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名人轶事:一生奉献社会的气象学家蒋尚城

 吴越尽说 2024-01-19 发布于浙江

一生奉献社会的气象学家蒋尚城


▲ 蒋尚城教授


题记:蒋尚城(1935.7-2007.11)北京大学教授,我国卫星气象事业的开拓者。江苏盛泽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上海澄衷中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1960年毕业于北大地球物理系天动专业,留校任教,1979年任讲师,1985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曾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他参与的科研成果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国家农委和科委颁发的农业科技推广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国家教委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北京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及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还曾获其他各级科技奖12项。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北京市侨联评为“为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做贡献活动的先进个人”。1997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摘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官网:《蒋尚城教授生平》。


蒋尚城教授长期从事卫星气象及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科研、教学工作,成就卓著,他为促进国际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的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多项,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译著7部。他为我国气象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在北大物理学院官网以及吴江文史资料第十三辑《吴江近现代人物录》里已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笔者记载的是他退休之后依然热情不减,奉献社会的几则小故事,来看科学家生活中的另一面。


▲《吴江文史资料》第十三辑吴江近现代人物录·蒋尚城


蒋教授在退休后,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科研、教学和社会公益活动。他先是圆满完成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最后工作,进行总结,还发表了 20 多篇研究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展示了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仍然不懈追求。

此外,蒋教授每年都会在北大、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等单位为研究生班、师资培训班授课,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新一代学生。他不辞辛劳,认真备课,用生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蒋教授还亲自指导部分省市的科研工作,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例如,他所指导的“OLR 在热带天气中的应用”课题通过了海南省科技厅的鉴定,这一成果为热带天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他也因此以退休专家的身份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

为了推动卫星气候研究的发展,蒋教授组织国内外卫星气候研究工作者及研究生12人成立网上卫星气候研究组,通过国际互联网发布研究通讯、学术活动信息、交换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合作研究以及对学生的论文指导等。通过一年多的工作,积累了利用国际互联网组织研究工作的经验。这种开放式的研究也使大家在工作上获益匪浅。


▲《应用卫星气象学》封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2006 年,蒋教授的著作《应用卫星气象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他 30 多年来在应用卫星气象学方面科研和教学成果的精华,书中详细介绍了应用卫星气象学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气象卫星的最新发展和中国科技工作者在应用气象卫星资料方面的部分最新研究成果。他在书的前言最后一段话中特地提到“感谢我的妻子王佩珍副教授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的全力支持,”他的夫人王佩珍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有一位气象工作者二十多年前听过蒋教授的一次讲座,两人因此而结识,之后每过一周左右,他总会收到蒋教授发来的邮件,有时是一段问候的话,有时是一张照片,让他感觉朋友的情谊很温暖。几年后,在“一刀切”的政策下,他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没有了共同的工作交流,各自的生活状态也产生了距离,他对于蒋教授的热情逐渐冷却。

蒋教授却依然源源不断地发来信件,并打来电话耐心开导,希望他通过网络与外部世界保持广泛沟通,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在蒋教授始终不变的热情鼓舞下,他又振奋起精神,又找到了两人之间会心的话题。


▲ 蒋教授在家中


蒋教授不仅这样对待萍水相逢的朋友,对其他朋友、陌生人他也如此热心。他听说一位同事因癌症转移而备受打击,封闭自己,不接亲朋好友的电话,但他并不退却,而是以友情使对方摆脱沮丧,几天后,这个同事开始通过电话向蒋教授叙述病情和治疗计划,心情大为舒展。蒋教授有时在街头偶遇腿脚不便的老人,他会帮助提着购物袋送老人回家去,还自得其乐地说:自己体会了一次“当小老弟真好”的感觉。对勤恳打扫公厕的外来务工者,他会送去花束和日用品,为的是让他(她)们在异乡感受到一份温暖。

那时还没有手机微信,蒋教授自编互联网“朋友圈”,很有特点:他的风光照片有西江千户苗岭、龙胜梯田、可可西里、奥运场馆、出水芙蓉等等,有时就是他在家门口拍的普通照片,照片下配合着一段亲切的问候:“我们常怕打扰别人,而忽略了要打个电话问候对方;曾经和我走过生命中某一段过程的朋友,我都很想念。不要忘了找个时间,和朋友聚一聚,打个电话,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关心你,也需要你的关心……”


除了关心他人,蒋尚城还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阅历丰富、博学广闻,见解常有超人之处,他将自己的观点见诸报端网络,引得众多读者共鸣。2006年4月,蒋教授在《和讯网》上开通了“我的奉享城”(奉献社会,享受人生——蒋尚城)博客,到他离世一共发表了52篇文章,访问量超过一万人次(该博客早几年已关闭,我们现在看不到了)。当年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他通过网络提了有关教育、图书馆和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建议,《北京青年报》的“两会”直通车对此做过报道。他认为这是奉献社会的新形式,可以通过科学知识,也可以通过人文常识影响和服务社会,利用网络继续奉献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热。


▲蒋教授1999年访问美国马里兰大学


2007年3月21日,北京某报刊登了《气温预报不准,市民上当挨冻》为题的一篇报道,称“从3月18至20日,北京市气象台对外发布的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与实际情况出现了较大偏差,3月19日、20日的实际最高气温比前一天的预报值偏低5℃至6℃,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引起不少市民抱怨”。

在同一版上,则刊登了气象台两篇自相矛盾的报道,一篇就近一段时间内天气预报出现偏差辩解说,天气预报技术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另一篇报道中则说,北京将采用先进的装备,将奥运会期间的天气预报细化到一公里内几点几分下雨……

对此,蒋教授在他的博客中提出质疑。他认为,从季节上来说,北京的春季冷暖空气活跃,温度起伏较大,预报难度也较大。从天气预报理论的发展来看,有关局地性中小尺度系统的形成、发展、演变以及预报技术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一问题可能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完全解决。他指出,北京市气象台的说法将出现预报偏差的原因归结于季节和技术,而闭口不谈其中的人为因素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何分辨此次预报偏差的原因,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两个问题:这次预报偏差达5℃-6℃的情况在北京同期(3月份)历史上是否是经常发生的?另外同时周边地区气象台的预报是否也有这样大的偏差?如果是经常发生或者周边地区也出现这么大的偏差,那可以说是季节或技术原因。如果不是,就应该是人为的因素比较大。

他还大胆提出另一个质疑:“既然是世界性的难题,在明年奥运会期间一下很容易解决了,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说法,让市民究竟相信哪一个?”蒋教授的质疑刊登在报纸上,在气象同行中引起了广泛反响,大家纷纷寻找症结、提出改进措施,如何在奥运会期间做好天气预报的保障工作。

事后,有一位同事在文章中写道:“每每听到蒋教授的这些事迹,我不禁扪心自问:面对诸多社会问题,我有这份热情、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