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神经紊乱,行气,解症,中药帮忙?

 36icopxwb6v8ke 2024-01-15 发布于北京

植物神经紊乱的患者,常常感到胸闷、胃闷,舌苔腻腻的。这种症状其实是胃肠道问题引起的,解决方法就是用一些行气消胀药物来燥湿。吃了这些药之后,胸闷和腹胀就会消失。

半夏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它可以祛痰顺气,解除胸闷和胃闷的症状。所以它经常被使用。

枳实比厚朴用得稍微少一些,因为厚朴有一定的燥性,而且气味芳香浓烈,所以它有化湿浊的能力。而枳实就没有这个特点。

还有一种症状是头身困重,甚至身体疼痛。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先检查一下小便。

因为这种症候其实是水液代谢不畅的一个表现。治疗起来,就是要让体内的毒素排出,一旦排出,身体就不会感到沉重了。

我们还需要看一下这个问题是否与水饮有关。因为如果水饮化热了,内热会灼烧内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会感到嗓子不舒服,口干口苦等等问题的原因。

因为这些内热无法消散,转而从肺部散发,导致肺部津液过度消耗,从而引发咽喉问题和肺部疾病。

肺像个火炉一样过热,然后逆流到心包,连心脏都开始热得发慌。着急上火,心慌心悸的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实际上呢,患者整个人的五脏六腑都处于过热的状态。

所以说,别因为一个是寒,一个是热,就觉得它们是对立的。温热论第一句是怎么说的?

温邪上传,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这个逆传二字,为什么说逆呢?因为伤寒论已经把六经传变解释得很清楚了,尤其是顺传的部分,按理说应该能灵活运用才对,可惜一旦传变得稍微有些变化,大家就束手无策了。

其实呢,热无非就是局部阳气过盛,清理掉就好了。

只是难点在于,怎么找到热源在哪里,为什么会聚集在这里,该用什么方法清除它,以及善后处理应该怎么做,无非是这些问题。

比如说,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燥屎内结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泻大便来达到泄火的效果。

治疗口渴和小便不利的问题,我们可以透过利小便来泄热。

这些都是常见且常用的方法。

嘿,津液问题可不是小事儿啊!

内热和缺水可是最常见的问题了,而且越缺水,这个内热就越难通过出汗来消散,简直是越来越火大。

所以,温热药可不能乱用,用多了就会伤津。

柴胡在气分的时候有升提的作用;黄芩是对付热气的,还有点儿消炎作用;党参、生姜、大枣都是补中的意思。

补身体嘛,就会有津液,有了营养,自然会往上走。

再加上半夏这味药。

半夏是往下降的,作用于水,把堆积在头部的代谢产物带回来重新进入人体循环,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那么高的部位啦。

如果患者胸中烦热,那就不用半夏了,补气药也得去掉,可以加栀子来清热解毒。

其他还有腹痛加芍药,黄芩去不去关系不大。

对于心悸,你得用黄芩加茯苓来对付。黄芩嘛,就不多说了,关键是茯苓!很多人都觉得茯苓是专门排水的,这也不算完全错。

茯苓可是个双向调节的高手,而心悸并不一定是因为水多,更可能是水少,血液里水分不足,心脏回血不畅。所以,心悸并不一定就是水停心下的问题哦。

这一点可得小心注意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