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碗千万别用钢丝球擦!关于碗的5个真相

 yygltj 2024-01-17 发布于广东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作为合格的干饭人

没有一个好用的饭碗怎么行?

对于被捧在手心里的碗

每一种材质都有人pick:

  • 木碗好呀!环保还好看

  • 不不不,还是陶瓷碗好,yyds

  • 陶瓷碗?家里怕是没有小孩,不锈钢碗才是No.1

  • ……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

到底哪种碗能让我们安全、安心干饭!

图片

(来源:soogif)

图片

它看起来很像陶瓷,其实是用密胺树脂材料制成的。

图片

加分项:便宜轻便,造型美观,不易摔坏。

扣分项:易老化,不耐高温,不适宜长时间盛放酸性食物[1]

传言:

仿瓷碗会释放出甲醛和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质?

真相:

仿瓷碗的原材料中确实有含有甲醛、三聚氰胺等物质,但正规产品平常使用,不用担心有毒。除非对它高温加热,或者用它长时间盛放酸性食物[1]

还要注意:仿瓷碗不能用微波炉加热,也别用钢丝球擦洗。

如果餐具有了划痕就不要再用了[2],否则会有甲醛迁移出来的风险。最好选白色或内壁为白色的。

图片
图片

加分项:坚固扛摔,不易生锈、易清洁。

扣分项:价格稍贵,导热性好,容易烫手。

传言:

听说,不锈钢碗会析出有毒的重金属,是真的吗?

真相:

食品级不锈钢碗不用担心!认准304(18-10)、420(13-0)、430(18-0)三个型号。

众多国内外研究显示:合格的不锈钢毒性极低,对人体健康危害微乎其微[3-4];在我国,合格的食品级不锈钢餐具在出厂时,根据国标要求,都要用4%的乙酸煮沸30分钟,再浸泡24小时检测,金属元素的析出量在安全范围内,才能出厂[5],所以真的不用担心。

图片
图片

加分项:轻便便宜,隔热性好,耐摔。

扣分项:潮湿环境下易发霉滋生细菌,用久了容易开裂。

传言:

竹木碗用防霉剂、油漆等防霉防潮,会释放有毒物质?

真相:

合格产品放心使用。

厂家为了防霉防潮,可能会使用一些防霉剂,只要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6],防霉剂残留物的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就可以放心使用。

购买时观察竹木材质和气味,查看是否有合格产品标志(如QS)。另外多留点心,如果碗有小裂口,就更容易让霉菌活下去,最好换掉,或者定期高温煮烫消毒(在100℃的温度下,保持10分钟左右[7]

图片
图片

加分项:不生锈、不腐朽、不吸水,美观、便宜、安全、易清洁。

扣分项:隔热性能一般,易烫手,易碎。

传言:

陶瓷碗的釉有毒,长期用会重金属超标?

真相:

合格产品可以放心使用,优选无彩釉陶瓷碗。

陶瓷碗表面装饰的一些彩釉颜料中含有铅、镉等金属,在酸液作用下,可能会溶出可溶性铅、镉[8]。但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中,重金属析出量是非常低的[9],不用担心。

如果实在担心,可以选择内壁纯白的无彩釉白瓷餐具。

图片

说了这么多!!不管买什么材质,什么花样的,记住:正规厂商、正规产品是重中之重,其他都是白费!!!

图片

吃饭的碗必须确保安全健康,如何选择?看下表对比:

图片

饭碗千千万,安全最重要!

看完知道选什么碗了吧?

图片

审稿专家:云无心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参考文献

[1]黎群娣,杨雪娇,黄伟.脲醛树脂餐具与密胺树脂餐具中甲醛迁移行为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5(4):87-91.

[2]沈荣静,高兴凯,王强.密胺餐具中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标准化.2020,567(7):238-240.

[3]Tiina Santonen,Helene Stockmann,Juvala,et al.Review on toxicity of stainless steel[OL]. http:∥www.teamstainless.Org.

[4]骆素珍,江来珠,彭建国,等.食品接触用不锈钢的安全性探讨[J].宝钢技术,2013,000(005):47-54.

[5]GB 9684-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S].

[6]GB 1979.2-2005,一次性筷子 第2部分:竹筷[S].

[7]GB 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S].

[8]胡俊,区卓琨.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成因,危害及检测[J]. 佛山陶瓷,2011,21(11):16-19.[MOU2] 

[9]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S].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