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969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人要同自己比 ,不要同别人比。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42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 ![]() 鲁迅先生说过:“从来如此,便对吗?” 生活中有很多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行为和现象。我们都未曾去深究对或不对、合理或不合理。 其实,真要好好反思一下,因为这里边不乏藏着一些有毒的教条。 这些毒教条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认识,希望能够尽量避免或者找到合适的方法消除影响。 家庭里的毒教条 我们今天在家庭里面受到的很多教育,其实仔细想想都是有问题的。 你看,我们现在的家庭里,总是有很多不合理的状况。 婴儿一哭,家长马上喊,不要哭!婴儿不会说话,本来就是要哭的,不然你叫他怎么表达自己? 会当父母的人,要去观察小孩为什么哭。他是肚子饿了,是尿片湿了,还是不舒服? 你逐一排除,发现他是肚子饿了,你就赶快给他吃的就好了。下一次就要记住,在他肚子饿之前就给他吃的,他就不会哭了。 小孩子一闹脾气,家长就开始呵斥他,不许生气。如果是你,你做得到不生气吗?如果你都做不到,为什么要要求小孩子做到呢? 老实讲,现在很多家长的观念是有问题的。这表示我们都是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我们心里面的自我意识太强了,根本不会体察别人的意愿,连自己的小孩都体察不到。 人人都有不被了解的痛苦,就算是一家人,我们也很少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这样的家庭其实很可怜,四个字叫作“貌合神离”。一家人貌合神离,各想各的,那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再有钱也没有用。 我们为了一句“家和万事兴”,就弄得一家人都很假,有话不敢说,有脾气不敢发,有事情不敢提出来讨论,为什么? “家和万事兴”没错,但是你对它的体会要很深刻。有问题要说出来,大家互相了解才能真正的和。 “和”字要跟另外一个“合”字连在一起,所以中国人经常说“和合”。 “和”而不能“合”,那这个“和”也是假的,大家要能够合作,心跟心要连在一起,这种和气才是好的。 学校里的毒教条 今天的学校教育里面,也有很多毒性的教条。 比如,学校里每一科都要给你打分数。我不知道打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我问你,体育课要打分数吗?难道一个人一定要一分钟投进7个球,才叫会打篮球吗? 其实没有必要!只要你运动了,只要你学会了基本的要领,那就可以了。 现在不是,如果你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投够7个球,体育分数就不及格。我就很奇怪,为什么不及格呢? 我很想问问老师,59分和60分,差在哪里?如果你去问,老师是答不出来的,他会恼羞成怒。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一问到有关道理的事情,我们都是答不出来的。 考试考不好,就觉得很丢脸。有什么可丢脸的呢? 我觉得我们的很多观念都是自己找麻烦,因为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偏偏认为它很重要。 分数不可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但是我们现在就认为分数代表一个人的价值。结果就逼得学生去作弊、偷看别人答案,不然他要怎么办? 分数真的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就让有些学生误入歧途。 等到你走入社会才发现,原来真的不是分数说了算,是要看你的综合能力,但是这时候才发现时间已经浪费掉了。 我在这里要说清楚,这些毒性教条是老天给我们的考验。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的毒性教条,都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把它们指出来,不是要你去抱怨,然后痛恨自己的家长、老师。而是说,你要学习怎么去面对它,怎样去做一个解脱。 老实讲,一点毒性教条都没有是不存在的,没有一点毒性教条,你怎么会长大? 一个人在太单纯的环境里,是长不大的。家庭越富裕,社会越繁荣,人的脑筋就越来越不管用,所以千万不要去羡慕那种人。 社会上的毒教条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也有一些毒性教条。现在人都太过重视外表了,这就是一种毒性教条。 我们在外面遇到人,总是看他穿的是不是名牌,戴的是不是名表,开的是不是豪车。然后名片一拿出来,就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 可是要知道,名片有很多是假的,那上面的什么职务,随便印一印就成,要不然现在怎么有那么多诈骗事件? 当你去看医生,看到他诊所的墙壁挂了很多证书,你怎么知道哪张是真的?老实讲,越是碰到这种事情,你越要怀疑。 因为他就是没有实力,才需要用那些东西来充门面。像这种拿虚假的外表骗人的,我看过很多。穿得好、用得好,拿出名片来,不得了。 我们开玩笑说,这种人只怕掉到厕所里,也从不怕家里着火的。 因为全部家当都在身上,家里什么都没有,烧也就烧了,可是如果是掉到厕所里,那所有东西都完了。 比如现在,人没有赚多少钱,再怎么样咬紧牙关,也要买辆车子。不知道你要开给谁看。经常开车的人根本不想开车,开车有什么了不起? 你看,好不容易买一辆车,那个车钥匙一定要随时拿在手上,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有车。 一个人太不了解自己,才会这样子,因为他心里不踏实,总觉得外面有很多人看不起他。 凡是讲话声音特别大的,都是很心虚的,都是心里不踏实的。要不然你用得着这样吗?处处要跟别人家比,有什么好比的? 你老爱跟人家比,你们的立足点根本不平等,怎么去比呢?没法比的。一看人家住大房子,回到家就觉得自己很羞惭,其实是不必要的。 还有一种毒教条,就是我们只能赢不能输。 我们都知道,所有比赛都是有输有赢的,为什么一个人只能赢? 如果你下象棋下得很好,每下必赢,我告诉你,以后没有人会跟你下棋。会下棋的人都是有输有赢,每次赢一点,然后输一点,这才是高手! 人要同自己比,不要同别人比。我自己不断有进步就很好,我跟人家比什么? 他胳膊比我粗,力气比我大,那就让他去打人好了,我乐得不打,这有什么不对? 无论是家庭里、学校里、还是社会上的毒教条,有些我们改变不了,有些成为习惯。 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自己去改善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获得锻炼,降低毒教条的影响。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人一直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 本文依据曾教授著作汇编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