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8 川东铁厂 赖明友 在重庆市还没有直辖前,云、开、万(管辖的有九个县)就称为川东地区。这里有炼铁厂,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不相信的朋友就跟着我带你亲自去看看。 这要从中国近代史说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优秀的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文明进程,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贡献。那个时期中国富裕,人民幸福,令世界各国羡慕。由于晚清政府腐败,给西方列强创造了欺负中国的机会,爆发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掠夺财富瓜分中国。皇帝被赶跑,京城被抢光烧光,用最野蛮的暴行掠夺蹂躏中国。中华儿女不输这口气,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奋斗不息,励志图强,振兴国家。辛亥革命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封建王朝和军阀统治。可是孙中山积劳成疾早世,被蒋介石专权翻脸忘恩负义,不认共产党这个亲兄弟,要把共产党置于死地。这时二战爆发,日本想掠食中国。国共两党又进行了第二次合作,把日本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容不下共产党,又发动了国内战争。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 中国经受了百多年的战争创伤,蒋介石败走带着他的残余逃到台湾,把中国的财富也搬到了台湾。把工业设施、经济建设全部破坏,甚至连科学家就劫走,不走的就遭陷害,给新中国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 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铺天盖地大搞中国建设。开初得到了苏联的帮助,正在初建时由于苏联领袖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执政,他抹黑否定斯大林,与中国翻脸,撤走在中国的苏联专家,追要国债。毛主席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经历了一段艰苦奋斗的历程(为还苏联的债中国人民有一年不吃猪肉。中国缺工业品,又遭遇帝国主义的封锁。在50年代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盒,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铁钉叫洋钉,肥皂叫洋碱,制衣服用的布叫洋布。为什么都带一个洋字呢?因为那时我国还不能生产这些工业品,很多工业品都是从海洋运进来的)。那时既要还债,又要大搞建设,有多么的艰难,我们的前辈都战胜了这些困难。 中国首先要大办钢铁,我们家乡的铁峰山(当地人叫厚柏槽),有煤矿和铁矿。在大跃进铁峰山下建起了炼铁厂,厂址就在云阳的龙塘至万州的铁峰乡路段。为什么只叫铁厂不叫钢铁厂呢?是因为铁矿石质量差炼不出钢,炼出来的是生铁。 ![]() 那个时期中国缺铁有多么严重,很多农民没有铁锅煮饭,用瓦罐煮饭。农具无铁制造,中国的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开展大跃进还饿死累死了不少的人,今天还有人不理解,抹黑那段历史。没有那代人的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开始建立的工业体系,打下的基础,哪有今天走向富强的中国? 建铁峰山下的铁厂有多么艰难,不知有多少人流干了汗水,作出了牺牲。那时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机械设备,把数百吨的炼钢炉等设备用轮船从长江运到云阳的双江,再用木船运到养鹿,到了养鹿就用人扛马驮,走几十里的泥泞小路,把重型设备搬到了铁峰山下。采煤挖矿,用人工从山上运到山下,多么劳苦艰辛。有一段时间煤供应不上,还把农房拆了一部分,我家就向国家捐献了一间茅草房,把木料运到铁厂混合煤炭一起炼铁。真是忍痛割爱,可想新中国刚成立大搞建设有多么艰辛。生铁炼出来了,家乡人民一片欢腾。生铁当地又叫毛铁,运到各乡镇手工业社(综合厂的铁匠铺),造铁锅,倒鼎罐,造农具。人们不知有多么的高兴,当年的人都有使不完的劲。 ![]() 今天我们看到十分完整的铁峰山下的铁厂,无不为之感叹!这是那段历史的象征,是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的丰碑,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我们敬仰中国革命老前辈,我们要记住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挑重担,不怕吃苦,为科技、文化、教育、工业、农业、军事强国,努力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为美丽的中国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
来自: 昵称64159731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