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了吗?

 70后黑俊堂 2024-01-13 发布于辽宁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新发明中,理查德·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1769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多轴纺纱机(1770年)和塞缪尔·克朗普顿的走锭精纺机(1779年)。
新的棉纺机和蒸汽机需要铁、钢和煤的供应量增加,这一需要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改进得到满足,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名人及发明

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极大地超过了世界早先在罗马人时代或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这种支配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扩散到其他地区为止。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已稳步地、不懈地继续到19世纪末期。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例如,在冶金术方面的贝塞麦炼钢法、西门子马丁炼钢法和吉尔克里斯特的托马斯炼钢法;利用了电并发明了内燃机,通讯联络也因无线电的发明而得到改造;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也以大量生产的技术的发展为特点。科学和大量生产的方法不仅影响了工业,也影响了农业。将近19世纪末时,天然肥料让位于形式上更纯粹的、必需的无机物,无机物的世界性生产大大增长。
第三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自从英国中西部启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几乎同期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经济的增长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含义

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场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又叫蒸汽革命。)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也叫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1世纪的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20世纪后半期~21世纪初

发源地

英国(原因)棉纺织部门

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兴起

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技术革命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瓦特)

电力革命、电气时代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重大发明

1、瓦特的新型蒸汽机2、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英)

1、电动机一格拉姆(比利时)18702、电话一贝尔(美国)18763、电灯爱迪生(美国)1879“发明大王4、汽车:本茨(德)

1、新型生物分子材料2、藻类人工细胞合成石油3、纳米医疗细胞机器人

影响

1、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跃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工业化出现,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3、资本主义开始超越东方并逐渐统治世界。4、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产生了两大对应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5、城市化开始,出现贫富分化,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1、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2、生产力取得了又一次的飞跃,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率先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亚非拉国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开展了自救的改革,和民族独立运动。

1、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使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
兴起于21世纪的中国、日、德、美等科技大国,具有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实质和特征,以人工智慧化为目的,特点是灵活易变、高资源效率,代表性的发明有虚拟现实,人工智慧,量子通信等等。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随后由德国政府列入《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 

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了吗?上面的描述是正确的吗?

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三个推动力:新技术、新的社会需求以及新的组织模式。新的组织模式与新环境相适应,使新技术有效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福特主义通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占据了主导地位。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丰田主义因其精益生产而备受认可和推崇。而到目前为止,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旗舰模式仍未出现。当然,谷歌(Google),苹果(Apple),脸书(Facebook)以及亚马逊(Amazon)四大互联网科技巨头(简称GAFA)所处的行业并不缺乏领导者和示范模式。但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尚无一家企业获得行业一致的充分认可,引领示范效应难以形成。

因此,关键问题在于,谁将终结丰田主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缺乏颠覆性的组织模式。许多观察家认为,工业革命是一次以技术突破为主导的事件。然而,从历史上看,每次工业革命都对应着三重运动:首先是市场和社会革命,其次是相应的技术革命,但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组织革命,它将前两者连接起来组织模式的变化是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满足市场新需求的关键所在,同时还可以确保人类活动、技能和动机在新环境下的持续性。因此,伴随历史上的每一次工业革命,均有新的组织模式出现,它们有助于加速工业革命并实现工业革命可持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源于19世纪早期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同时,蒸汽机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在组织方面,这是机械化的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初的大规模消费创造了条件。在技术方面,电的发明改变了工厂,采用独立机器的生产线取代了大型中央机器。这种变化催生出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任务变得专业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20世纪60年代,全球化初期,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在技术方面,这是机器人化和工业信息化的开始。企业通过创建全球供应链来调整其组织形式,并逐渐采用准时制和精益生产的原则,以满足全球化市场中消费者对快速响应的需求。丰田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旗舰组织模式。

组织科学化、福特主义、丰田主义和精益生产,每种模式都与当时主导的经济和技术范式相适应。

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似乎还没有迎来与其相适应的颠覆性组织模式。这是一个具有连接性和灵活度的模式,能够带来突破性创新,吸引人才,还能确保技术进步速度和技能发展速度之间的平衡。那么如何设想一个可以同时应对这些挑战的模式?如何设想一个能够将质疑、怀疑和困惑转化为机遇的颠覆性模式?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主导模式具备什么样的轮廓?

目前诸多迹象和预测已经表明,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

首先,世界的连接密度的直接体现是全球产生和利用的数据量。Idate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估计,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在2030年超过360亿大关。这个数字在2010年达到40亿,在2018年达到150亿。物联网作为主要数据产生源之一,其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或许可以解释与全球可用数据量有关的另一组统计数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计全球数据必要存储容量将从2018年的20泽字节(1021)上升到2020年的44泽字节,这个数字有望在2025年达到163泽字节。该预测以2013年4.4泽字节为参考标准。数据量的增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目前90%的可用数据量都是近两年产生的,而2018年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和2003年之前人类产生的数据总量一样多。

其次,对未来科技已经实现或计划的投资同样具有呈指数级增长的趋势,这一点证明商业界对该领域的极大热情。例如,2000年全球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达到74亿美元,2015年达到269亿美元,根据预测[2],202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669亿美元。

最后,政界受企业界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助推变革浪潮。德国2011年启动“工业4.0”计划。美国2013年发布“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日本提出“互联工业”(Connected Industries)战略。韩国提出“制造业创新3.0策略”(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novation 3.0 Strategy)。中国提出“中国制造”。法国提出“未来工业”(L’Industrie du futur)计划。意大利2016年末出台“卡伦达”(Calenda)计划。全球所有工业大国都已着手谋划,以支持工业向第四个工业时代转型。

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地理层面,高度集中已成为一种直观且可测量的数据。皮埃尔·维尔茨(Pierre Veltz)在他的著作《超级工业社会》(La Société hyperindustrielle)一书中给出了一组令人信服的例证。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10个经济集群占全球GDP的40%,占全球研发的75%。纽约和东京的GDP总值与西班牙和瑞典的GDP相当。在类似法国这样的国家,各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比例差距十分明显。在巴黎,高等教育毕业生占总就业人口的57%,而整个法兰西岛的比例为40%,图卢兹或里昂为35%,里尔或斯特拉斯堡为30%,整个上法兰西大区及阿尔萨斯-香槟-阿登-洛林大区的比例仅为15%到20%。

针对诸如苹果手机等标志性产品,相关价值创造的分析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与苹果手机相关的工作岗位,1/3位于美国,2/3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主要是中国),但工资总额的2/3流向美国,中国仅占工资总额的3%。这些现象的重要程度和发展速度使每一个工业企业必须对其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来源以及工业体系进行深入反思。尤其是,在所有国家,人们都想知道如何将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结构纳入这场变革运动之中。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充分利用这次契机的新系统正在形成。该系统将推动旧工业系统的转变,使其走向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道路。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但这是一件好事吗?与往常一样,人们自然想知道技术的进步能否真正推动人类的进步。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导致组织范式发生重大改变,以至于它既创造了颠覆性机会,又带来了威胁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巨大风险。面对改变,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股简单而自然的反抗力量,但除此之外,大家对革命现象的反应又不尽相同,毕竟相关的转变过于复杂。第四次工业革命同样难以打破这个规律。


中国机械学会认证工业工程师,米其林轮胎认证“工业工程师”,艾默生电气认证 “Lean Champion” ,亚马逊认证六西格玛黑带(ASAT),上海精益六西格玛委员会专家委员,前亚马逊物流中国ACES 项目经理,拥有超过多年的卓越运营机制建设及企业绩效提升实战经验。在价值管理、流程设计与优化、精益六西格玛转型、精益供应链、精益仓储物流,精益服务业,压缩交付周期、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