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烟营销那些事--软实力

 梦回新疆 2024-01-14 发布于云南

不屑与世相争,平然淡泊此生。

心存一个闲梦,其它随了秋风。

点击蓝字

图片

关注阁主

       近段时间好几个同事问了我几乎是同样的问题,即什么是软实力?如何提升软实力?问我问题的人有三种类型,一是参加竞赛需要写策论的,二是内训师需要上台讲课的,三是写政研论文被分到这个题目的。我和几个同事认真交流了这个话题,发现其实每个人对于软实力的内涵都知之甚少,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不论是写策论还是做PPT都似乎无从下笔。

       虽然阁主对这个名词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本着人不倦”的原则,我还是大言不惭地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吧,特此声明以下言论纯属个人偏见,如有偏颇以提出批评意见的同学为准。

图片

        烟草行业已经很久没有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了,自从十年前的企业文化风潮过去之后,似乎关于文化层面的工作都偃旗息鼓不再被人提及。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十年前那风起云涌开展企业文化打造的时期,每一个地市级公司和卷烟工业企业都在挖掘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愿景、企业目标、员工文化,大大小小的口号、标语挂满了大楼的各个明显地区。其实,这就是“企业软实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和高度概括。

       所以,写论文的小伙伴再碰到“软实力”的题目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企业文化层面,然后可以继续引申到工作文化、部门文化、沟通文化等等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企业文化或企业软实力不是我要讨论的重点,我想探讨的主要是如何提升个人软实力,因为这是企业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片

       追溯软实力前先说下硬实力,这个容易理解,可以认为是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大学,技校,技能培训班等)里获得的某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然后,你发现什么呢?传统的教育根本没有教培养软实力的?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强调了这么多次软实力很重要但是在传统教育里根本没有。

       既然如此,我们姑且将一个人拥有的在传统教育里获得的技能以外的实力称之为个人软实力。那这些都有什么?实力要在具体场景里体现,我们不妨把生活划分为三类场景:对人,对事,对己。

图片

       对人:简单说就是要具备跟人充分表达、沟通的能力。对于烟草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包括了上下级的交流沟通、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一线人员与零售客户的交流沟通、与工业企业地方政府部门的交流沟通。这些沟通往往需要有与他人团队协作的能力,这里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体察感知别人情绪”的的能力。

       很多人只是自顾自地表达观点、发表言论、处理工作、人际交流,这种从自我观点和立场出发的“对人”方式很大程度上会演变成“怼人”,因为越是具体的事情就越容易产生矛盾分歧,越容易考验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就是对人的“软实力”:既要让对方感到舒服又要让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可。

图片

      对事:简单地说就是要具备坚持的意志力。事有成败,但是人生是个持续的过程,不论是处理岗位自身的工作,还是处理与团队中的共同任务,或者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种任务目标,各种场景下都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每个人的“软实力”。

      很多人做起事情来自会自顾自地埋头苦干,到头来可能是活没少干、累没少遭、苦没少受、骂没少挨,但结果却依然不理想,有时甚至是做了很多无用功。问题出在了哪里?很多人最直接的回答往往是:制度有问题、流程不透明、规则不公平、考核有偏私。。。。。。很少有人去反思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是不是存在问题,这种对自我做事方式的盲目自信有时来自于错误的经验,有时来自于狭隘的观点,有时来自于投机取巧的心理,有时来自于对制度天然的抵触。这就是对事的“软实力”:既要让事情有一个完美结局又要让自己的做法和成果得到认可。

图片

      对己:这个是非常重要但却被忽略最多的一个场景,很多人对自己是灯下黑。跟自己相处是个极其重要的能力,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如果把上面的称之为基本软实力,还有两种是任何时候都要具备的核心软实力,一是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信息的增多,人心的复杂,独立思考的地位越发的重要。还有一个,是软硬兼具的能力,持续性学习的能力,有了这个,人生的综合轨迹才可能是上升状态。

       越是在基层工作的年头长,越是能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大多在对己方面是极度宽容的,哪怕想要承认自己有一点小错误和问题都必须找出十个八个其他客观的理由和借口,即便是最后承认自己错了也会把错误的原因归结为:制度的邪恶、流程的繁琐、管理的严格、考核的偏颇、他人的过错。这就是对己的“软实力”:既要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又要让自己的改变和提升得到认可。

图片

      通过我找各种资料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在对“软实力”这个名词理解的时候也存在很多误区和偏差。当我只是简单地把软实力看作是企业文化或者是个人文化的特征时,读过此类书之后才发现还有所谓的“高阶软实力”,下面就把学来的知识“现学现卖”。

      认知可以称其为软实力的一种,包括格局和视野,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能力等级。它比较宏观的涵盖了对某一件事物甚至是对世界运转规律的掌握。除了认知,还有一个是信念,这个是精神层面的力量。综合运用这么多软实力,慢慢的,可能就会浮现出来另一种软实力——智慧。认知、信念、智慧?是不是还应该包括“格局”?综合来讲,软实力是个军队,信念是使命,认知是将军,智慧是军魂,格局是指挥,基本软实力是士兵。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整个体系之上要有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那才是军队守卫的国家,没有国家的军队注定会一盘散沙。没有国家,没有使命,没有将军,即便天天厉兵秣马,也终将是散兵游勇罢了。

图片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提高软实力?这个问题太过深奥,我还没有研究明白。大多数人的软实力先天就是不同的。前面说了,传统的教育体系里面没有教人如何培养软实力的,这个初期的老师就是父母家庭,通过遗传或者熏陶渐染以及小时候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孩子软实力的基础。我们知道了每个人的软实力都是多面的,而且很可能是不同的起点的,那么我们再审视这个问题,所有的软实力一定要提高吗?

       阁主粗浅地认为:没必要强迫自己提高所有的个人软实力,对我个人而言,意志力,自律一直是个伪命题,情商这个词我也不喜欢。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任何一件事情必然都是要消耗体力和精神力的。与其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要靠意志力自律来维系,要靠情绪管理来疏导自己,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与其要在一个需要所谓高情商,需要消耗很多精神力体察照顾他人情绪的环境里工作,为什么不寻找一批志同道合同频的团队呢?

图片

       肯定会有人说了,我等都是平凡大众。之所以无法提高可能就是我根本没办法选择离开现有的环境和现有的团队。是的,确实是这样,很多人是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要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热爱是什么,要么知道但是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做着不喜欢的工作。那么,这时候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强化核心软实力,冲出现实桎梏。寻造自己的热爱的领域然后去拼搏;另一条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哪怕不是很喜欢,也有足够的智慧才调整自己,平衡好精力的分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这也恰恰是很多人的现状。那没办法了,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很多人确实是很难得到幸福的。

图片

      做个总结:阁主认为持续学习和独立思考是两个不错的提升个人软实力的选择。读书,行路,识人,多实践多经历,多接触在某一方面比自己认知等级高的人,见贤思齐,这样能够帮助你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寻找目标和信念使命上,自然没有那么多杂乱的情绪需要去胡思乱想、杞人忧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