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上有个「长寿穴」可固肾止汗、强心安神,关键时刻能救急

 百草益寿 2024-01-17 发布于辽宁

你有没有半夜总是发汗,浑身湿漉漉,心慌心烦,还伴有两颊潮红、口咽干燥等问题?

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就是人体内聚合阳气的场所不坚固,从而出现汗液外泄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锁不住精气,透支生命。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由外到内沟通心脉功能,使心火下行,肾水上提,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目的,这样就会锁住精气。今天百草君讲的长寿要穴轻松就能做到,看看它究竟有哪些强大的功效。

手上的长寿要穴 可敛汗 强心 救急


这个长寿要穴就是“阴郄穴”。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又叫“石宫”,最早出于《千金要方》。
阴郄为手少阴心经的郄穴,与心经经脉相通,能通畅全身气血,稳固“生命之本”。总结来说,阴郄穴主要的作用在于敛汗固精、强心安神、活血行气。

穴位位置:位于前臂,腕横纹内侧,尺侧腕屈肌腱上,往胸口方向取半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就是阴郄穴。

01
固精敛汗
《标幽赋》谓:“一泻阴郄,止盗汗。”夜里的被动流汗,就会造成气血的损耗。阴郄穴是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经穴,与心经息息相关。它的作用是专门让心经之水重新回到心经中去,让水火相济,有沟通心肾的养生功效,从根部缓解盗汗的情况,是治疗骨蒸盗汗的特效穴位。

02
强健心脏

阴郄穴是心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具有清心泻火、舒缓心脉的功效。常用于调理心悸、心痛等症。如果经常胸闷、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并伴有头晕目眩的情况,就可以用阴郄穴。有心痛不舒的情况,都可以找它来调理!

03
缓病救急
阴郄穴还有一个强大的功效就是“救急”,“郄”在中医里为急救的意思。《针灸甲乙经》里记载:凄凄寒嗽,吐血,逆气,惊,心痛,手少阴郄主之。如果有心脏病、急性哮喘等突然发作,就可以用阴郄穴来缓解

阴郄穴的三种外治疗法

针对盗汗、心脏不舒服、突发疾病这三种情况,阴郄穴有着不同的外治方法。赶紧学会,关键时刻能救命 。

艾灸阴郄穴(止汗)

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对准要灸的部位,距离皮肤2cm,让皮肤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烫感即可,每次灸10分钟。
通过艾灸阴郄穴可以使阴阳平衡,强肾滋阴,巩固身体,锁住精气不外泄。

弹波阴郄穴(强心)

操作方法:先用手指按压阴郄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有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就可以。按压之后可以进行弹拨,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向身体内部拨动,每次按揉弹拨80下,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有效调理心脏不舒等症
按揉阴郄穴(救急)

操作方法:拇指按在穴位上,逆时针顺时针各揉8下,然后松开,反复揉5分钟,力度对比保健养生要稍微大一些,有酸胀感时就揉对了。这个方法在关键时刻可救急。

参考文献:


[1]李迎恺,李国徽,郑云雪,等.《穴性赋》中"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以太溪,阴郄)"之原理浅析[J].中国民间疗法, 2023, 31(15):4-7.

[2]刘邦开. "灸法治疗盗汗." 四川中医 6(198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