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4-01-17 发布于甘肃

贵州遵义,红色圣地,转折之城。

1935115日至17日,为了挽救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绝地险境千里奔袭到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这段历史,毛泽东主席曾评价: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图片

01

1934年10月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为摆脱敌军“围剿”

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

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

被迫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

开始长征

图片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

一次大战

也是极为惨烈的一次战役

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

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战争结束时

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

锐减至3万余人

图片

由于中央红军一再失利

毛泽东、王稼祥和张闻天

一路上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

军事指挥和军事路线问题

图片

02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

史称“遵义会议

图片
按照会议议程
博古先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总结的
主报告

紧随其后的周恩

就军事问题作副报告

他明确指出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

并主动承担责任

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

图片

随后

张闻天按照会前

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

作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

比较系统地批评了

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图片

接着

毛泽东作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长篇发言

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

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

战略战术问题

和此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

王稼祥紧跟在毛泽东之后发言

第一个旗帜鲜明地

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提议请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

之后

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纷纷明确表示

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03

1935年1月17日

遵义会议结束

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并委托张闻天起草

《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决议充分肯定

毛泽东等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

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同年3月

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组成的新“三人团”

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图片

遵义会议明确回答了

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

指出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同时改变中央的领导

特别是军事领导

解决了党内面临的

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图片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这次会议

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从此

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

克服重重困难

一步步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编   审:赵   斌 姜   
主   编:潘羽嘉
编   辑:史佩仑 马爱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