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星(十七)—问使者何时发

 新用户01691389 2024-01-18 发布于云南

问使者何日发

汉和帝①时,遣使者二人,微行至蜀。李郃②为郡侯吏,出酒共饮,问曰:“君来时,知二使者以何日发行?”二人怪问其故,曰:“见有二使星③入益部④耳。”自此名著。

释义:见文中②李郃段落黑体字部分。

汉和帝:东汉第四位皇帝,就是刘肇(79年—106年)。于建初四年(79年)出生,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

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黜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 永元四年(92年),设计捕杀窦氏及其党羽,继而亲政。

《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星(十七)—问使者何时发

汉和帝电视剧照

刘肇在位期间,派兵讨灭匈奴,击败贵霜帝国,征服西域五十余国,使西亚国家条支、安息以及海滨四万里外的国家皆译使纳贡; 又派人出使罗马帝国,至地中海东岸而返, 为汉使所达最西之地, 以至地中海沿岸的蒙奇(马其顿)、兜勒(推罗)二国遣使内附, 实现了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又设立西海郡,将青海湖纳入版图 ,是时“黎元宁康,万国协和”,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永元之隆” 。

刘肇以爱民为本,减免灾区租赋,以至人口大量增殖;同时重视文化发展,令班昭续成《汉书》、许慎编撰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 科技上,令蔡伦改进军械,所制秘剑及各种器械长期居于技术顶峰;并革新造纸工艺,有蔡侯纸问世。

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106年2月13日)病逝于章德殿,终年二十七岁。 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李郃:李合,也作李邰(可能是传承笔误),字孟节,生卒年不详,汉中南郑(今陕西省南郑区)人。东汉大臣,国子博士李颉的儿子,名臣李固的父亲。

汉安帝时期,接受公车征辟,起家大将军(邓鸷)掾。汉和帝时,出任汉中户曹史。举孝廉出身,历任太守、尚书令、太常卿。元初四年(117年6月21日),出任司空,多次指出朝政得失,因事免官。

汉顺帝继位,凭借拥戴之功,出任司徒,年老回乡。八十多岁,病死在家中。

《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星(十七)—问使者何时发

李郃

李颉以儒学著称,官做到博士。李郃继承父业,游太学,通晓《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长于《河洛》风星(指'河图'、'洛书',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外表质朴,别人都不懂。县召他做幕门候吏。

和帝即位(88年),分派使者,都穿便服单独行动,各人到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两人当到益部,投到李郃候舍。这时正是夏天晚上在外乘凉,李郃便仰观天上,问道:'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两人默不作声,惊讶地互相对看一下答道:'没有听说过。'并问:'你怎么知道的?'李郃指着星星告诉他们:'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所以知道。'

过后三年(92年),其使者中有一人拜为汉中太守,李郃还在汉中为吏,太守认为李郃有隐德,召李郃做户曹史(郡有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当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都送礼庆贺,郡里也派使者前往。

李郃进谏道:'窦将军是皇后(章德窦皇后)的弟弟,不修礼德,而专权骄傲放肆,危亡之祸马上要到,希明府一心忠于王室,莫与他交往。'太守坚决派人前去,李郃不能阻止,请求自行,同意了。李郃于是所在留迟,来观其变化。走到扶风,而窦宪到封地自杀(永元四年六月庚申廿三,92年8月14日),他的党羽全部被杀。凡与窦宪有交往的人,都被免官,独汉中太守未受牵连。

李郃岁中举为孝廉,五次升迁做了尚书令,又拜为太常。元初四年(五月丁丑初五,117年6月21日),代替袁敞做司空,数次陈述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在位四年,因请托事被免官(安帝永宁元年十月己巳十六,120年11月24日)。

安帝死后,北乡侯刘懿立,又用李郃为司徒(安帝延光四年四月丁酉十一,125年5月30日)。等到北乡侯生病,李郃暗地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正逢孙程等事先成功,所以李郃的功劳不显著。

第二年(顺帝永建元年正月辛巳廿九,126年3月10日),因为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第免官。将佐大匠翟酺上书说李郃'潜图大家,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李郃为涉都侯,李郃辞让不受。八十多岁,死在家中。门人上党冯胄独自制了丧服,守心丧三年,当时人很觉奇怪(家语曰'仲尼既葬,弟子皆家于墓,行心丧之礼。三年丧毕,或去或留'也)。

儿子李固,为东汉中期名臣,正直贤能,后来因为触犯大将军粱翼被害。

弟子李历,字季子。清白有节,博学善交,与郑玄﹑陈纪等相结交,政治上推行无为,喜欢方术。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有李郃传。

③使星:古时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事,因称帝王的使者为“使星”或“星使”。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李合》:李合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合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合候舍。时夏夕露坐,合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星(十七)—问使者何时发

四川剑门关

《晋书·天文志上》毕附耳南八星曰天节,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唐·王维《送邢桂州》:“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唐·刘长卿《贾侍郎自会稽使回》诗:“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

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明·唐顺之《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天威临下国,星使入明光。”

清·赵翼《树斋述庵奉使秦邮扁舟往晤》诗:“难得两使星,皆是我旧雨。”

清·朱彝尊《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持节自来星使重,算缗须比水衡强。”

④益部:就是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川西部分地区),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星(十七)—问使者何时发

益州在二十八星宿中是西方白虎七宿中毕、觜、参三个星宿的分野。

殷商时期益州是巴人和蜀人生活的地方。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

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