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小米VIP 2024-01-17 发布于北京

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新增的大肠癌患者数量高达37.6万人次,这一庞大的数字犹如一面破碎的镜子,映射出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的严峻现实。

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挑战,更是全球共同的难题。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应对,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肠癌的蔓延。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身体的健康防线,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为每一个生命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使得肠道负担加重,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肠癌。

此外,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肠道蠕动,减缓肠道排毒速度,增加肠癌的风险。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除此之外,遗传因素也是肠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家族中有肠癌病史,个体患肠癌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同时,慢性肠道炎症、肠道息肉等肠道疾病也是肠癌的潜在危险因素。这些疾病会损伤肠道黏膜,引发肠道细胞的异常增生,最终可能导致肠癌的发生。

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群成为肠癌的高发人群。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肠道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受到肠癌的侵袭。因此,对于老年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3多】

1、多饮:

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口若悬河,饮水量比平时激增,这或许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可能正在悄悄地侵蚀你的健康,打破你身体的代谢和水分平衡,导致你频频口渴,饮水量也随之上升。请密切关注身体的这些变化,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2、多尿:

与多饮相伴的,往往是一路高歌的尿量。如果你发现自己频繁光顾洗手间,且尿液量多如泉涌,这可能预示着肾脏疾病、糖尿病等潜在的健康问题。

3、多食:

突然食欲大增,食量超越平日,这可能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征兆。这些疾病犹如身体的代谢之乱,扰乱了饥饿感的平衡,从而引发食欲的异常旺盛。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2痛】

1、头痛:

如果头痛频繁侵袭,特别是当它伴随着诸如恶心、呕吐、视觉问题等症状时,这或许是脑部疾病、高血压等严重问题的警示信号。就像一盏警示灯亮起,它告诉我们身体内部可能正在经历一场风暴。

这个时候,我们不应忽视这些症状,而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2、胸痛:

胸部的疼痛,或许是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等问题的警示。而当胸痛与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相伴而来时,我们应尽早展开筛查,以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要想不被肠癌“盯上”,管住嘴很重要,牢记6大饮食原则

01、尽量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的摄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红肉是指畜肉,包括猪、牛、羊等。大量摄入红肉及加工肉类与结直肠癌之间存在明显的流行病学关联。

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与饮食中脂肪的增加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的摄入,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02、增加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玉米、燕麦、红薯、韭菜、白菜、西红柿、香蕉、火龙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内的有害物质,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03、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建议每天饮食中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04、适量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缺乏维生素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因此建议适量补充胡萝卜素及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B2等。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05、保持口味清淡。

重口味食物会对肠道造成严重刺激,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口味清淡,少吃腌制、煎炸、辛辣等重口味食物。

06、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而饮酒也会对肠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应该戒烟限酒,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以下为肠癌高危人群:

大肠癌高发区的居民,尤其是年龄超过35岁的群体,需要特别留意肠道健康。

另外,有肠道症状的人群也要提高警惕,如反复出现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以及慢性腹泻、长期便秘或黏液血便等排便异常情况。

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人更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肠道健康。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同时,药物治疗后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者,以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等人群,也要定期进行肠道检查。

对于符合以下任意两项症状的人群也要特别注意: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等。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为什么要早做肠镜呢?

肠镜检查是一种通过人体自然通道置入纤维探头,窥探肠道内部疾病情况的检查方式。尽管它是一种侵入式检查,让人们心生畏惧,但它的必要性却不容忽视。

肠镜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肠道内的异常病变,包括息肉、腺瘤、癌变等各个阶段。在发现息肉时,大部分可通过肠镜直接切除,有效杜绝肠癌的发生。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虽然侵入式检查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不适感,但这种不适感是短暂的,且不会给患者健康带来额外的风险。对于害怕痛苦的人来说,可以选择无痛肠镜,睡一觉起来就结束了。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人数逐年上升,40~74岁的人群里,约有1.2亿人属于肠癌高危人群。因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十分必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呼吁4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做一次可保5~10年不会得结直肠癌。

总之,肠镜检查虽然带有一定的不适感,但它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肠道内的异常病变,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如果你对肠镜检查感到害怕或不适,可以选择无痛肠镜或向医生咨询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肠镜虽好,但这几类人群不建议做

虽然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病变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接受这种检查。

对于患有严重化脓性肛周疾病,如肛裂、肛脓肿的患者,由于检查过程中可能引发剧烈疼痛,因此他们并不适合进行肠镜检查。

此外,在急性肠炎发作期和溃疡性肠炎的爆发阶段,患者的肠道状况较为脆弱,此时进行肠镜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也不宜进行。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对于妊娠期、月经期的女性以及曾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由于其特殊生理状态或手术影响,肠道结构可能发生改变,进行肠镜检查可能存在风险,因此也应避免进行此类检查。

腹膜炎、肠穿孔以及腹腔广泛黏连导致的肠腔狭窄患者,其肠道环境较为复杂,肠镜检查可能带来额外的创伤和风险,因此同样不适合接受此类检查。

对于身体虚弱、高龄以及不耐受检查的患者,考虑到其身体承受能力和安全性,也应避免进行肠镜检查。

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呢?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需早筛查

此外,患有严重的心律紊乱、心肌梗塞、重度心力衰竭、哮喘发作期、呼吸衰竭、严重精神失常、巨大腹主动脉瘤、脑梗急性期、脑出血、烈性传染病等严重疾病的患者,由于其身体状况较为特殊或脆弱,进行肠镜检查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风险和后果,因此应绝对避免进行肠镜检查。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呢?可以在下方评论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