,而李广利的家眷也被逮捕了。

其实刘彻本不用这么心急,李广利固然有自寻死路之处,但如今他领兵在外,岂可如此刺激他?等他班师回朝后再秋后算账不迟。刘彻的这一错误决定为汉军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当率军出征的李广利收到这一消息后,他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汉书·匈奴传》说:“会贰师妻子坐巫蛊收,闻之忧惧”,这个“忧惧”一词用得极好,非常生动地描绘出当时李广利那种担忧又恐惧的情绪。

此时李广利的掾胡亚夫正好从长安逃到李广利的军中,他劝李广利道:“夫人室家皆在吏,若还不称意,适与狱会,郅居以北可复得见乎?

为将在外,而家室子女都被收监,为狱吏所制,若是您回到京城后发现不能如愿解救他们,却反而与他们被一起下狱,到时候再想见到郅居水(今色楞格河)以北的地方就不可能了。

胡亚夫的意思很简单,如今李广利率军在外,朝廷投鼠忌器,因此只能将他的家眷收监,否则早就如刘屈氂一般被灭族了。若是李广利回去,则必然和家人一并被拿下,到时别说不能再有机会率军北征,就连能否保住性命都是个问题。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听了胡亚夫的话后,“贰师由是狐疑”,李广利陷入了犹豫之中。

胡亚夫之言有一点是对的,既然家人只是被收监而没有处死,说明朝廷这边对他是留有余地的,于是李广利“欲深入要功”,若是能够立下大功,说不定皇上能对自己既往不咎,从而功过相抵也未可知。

而这一方案可行性看似还是很高的,因为之前的战斗中,汉军一直都非常顺利。

《汉书·匈奴传》详细记录了战争初始阶段的过程,“贰师将军将出塞,匈奴使右大都尉与卫律将五千骑要击汉军于夫羊句山狭。贰师遣属国胡骑二千与战,虏兵坏散,死伤者数百人。汉军乘胜追北,至范夫人城,匈奴奔走,莫敢距敌”。

李广利刚刚率军出塞的时候,匈奴派右大都尉和卫律一起率领五千骑兵在夫羊句山(今蒙古国南戈壁省)的狭窄山谷中阻击,而李广利仅派手下两千胡人骑兵迎战,就轻松击溃了匈奴军,杀敌数百。

随后汉军乘胜追击,直至范夫人城(今蒙古国达兰扎兰加德西北),匈奴军队一路逃窜,根本无法抵抗。

因此在李广利看来,匈奴似乎已经不堪一击了,自己势必会取得一场大胜。

然而以李广利低劣的军事才能,他是不会想到对方是在诱敌深入的。近些年匈奴重新崛起,连连侵略汉朝边境,而一次大规模战役可以轻松集结十万军队。

这次匈奴在对付汉朝另外两路军队时只是分别派出了两万和三万人,因此剩下的机动兵力至少在五万以上,绝不可能如此不堪一击,而匈奴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假象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示敌以弱。

李广利已经被建功立业的欲望弄得失去了理智,在他的带领下,这支七万人的精锐汉军踏上了通往地狱之路。

由于匈奴军队在初次交锋后始终退而不战,李广利只好持续追赶,一直度过了郅居水,而这时他的部队已经有相互脱节的迹象了,前锋只有两万骑兵。

就在这时双方发生了一次交锋,而汉军依旧战斗力强大,匈奴军损失惨重,左大将也被斩杀。

这很可能是匈奴最后一次诱敌,他们胃口极大,单单消灭两万前锋并不满足。

而这时汉军中也发生了变故,汉军长史与决眭都尉辉渠侯认为李广利立功心切,一意孤行,坚持深入敌境,迟早会失败,于是策划发动兵变,拿下李广利。

不过李广利还算敏感,即使平定了这场兵变,但这个时候他也看出军心不稳了,于是便率军撤退至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经过连续的长途奔袭,汉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在面对以逸待劳的五万匈奴大军的进攻下,汉军终于溃败了,七万精兵就这样被葬送,而李广利也成了阶下囚。

至于另外两路军队,莽通无功而返,商丘成虽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汉书·匈奴传》只说“杀伤虏甚众”,而没有提及具体数字,可见这个战果也是有一定水分的。

总之,征和三年这次北征毫无疑问以汉朝的失败而告终。

此战是汉匈全面战争四十年以来汉朝败得最惨的一次,虽然与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但无疑宣告了穷兵黩武政策的破产。

至此,刘彻终于停止了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不过刘彻是不会为失败反思自己的,他将全部错误归结于李广利身上并杀死了他的家眷,而后来李广利也死于匈奴的政治斗争中。

关于李广利的悲剧,其实与他低劣的政治及军事才能有很大关系,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李广利因外戚得宠,但以他的能力,根本不能胜任军中主帅或者朝中重臣,但他仍要强行保住自己的地位,最终只会落得这个下场。

而在震动天下的巫蛊之祸中,李广利其实只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这场斗争对汉朝造成的影响,要远超过燕然山惨败。

西晋帝国系列在这里

西晋帝国系列目录(全)

百年东吴系列在这里

《百年东吴》系列目录(全)

建安的尾声系列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目录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希望与其他读者进行探讨的话请加入交流群,本文下方留言或公众号后台私信联系皆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