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悉.亲切 赣南日报上登的孔雀图

 映墨堂 2024-01-19 发布于江西

                越鸟青春好颜色

                 ——简析龚映华的画

                     文 瑞

  “孔雀东南飞”。一般人对孔雀的认识多半来自汉乐府这则民间叙事诗。其实,唐代诗人李郢的《孔雀》诗更有内涵:“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口占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诗中告诉人们,孔雀又称越鸟,最先出现在南方百越之地,又因个体硕大,是为孔雀。

  显然,我今天再写下“孔雀东南飞”之句,全然没有汉乐府的爱情悲欢,有的是另一种诠释:在赣州城的东南方向,有一位年过六旬执著于孔雀画的女画人龚映华。

  于虔州画界而言,龚映华是一名大器晚成者。退休前的她是记者,是作家,是摄影家。作为赣南广播电视报社原副社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她主编过赣州市政府赴印尼参加第17届世客会的礼品册《赣南客家画报》,出版了个人专著《情系赣州》《风水赣州》,并有百余件作品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奖。退休后的龚映華是文化出版人、商会筹划者、画界新秀,她先后筹办了《赣州车友》《社区》《赣南佛教》三本杂志,筹建了赣州市女企业家商会、赣州市虔州商会、赣州市抚州商会、赣州市客家商会……

  由于长期浸染于文化圈,龚映华对赣南书画界的李振亚、袁清夷、魏夫昌、吴本清、李安华、李肇庆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有着直接的交集,先是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然后是融入其中,学习艺术并在艺术的氛围中成长着。渐渐地,龚映華对书画艺术有了兴趣,并对国粹中国画情有独钟。2014年正式退休后,六十岁的龚映华开始起步,兼职之余,忙中偷闲学习国画花鸟,尝试着用手中的笔墨、粉彩把心中的美好予以抒发,欲罢不能地走上了无涯艺海的漫漫求索之路。

  龚映华画花鸟,主攻孔雀。孔雀翅屏如锦,极为稀见,被人类尊为“百鸟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雀是吉祥、高贵的象征。傣族人认为孔雀是善良、聪明、美丽、华贵、自由与和平的吉祥鸟、幸福鸟;西方神话中视其为“朱诺之鸟”;佛教和印度教视其为传说中凤凰的化身;中国清代甚至用孔雀翎做官帽的装饰品,称为花翎,孔雀因此有富贵升官的意思。

  孔雀有神性,开屏乃有时。因此孔雀开屏,惊为吉相,是为祥瑞之兆。中国是一个最崇尚美好事物的国度,一对燕侣筑巢于梁上,举家欢喜,比翼的飞燕、呢喃的鸟语,带给人家的是无尽的祥和。而比燕子入室更加令人向往的则是孔雀来朝了,古时候有一则故事,一只孔雀落在了某位农户人家,后来这个老农的儿子竟然考上了状元,人们都认为这是孔雀来朝的原因,所以在民间有这样的流传:“孔雀落谁家,谁家就兴旺!”

  自然,孔雀难以入室,甚至是难得一见,因此人们转而求其次,绘一幅孔雀图,悬于宅屋,借图画将祥瑞引入家中,满室生辉,一家喜庆,何等美事。是故,中国自唐以来,历代均有为孔雀作画者。明代吕纪的《杏花孔雀图》,近现代刘奎龄的《上林春色图》,当代王一容的《富贵呈祥》《花好月圆》……让孔雀从遥远的百越大森林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走进今天厅台楼阁、人家宅院的一处处华堂之上。龚映华敏感地发现,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在玄关处挂画,而孔雀是最适宜悬挂于玄关的吉祥图。于是,在掌握了花鸟画的基本技能之后,她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专攻孔雀画创作。

  我看过龚映华的孔雀图,清新而艳丽,生动而情趣,一种女性的阴柔之美自然泛现,花鸟的栩栩动感油然而生。比如《锦绣春色》图,绽着白花的兰草在季风中飘逸,孔雀展开尾屏与之斗艳,春色灿烂,如此锦绣;比如《富贵平安》图,一树怒放的黄梅与金色斑澜的孔雀相互衬映,富贵之气,力透纸背;比如《锦绣前程》图、《春和景明》图,两只展屏的孔雀雍容典雅,几丛艳丽的牡丹花开富贵,繁花似锦,春光明媚……这几幅孔雀图情趣盎然,充满生机,仿佛春风扑面,令人目光长留,喜不自禁。也许人们不相信,画龄不过数年的龚映華画的孔雀图,在赣州竟然还相当有受欢迎——她的《喜迎天下客》被“客韵荷风·百位诗书画摄名家走进石城”组委会收藏;她的《锦绣前程》图成为赣南客家山歌传承研究会赴香港赠给第29届世客会的礼品;她的《家园厚土》图成为龙南县首届旅游文化节收藏品;她的孔雀图在多次书画作品拍卖中大受观众青睐,有的甚至拍出了比老画家还更高的价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认准优秀的文化,学习起来就特别执着的龚映华,在绘画艺术上兴趣广泛,她不但在宣纸上画画,还在瓷器盘上画;她不但学画画,还学习裱画;她还追求时尚风,让盛行礼品公司用她的孔雀画制作水晶冰箱贴,广为赠送。

  值得一提的是,龚映华的孔雀画之外,她还画牵牛花、葡萄、松鹤、公鸡、蝴蝶……她画的牵牛花、葡萄,颇有文人画的写意味道,不刻意追求工整,而赋以精气神,随意写画,可谓意气而成,开始有了由形似向神似过渡的痕迹,文人气质,神逸之象,自然流露。龚映华有一幅作品,旷野之中,一棵牵牛花在天穹下自然开放,我们听不见季风的拂响,但看得见蜂或蝶在飞近,弱小的牵牛花自顾自地绽放着芬芳。看过这幅画的人应该都读懂了牵牛花的自白:哪怕我只是一棵如此赢弱而不富贵的花草,我也有表现自我、表达欲望、释放美好的愿想。

  诚然,龚映华毕竟是一个退休以后才拿起笔学画画刚刚数年的业余书画人,她并不在意自己能在美术界进入哪个层面,也不在意自己究竟能不能在艺术上有多大成就,她在意的是自己的内心感觉。她感觉自己与画结缘,寻找到了一种全然不同于写作与摄影的品味岁月静好的快乐之径。其实,这是艺术或绘画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大凡能愉悦心灵的事,正是人生的最大享受,亦是生命的一种崇高境界。

  退休后的龚映华,能从绘画中抵达岁月的静好之境,不能不令人敬重、敬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