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高考,我和女儿终于走出了心力交瘁的状态...

 中山春天奏鸣曲 2024-01-18 发布于广东
Image

艾菲的理想 - 三大写作原则

3大原则:

1、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2、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实践验证

3、高维:站在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

艾菲的理想主创团

313篇原创文章

标签:真实故事

Image

00后的女儿从小喜欢画画,小学断断续续在课余时间画画,初中开始则在每天写完作业后画画。高中假期时,又主动报名了专业美术学习,积累下来她的练笔已有上万余幅。

每次画画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时的她总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画中的人物、动物栩栩如生,充满灵气,我一直觉得:女儿可能真有绘画天赋,有自己喜欢的追求,这也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啊!

然而,没想到的是,女儿对绘画的喜爱竟让她在高二时提出要报名美术艺考。我先生激烈反对,认为画画不足以谋生,会一辈子受穷,不如学理工科,至少衣食不愁。

但是,女儿抗争却非常坚定,她的每一滴泪都滴在了我的心上,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10多年的兴趣爱好已经深深刻入了女儿的骨髓,无论是动漫书、动画片、动漫音乐,甚至是动漫周边,手伴、挂件、装饰品等,都渗透到了她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生命的时间线里熠熠闪光。

从最开始的始料未及,到后来的坚定守护,我站在了女儿的一边。虽然我不画画,但是我却能够感受到她所向往的艺术世界,我想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活法,所以我支持她。

最终,我的先生还是妥协了,跟女儿达成了共识:自己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自己走。

艺考道路谈何容易?

美术集训是必经之路,所以有半年时间是无法兼顾文化课学习的,看着孩子摞起来一人多高的复习资料,放在角落没时间翻,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也很撕裂,因为我是一个什么都放不下的人。

女儿从2023年8月初去画室集训,到12月2日北京联考,才短短不到4个月时间,却仿佛过了一年之久,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百余天的历程,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西游记》,跟孩子一起西天取经,一路升级打怪,迂回曲折,很多时候感觉都快撑不下去了,却突然峰回路转,迎来一片大好河山,风景美到让人难以确信。现在就要通关成功了,因为她的成绩稳定到了第一梯队。

以下就是这段经历的具体过程。

第一关

直面痛苦

以前,女儿都是按自己的节奏和想法来自由安排画画的时间和素材得,但开始集训后她一天要画10个小时以上,而且必须按要求的素材画,不论是否喜欢,没有挑选的余地,画完了还要反复修改打磨,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一周只休息半天,这真的是从兴趣爱好到天赋显化的魔鬼训练!

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都会面对这一过程,我们只看到奥运冠军登台领奖,却没看到夜以继日挥洒汗水,躲在角落偷偷抹泪水,全身上下到处伤痛的时刻。

8月份,女儿刚住校时新鲜感劲儿足,没空顾我们,为了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空间,我们也没怎么主动联系她,结果没过3周,女儿就闹着要回家,哪怕只休息一天。

回来后,看到疲惫又低沉的女儿,我感觉不太对劲,果然孩子崩溃大哭,我轻拍孩子后背,从上往下慢慢顺气,虽然早有思想准备,料到孩子会有住校不习惯,学习强度大的不适应,但当看到孩子这么大的反应,我还是非常心疼。

孩子声泪俱下地控诉:“为什么一定要这么高的强度训练,我经常失眠,怕达不到考试要求,怕考不上你们期待的学校,压力越大,就越是睡不好,我天天都活在痛苦中,吃不好、睡不好,我该怎么办呢?”

都说母子连心,其实女儿从住校第一天起,我也连续1个月每晚都睡不踏实,总爱醒,担心女儿不适应,我发现女儿目前面对的不是画画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人生挑战,如何把一项技能从初级练到顶尖的问题。

当年我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我看的是《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在工地干活,晚上依然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这种蓬勃的生命力深深打动了我,我觉得再怎么样,我吃穿不愁,再苦也不会饿肚子,最后我从书中找到了精神支柱,支撑我战胜了困难。

可是,当我把这样的故事讲给女儿听时,女儿却毫无感觉,我反思是不是时代变了,生活条件变了,再拿适用我的方法套用到孩子身上不奏效,她需要别的方法。

于是,我广泛涉猎,公众号、短视频、名人传记,访谈讲堂,查找心理学、教育学书籍,我甚至暗自窃喜:10多年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积累,可算能让女儿受益了。

可是,没想到女儿直接对我约法三章,让我无计可施:1、不准说我的成长经历;2、不准举例子,打比方;3、不准拿我的成功经验说事。

就这样,从9月开始,女儿每个周末回家待一天。每次回来,我都感觉阴云密布,心上压着大石头,只想尽快把石头搬开。

北京的秋天那么美,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中闪光,可每次出门散步,我都无心欣赏,感觉腿上就像灌了铅,完全迈不动。

从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到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孩子从书中获得了一些勇气和力量,但还是每天眉头紧锁,我把森田疗法也告诉了孩子 - 就算内心有想不明白的,依然不影响正常生活,该干啥干啥。

可是孩子非常较真,不找到答案绝不罢休。孩子想在美术领域有所建树,但又无法忍受如此高强度的训练方式,她希望自己能够想明白如何实现梦想,而不是像机器人和玩偶一样,只是听指令每天忙乎。 

我的内心很焦灼,看着女儿内心如此挣扎抗争,我真希望一切烦恼都能快点烟消云散。 

机缘巧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润直播间,我看到了特邀嘉宾艾菲老师的直播,当艾菲老师说到,有的人就是经常思考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这是“自我实现”的表现,提醒自己不满足于“自我保存”,我的心就像被击中了,茫茫人海中,我终于找到了打开心结的钥匙,我抱着女儿喜极而泣,因为我知道孩子也找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于是,我果断下单,买了艾菲老师的《心智觉醒》,这本书帮助我和女儿在痛苦的修炼中不断通关,终于度过了黎明前的至暗时光。

艾菲老师看待痛苦的角度无敌了,原来面对痛苦有四个层级,当女儿长期在面对痛苦处在最底层也就是抗拒和逃避层时,她就会抗拒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逃避高强度地训练,她希望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又总被牢牢套住,所有的时间不是在复习文化课,就是在画老师要求的素材,总希望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安排生活,却总实现不了,她试图摆脱,可又逃离不了,这些抗拒和逃避就会让她非常内耗,这个过程持续了2个多月。

而当女儿根据艾菲老师书里讲的面对痛苦的第四个层级-不介意层,即改变对待痛苦的方式,把痛苦当成生命的一种体验,无所谓好与不好,不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时,她的情绪便不再对抗,这时她的痛苦反而消失了,她坦然接受了当下的境遇,整个人变得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这次终结的痛苦,不仅是对女儿的改变巨大,对40多岁的我也是一个巨大的礼物,以前面对痛苦我总是转移注意力,自欺欺人,好像是做给别人看的,在别人眼中我似乎永远没烦恼,而我只是不想让别人担心,自己装出来的坚强而已。

现在的我也像松了绑,不再装乐观了,我正视每一次痛苦,并把每一次痛苦当作是一次体验,所以,现在的我是真实自然的,也是最轻松快乐的。

这种面对痛苦的角度是一个全新的升级,就像黑夜中的一道无比闪亮的闪电,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曾尝试过用这样的方式看待痛苦,所以常年在原地打转,常年生活在坏心情中,天天抱怨,却又无法解决。

而就是这个心智模式的升维,当我们不把痛苦当成坏事时,痛苦反而消失了,人生变得异常平静、辽阔。

于是,我趁机给女儿打气,既然你对感受这么敏感,对痛苦的感受这么细致,你可以发挥你的天赋呀,把这段历程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或许未来还能形成作品呢!

女儿深以为然,她把这段心路历程创作成了一本动漫书,最后还获得北京市特等奖。当看着自己画的动漫书时,女儿不由感慨,原来艾菲老师在书里写的“生命的礼物”就是这样送来的!

Image

(作者女儿参赛获奖作品)

Image

(作者女儿绘画作品)

痛苦是来送信的,它提醒我们去反思痛苦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留意送信的内容,而不是陷入痛苦,一直在焦灼状态,干什么都提不起劲。这是女儿18岁刚成年时就领悟到的东西,我真的好羡慕她。

第二关

正视竞争

之前,女儿经常给我说,她一看到别的同学比她画得好,就会陷入痛苦。

我告诉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只是你能看到的对手,还有很多看不到的对手,只管做好手中事就OK,可孩子就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就想竞争,对此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心智觉醒》中,我和女儿一起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原来当人停留在“自己保存”中时,就会有“竞争本能”,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优胜劣汰活下来的,所以虽然我们现在不愁吃穿,但生存本能还在发挥作用。

所以,女儿首先明白了她的竞争是我们生而为人就有的一部分,因此她也无需过于纠结、认为是不是自己不好,其次,她看到了自己敏感太过度,总是让自己处在“战与逃”的状态,好像羊圈的羊总以为外面有狼,整天紧张,于是她调整了自己的关注点,尽量向同学借鉴优点,而不是只是压力。

对我自己来说,因为我长期处在不合群的困扰中,怕被孤立,看到这也是来自“自我保存”的影响时,我也释然了,因为这是我们的“出厂设置”,所以我接纳了自己。

第三关

摆脱内耗

女儿经常对我灵魂拷问,问我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如果毕业了就要996,做不喜欢的工作,没有时间休息,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没意思了……

我常被一连串的发问噎住,不知从哪儿开始回答。最终我回复孩子:“你只管按你的想法规划你的人生,不用在意别人的评价,没有人阻挡你的梦想。”

可是,孩子却反问我道:“你的意思是我自找痛苦?没事找事?”

我心想:可不是嘛?自己导演了一场大戏,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还无法逃脱,就像手里拿着遥控器,给自己换个频道不就得了,就是不换,还以为遥控器被别人控制呢!

但是,在我看了《心智觉醒》中的封印篇时,我豁然开朗,原来孩子那些认为“为什么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什么要那么忙地生活”的疑问都源于她的头脑中有很多不属于她自己的想法,她却不知道何时内化成自己的想法,于是她通过不断向我提问的形式持续的抗争。

比如,她以为要按父母设计的人生来过,自己无法选择,再比如,她以为必须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我和她爸爸是大学同学,从偏远地方考到北京的,毕业后回原籍,因为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回到原点,所以边工作边考研重返北京,只不过用的时间有点长,爸爸用了4年,我用了5年,我不觉得浪费了时间,因为我是26岁考上的,人生有多少青春可以挥洒?

没想到女儿以为我们也要求她高学历,甚至出国,她做不到那么多年坚持学习,她不想过我们走过的人生。

看着女儿痛苦流涕,我非常惊讶,原来我和她爸爸的经历竟然是她的最大压力源。我也一头雾水,我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她,我一直相信她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她想干什么,怎么实现,我从未细致地要求过她,她爸爸倒是希望她搞科研,但后来也放弃了。

后来,我认认真真的反思,才发现一直说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很大,即使什么也没说,父母是怎样的人,孩子也是可以感知到的。

原以为我们的励志故事能够激励孩子,没想到竟然成了阻碍。

当我们把这些说开后,孩子再次确认我们没有强加于她的学历和名校要求,她才慢慢释然了,也才开始投入的学习,而不是终日担忧。

她也终于发现,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没有人能干扰她,只有她自己。摆脱内耗以后,孩子的成绩突飞猛进。

第四关

用无限游戏的思维方式

应对高考

一路披荆斩棘,总算来到了最后一关 - 无法回避的高考。

孩子生害怕高考失利,所有努力付之东流,可是她越是用力,反而就越是紧张。

在《心智觉醒》中,艾菲老师写到一位孩子的母亲,整日为孩子的学习焦虑,很担心孩子学习不好,以后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法,之后也就无法找到好对象,这样孩子会活得非常失败,可能一生都不会幸福。

这段心路历程非常触动我,这也是绝大多数父母真实的生活写照。

我们一直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为孩子能否考上好的学校持续焦虑,在这样的状态下唯一的解法就是父母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持续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不断提升成绩,而最终,我们和孩子也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卷,在这条内卷的路上,我们很累,甚至是心力交瘁,但是我们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

而艾菲老师却在书里讲到了人生的两种活法:一种是活在有限游戏里,另一种是活在无限游戏里。

有限游戏是以取胜为目的,只有输赢两种结局,完成一场就终结了,紧接着开始下一场,越来越怕输,越来越累。而无限游戏则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时间线长到生命终结。

这个内容非常的触动我,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框在有限游戏中呢?为什么自己要像仓鼠一直在原地打转,疲于奔命?

就算人生不能逃离高考,却也可以用《心智觉醒》里所讲的无限游戏的思维方式应对高考啊。

就像艾菲老师在《心智觉醒》里写的,无论中考、高考的成绩是否理想,人生都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如果想继续深造,还能通过多种途径继续学。只要在提升学习能力,保持探索、好奇,做好自己能控制的事,不可控因素不纠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于是,我带着孩子一起,把我们的思维模式从有限游戏切换到了无限游戏,在此之后,我们发现高考不再是压在我们心里的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反而能以平常心面对了。

最后,我想说说,都说高三不只是孩子脱一层皮,家长也一样,天天小心谨慎的陪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点爆了孩子的情绪。

看着比我高半个头的女儿,如此超前的思考人生的意义,我从慌张失措到内心淡定,陪着女儿一起成长,见证她心智成熟起来,感谢女儿18岁成人带给我的礼物,激发了我对新一轮成长的追求;感恩遇见艾菲老师,让我和女儿对人生的看法更加成熟,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这是可以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未来会更勇敢、从容、无所畏惧!

通过艾菲老师的书,我和女儿一起完成了高考前最艰难的四个关卡:直面痛苦 - 正视竞争 - 摆脱内耗 - 用无限游戏的思维面对高考。

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和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