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仙人洞”邮票-今日头条

 QIANSHI 2024-01-19 发布于浙江

“庐山仙人洞”邮票

原创2024-01-17 06:44·邮文博览

“庐山仙人洞”邮票

卢 云

图:“庐山仙人洞”原照

昨天发了《“胸怀天下”邮票原地封》一文,叙说我上庐山寄封的情况。真正使庐山闻名天下,主要来源于一张“庐山仙人洞”照片。因此27日,一清早就赶往庐山仙人洞。

由于大雪,庐山封山,许多景点不对外开放,景区观光车到了“花径”就不开了。问到仙人洞还有多少路,众说不一。最后有人说,大约走8分钟。由于雪已经融化,道路也不滑,但一路都是上坡,也蛮吃力。到达洞口,已经“冒汗”。

图:一路独自行走有些枯燥,但有猴子相伴,也是有趣。

庐山仙人洞位于庐山牯岭西侧佛手岩,海拔1049米,深约10米,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

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百年不倒,堪称庐山奇景。

从1974年4月1日至1975年11月12日,国家邮政发行了R16《革命圣地图案》邮票,名称分别为韶山毛主席旧居、中共一大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人民大会堂、秋收起义—文家市、天安门、革命摇篮—井冈山茨坪、古田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革命圣地--延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西柏坡)、庐山仙人洞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全套14枚。

其中在1975年11月12日发行R16(14-13)“庐山仙人洞”1枚。邮票图案取材于这张“庐山仙人洞”照片。

这样,问题来了。从14枚邮票名称就可以看到,“庐山仙人洞”只是庐山一处旅游胜地。为什么作为“革命圣地”邮票发行。

图:我们手机是捕捉不到锦秀峰的景观

问题还有“庐山仙人洞”照片上的画面还并非仙人洞,实为从仙人洞远望西北方锦秀峰的景观。画面上方有蟾蜍石、古松枝、疏影作为点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及御碑亭的黑影,中部大片空间则为黄昏时天幕上的阴暗云层。照片上并不见仙人洞,也不见险峰突兀。

其实答案很简单,这是出于当时的政治背景。

1959年和1961年,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两次会议,江青为了调养身体,两次都跟着上了山。

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并以“雄、奇、险、秀”而闻名于世。江青身挎照相机漫无目的满山溜达,见到怡人的景色就随手拍上几张,曾在演艺圈里摸爬滚打混过的她,对推、拉、摇、移的拍摄场面并不陌生,虽说她是摄影新手,但片子拍得还真不错,尤其是1961年拍摄的《庐山仙人洞照》这一张,深得毛泽东赞赏。

1961年,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从照片上看到,暮色苍茫、乱云飞渡中苍劲挺拔、从容镇定的劲松形象,和上摩苍穹、下临深涧的险峰形象。理想到革命者应该有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乐观自信的信念。于是在1961年9月9日写下了《七律·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诗: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图:根据记载原照为黑白,杂志发表时添上彩色。

李进拍摄这幅照片,1964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首先发表,当时影响不大。1968年《庐山仙人洞》照片配上毛泽东的这首题诗在《新摄影》(1968年)第一期封二上发表后,使得该照顿时名满天下。

江青姓李,幼名李进孩,长大后去“孩”字,“江青”是到延安后起的名字。当时大家都已知道李进就是江青,江青也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这枚邮票的图案就是依据江青的这件摄影作品进行绘制并定名的。

图:引自《中国邮票史》第8卷P257页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1976年11月15日邮电部邮政总局[(1976)邮邮字706号]通知,停止出售“普通邮票第十六组中“庐山仙人洞”一枚;11月26日邮政总局又发[(1976)邮业字128号]“关于停止使用'钢琴伴唱《红灯记》’等邮票的通知”,正式停止使用这枚邮票。同时停用的还有1967年10月1日发行的文7《毛泽东诗词》邮票中第6枚《七律·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为什么《毛泽东诗词》也会停用,其实诗词中有“李进”两字。

《庐山仙人洞》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枚在使用期内被紧急停用的普通邮票。到了1979年,集邮者开始继续使用,因此,现在集邮者很少知道这些故事。

图:“庐山仙人洞”邮票原地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