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瑟之木泡桐

 东耳果果 2024-01-19 发布于山东

□ 许永强(成都)

泡桐是我国栽培历史较早的用材树种之一,《诗经·雅·湛露》中“其桐其椅,其实离离”,描述的就是长势高大的椅树和梧桐。

泡桐木的导音性好,利于声音的共振,是制琴的首选木材,被称为“琴瑟之木”,伏羲氏就用泡桐制作五弦古琴。《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卫文公率国人栽种桐树,成材伐作琴瑟用。《后汉书》载,东汉文学家蔡邕,从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泡桐木,并将其制成一张七弦琴,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取名“焦尾琴”,为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尚书》也有“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的记载。用泡桐制琴,声音优美,正如白居易《夜琴》所言:“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二十世纪60年代,焦裕禄根据兰考县的地理环境,倡导栽种泡桐发展经济。据说,兰考的泡桐已成全国大部分民族乐器的面板材料来源。

泡桐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2米。“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说的是泡桐树成长周期短,为速生树种。在古代,泡桐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棺椁、棋子、雕刻、屋柱以及农村生产的农具等,泡桐都是上好的用材。植物学家也认为泡桐树“生则肌骨脆而嫩,死则材体坚而韧,燥之所加而不坼裂,湿之所渍而不腐败”。

泡桐树叶阔大,可以剪成各种式样。历史上有 “剪桐疏爵”的典故。《白氏六帖事类》载,周成王把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娃娃的玩具,对胞弟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娃封你。史称“桐叶封弟”,后以“剪桐”指帝王分封。唐代的王勃和高适有诗“剪桐疏爵,分茅建社”“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剪桐”可能是中国剪纸的起源。如今陕西民间还流传着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的民谣。

泡桐生长快、树荫浓、花繁密,曾被广泛用于大规模绿化,与槐、白蜡、白杨成为城市常用的行道树。泡桐树花香四溢,很受文人喜爱。北宋陈翥称赞泡桐花:“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明代何镗说“桐木花,其花香袭人。”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写尽了泡桐花怒放的气势。“清明之日桐始华”,泡桐开花正值清明节,高树繁华,浅紫柔白,深具悲欣交集的气氛,热烈而沉静,被称为“清明花”。白居易的“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饼明日是清明”,意思是看到紫桐花,就是清明了。柳永也道“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不过宋代林逢吉却说 “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清明时,春天已过三分之二,泡桐花又有了“殿春”之花的意义。在诗人王安石心中,泡桐是正直向上、虚心扎实的象征。“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借孤桐表达自己坚强不屈,甘愿解救百姓疾苦的追求。

泡桐的叶、花、果和树皮均可入药。《本草纲目》对泡桐各个部位的药用价值作了详细记载:“桐叶主恶蚀疮着阴,皮主五涛杀虫,花主傅猪疮,消肿生发。”泡桐叶还能够作为动物的饲料,农作物肥料,同时还有除臭、灭杀蚊虫的功效。现代医学还表明泡桐具有抑菌、消炎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