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0902骑行:瓦窑坪和711时光小镇

 大漠风沙1226 2024-01-16 发布于湖南

瓦窑坪位于飞天山铁钉寨边上的一个小村庄,东江(又名翠江)在村前流过。其实,说石面坦可能知道的人还多些。
耒水与郴江在此交汇,自古水运发达,可北上长沙,南下广州;在靠水运输的年代,繁华了一世又一世。曾经商贸集聚,文人骚客汇聚,明清时达到顶峰,有着“小南京”的美誉。
随着肩挑人抬的结束,小河流水运走入历史,瓦窑坪沉寂下来,成为一个普通的小乡村。
而湖南第二届旅发展大会的举办,给了小山村一个复活的契机。如今的瓦窑坪已经是焕然一新,成了网红旅游的打卡地。
9月2日,无语,长戈和我三人,在县城早餐后,一路骑行62公里,到达瓦窑坪。
瓦窑坪以前来过多次,属在中国广阔的农村,一个随处可见,毫不起眼的小山村。
而通过历史文化的发掘,开发建设后的瓦窑坪,已是焕然一新。码头,牌坊屹立于江边,唤醒后的村庄老屋,新建设的商业小街和特色民宿初具规模。
游人如织,人心鼎沸,照相摆姿,好不热闹!
与阿威汇合后,继续骑行至711时光小镇吃中餐。
郴州711矿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中国,急需原子弹这一利器来抗衡资本主义国家。于是,在前苏联专家的参于和指导下,711矿成了中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铀矿,也是湖南省最大的铀矿,全国最大的铀矿之一。铀矿的开采,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爆炸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因此,711矿被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2004年,711矿完成历史使命,正式关闭。
与其他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军工企业一样,关闭后的711矿出现了破损,衰败。曾经的辉煌一闪而去,不复存在。
而湖南第二届旅发展大会的举办,同样给予711矿的复活。
通过深入挖掘711矿的历史价值与建筑美学,定义为“一个时间凝固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南方小镇”,从而成为时光小镇。
漫步其中,感受历史,时光匆匆,物是人非,似水年华,皱纹白发,步履蹒跚,又是一世。
不过,我们还能看懂,也能体会其中的一些韵味,但年轻的下一代就可能无法理解了。
中餐后,沿西河风光带,骑行回城。
今天骑行142公里,不是累,也不是有点累,而是感觉很累,很累了,好久没有骑过超百公里了。
瓦窑坪

711时光小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