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木言禾四毛 2024-01-16 发布于北京

1949年1月21日,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已经团团包围北平,仅以29小时攻克天津的现实下审时度势,全面接受了解放军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建议,决定放下武器,将20余万国民党军队开出城外接受改编。

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自1948年9月以来的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以解放军的完胜而宣告结束。

三大战役结束后,嫡系精锐全失的蒋介石在桂系的逼宫下黯然宣布“下野”,东北、华北、中原解放区连成一片,解放军兵临长江,在军事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此时,国民党军队连野战部队加上后勤机关在内只剩下了204万人,其中野战部队只有115万人,还分布在从大西南到长江口的漫长战线上,其唯一可以与解放军叫板的就是所谓的“长江天险”。

国民党政权一面加强其长江防务,一面又打起“和谈”牌,先是派李宗仁的亲信刘仲容,随后又派出国民党内高层人物张治中等人到北平举行谈判,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巩固长江以南的防御,造成“南北朝”的事实局面。

对于这种心态,李宗仁自己对“国防次长”刘斐说得很清楚:“我想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了。如能确保东南半壁,至少是可以在平分秋色的基础上来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李宗仁的如意算盘很响

进入北平之后,摆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究竟是渡江武力统一,还是应付桂系方面的谈判要求,只是形式上“统一”,而实质上保持划江而治,即解放军不过江南。

蒋介石此时虽然退居溪口,但实质上仍然掌握着其麾下的上百万军队,就算李宗仁、白崇禧同意,他也不可能接受解放军过江的条件。

其实毛主席早就看出来了,不管是蒋介石也好,李宗仁也好,国民党并非真心求和,而是“谋和备战”,如果谈不成,那就以武力阻止解放军过长江,公开搞分裂。

当然,尽管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取得完全胜利,而且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作战决心不强,但要想打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是有一系列困难的。

客观上的问题在于,解放军的兵力并无绝对优势,目前能够投入渡江作战的主要是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和四野第12兵团,总共8个兵团,26个军,80个师的100万人。

而国民党据守“长江防线”的总共有70万人,还有海军的上百艘军舰、炮艇以及绝对优势的空军,就算不能完全阻止解放军于江北,但还是可以给解放军渡江部队制造很大麻烦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

而且,此时仇视共产党人,并试图救援国民党的英美帝国主义,也虚张声势地派出了海军舰船在长江上游弋,威胁或伺机对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进行武装干涉。

更加要命的是当时作为老大哥的苏联也不希望出现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中国,一个分裂的中国更符合苏联的利益。

毛主席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那些不平等条约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已经打了十多年交道的斯大林是非常清楚的。

斯大林仅仅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如果由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国胜利,那么1945年他通过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所取得的利益很可能化为泡影。

因此,就在解放军进入北平的当天他就派出自己的特使米高扬到访西柏坡,建议毛主席搞“划江而治”,并威胁说,如果解放军执意过江可能会遭到美国方面的猛烈报复,那可不是解放军能够承受的。

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刚刚三年多一点时间,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空军部队,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原子弹(苏联的原子弹直到1949年8月底才爆炸成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真正的高端玩家深藏不露

这些不利因素毛主席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反复思考之后作出决定:相比于冒这些风险,解放军不过长江的政治后果更大,将使中华民族受到巨大损失。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甚至大分裂的局面出现过不止一次两次,每一次都导致了各方长期混战,导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国家经济凋敝,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

更何况,如今的世界已不是几百年前的封建时代,一旦国家分裂,帝国主义者就势必乘虚而入,各自扶植一方作为其在华利益的代理人,长期维持混战分裂的局面。

毛主席和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二十多年,冒着随时为革命牺牲的风险带领中国人民闹革命到现在,不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繁荣、独立,不被人欺负的新中国吗?

如果真的怕了所谓的美国干涉、苏联警告而止步江北,放着江南被国民党反动派欺压的上亿群众于不顾,如何对得起相信自己、支持自己、跟随自己的中国人民?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坚决执行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只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到1949年年底,国民党盘踞在东南、西南、华南的几百万残兵败将,就被解放军如风卷残云一般地消灭干净,除了西藏和东南沿海的少数岛屿之外,中国大陆基本得到解放。

而苏联和美国两大国刚刚还聚焦于1949年爆发的“柏林危机”,根本来不及干涉中国局势,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中国大陆大局已定,已经没有再插手操作的空间了。

如果不是毛主席下定决心,以空前的魄力和智慧在间不容发的历史节点上完成了国家统一,恐怕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和整个民族的命运就很难预料了。

同样严肃的问题,也曾经放在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面前。

1860年11月,林肯当选总统后推出一系列限制或禁止实行奴隶制的政策,严重损害了当时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貌不逾中人,而心雄万夫

1861年2月18日,南方的6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政府,并开始抢夺领域内联邦政府的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这种行为几乎等同于公开发动叛乱。

当然,面对南方各州的咄咄逼人林肯在一开始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因为他深知如果武力镇压则毫无疑问会爆发内战,这对美国的整体利益是有害的。

结果,南方各州不仅没有接受林肯的善意有所克制,反而变本加厉地在4月12日开炮轰击北方军队所控制的萨姆特堡,公开挑起战争,美国的命运进入了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

南方叛军蓄谋已久,训练有素,而且他们的军队早就已经部署在一些关键地区,进攻的势头非常猖狂,对林肯而言如果选择开战不一定会有胜算。

此时林肯也可以选择妥协:例如取消在南方各州限制奴隶制的政策,并且给予南方各州的农作物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反正种植园主们需要的是利润、是市场,这些东西给他们就可以了。

然后举行南北和谈,不仅战争将会停止,说不定自己的总统位置还可以保住,但美国将会事实上存在制度截然不同的两个地区,并给英国、法国等外国力量干涉国内局势的空间(英国政府当时已经明里暗里地在支持南方叛军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林肯与他的政府班子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考虑,林肯断然采取坚决措施,不仅签署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并扩大总统战争权利,大量招募自由黑奴加入北方军队,使得北军的战争潜力大大超过了南军。

至此,南北战争已从原来南北双方为了国家统一与分裂展开的战争转变为先进制度取代落后制度的革命战争。

1863年11月19日,林肯发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第一次提出了“民治、民有、民享”的概念,令在场的数万军民热血沸腾,激动万分。

平心而论,就算不废止奴隶制,仅仅是这次演说就足够让林肯名垂青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有数的大人物。

经过长达4年的血战,到1865年4月9日南方叛军宣布投降,北方政府取得彻底胜利,尽管这次战争中共有超过200万人伤亡,国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这场战争使美国挣脱了限制其实现工业化的最大枷锁,从此进入经济、技术腾飞的黄金时代。

南北战争爆发那一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45.8亿美元,到1892年已达164亿美元,事实上成为世界第一。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南北战争的意义仅次于独立战争,堪称美国的国运之战,而林肯也至今被美国人尊为国家历史上四位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如果将毛主席与林肯做一个简单的横向对比,就不难发现他们虽然出身不同、背景不一,但身上都有着公而忘私、坚韧不拔、刚毅果断、一往无前的过人品质。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们都能从国家、民族的至高利益出发,而置个人的得失荣辱于不顾,毅然决然地放弃所谓的“退路”和那些看似“万全”的选项,而选择了对自己而言比较难的那个选项。

尽管他们都遭遇了艰难险阻,而林肯更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们所领导的国家的命运就此发生了质的改变,并最终都成为世界级的强国。

不能不说冥冥中自有天意,是历史的车轮选择了他们,也是饱经苦难的民族选择了他们。

天生伟人,真乃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关键是雄才大略的领头人

人民万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