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的中医分型诊治

 中医小白 2024-01-15 发布于山东

图片1.肝郁气结型

除失眠外,尚可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善太息,舌苔薄,脉弦。本阶段以邪实为主,故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宁神,同时多有肝郁化热的病变趋势。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丹栀逍遥散疏肝之用,柔肝之体,清肝之热,临证可酌加灯心、竹叶以散烦;龟板、女贞子等以养肝阴助阴入阳。

2.气郁化火型

除失眠外,尚可见头晕头胀,心烦易怒,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尿黄,或痰黄口臭,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或滑数。此乃“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阳浮上越,邪实标盛,急当治标,若专事苦寒泄火,将致气血凝结,郁火愈盛。

当予疏发气机,清肝泻火,佐以重镇安神,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本方取小柴胡汤清泄肝郁,配以龙骨、牡蛎镇肝安神,可燮和阴阳,行气泄火,临证时,铅丹可以用代赭石易之,人参可用党参代用,可酌加莲子心、卷心竹叶以泄心,取实则泄子之意。

3.气滞血瘀型

除失眠外,尚可见头痛胸痛,或胁部刺痛,目眶黧黑,面部褐斑,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迂曲、延长、怒张,脉涩或细。病多虚实夹杂,宜疏肝调血,活血以祛瘀,养血以安神,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本方为清代王清任所创,他在《医林改错》中云:“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又云:“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付可除根”。临床验之,确有奇效。

方中以四逆散理气疏肝,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配以桔梗引气上升,牛膝导血下行,一升一降,交通阴阳。视具体情况可加磁石以重镇定魂;若大便质烂,去生地,加苍术。

4.气血两虚型

除失眠外,尚可见心悸健忘,胆怯易惊,神疲食少,头昏目眩,面色少华,气短自汗,肢体倦怠,舌淡苔薄,脉细。此时正气亏损,心脾肝气血赢弱,上下交损,治取中焦,立法益气补血,健脾养神,佐以柔肝疏肝,用归脾汤加减。

薛己化裁后的归脾汤,曾被张景岳录入《景岳全书》中治疗失眠。后经无数医家验证确有补养气血,安神助眠的良效,临床施用时可酌加夜交藤、柏子仁,另外木香不可多用,3~5g为宜。

此外,气血失调,尚可导致痰浊产生,痹阻心窍,或化热扰动心神。此时,可视体质虚实,选用黄连温胆汤或十味温胆汤祛除痰浊以治标,一待痰浊得去,仍当以调和气血治本为法。

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临床可以加用治“气”药如柴胡、枳壳、桔梗、黄芪、香附等;治“血”药常用丹参、川芎、赤芍、蒲黄的,具有引药入经或助眠安神的药味及药对,如:黄连入心经,于方中少量佐用,可清心安神,而无苦寒伤阴之弊;百合养心兼补肝气,有安神之功;黄连合肉桂(交泰丸)交通心肾,即济水火以安神。夏枯草和半夏协调阴阳以助眠;合欢皮(或合欢花)与夜交藤解郁养血以助眠;石菖蒲配远志,以石菖蒲辛苦而温,通窍补心;远志味苦泻热,能通肾气上达于心。

《伤寒论》真武汤

瘰 疬(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