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维生素导致肝衰竭?医生忠告:别乱补,有致命危险!

 hercules028 2024-01-19 发布于四川

出现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腿脚抽筋、食欲不振、皮肤粗糙起皮等症状时,很多人会认为这些是缺乏维生素的“报警”信号。53岁患有脂肪肝的陈先生也不例外,因经常是感冒,就想着吃点复合维生素提高免疫力。起初,陈先生1天吃1粒但一周下来不见效果,于是他决定“加码”,改为1天吃8粒。结果才坚持半个月,陈先生就被查出药物性肝炎,已导致肝衰竭

为什么吃维生素片会伤肝?哪些人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01

补充维生素为什么会伤肝?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肝脏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代谢中心,所有被吃进去的东西都会在肠道被吸收,并通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代谢。此外,肝脏还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负责体内日常代谢产生的废物、毒素以及摄入药物的解毒。

因此,当药物具有毒副作用或服用量过大时,会增加肝脏的运作负担,即使是维生素补充剂,也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即药物性肝炎)

对于像陈先生这样原本患有脂肪肝、肝脏代谢功能低下的患者来说,过量服用这些药物只会加速肝脏的衰竭,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致死亡

02

乱吃维生素补充剂,

还有哪些危害?

对健康人群而言,日常饮食基本能够满足营养需求,通常不需要再额外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很多补剂吃错、吃多了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比如:

过量补充维生素A: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腹痛等症状。而女性在孕早期摄入大剂量维生素A,胎儿畸形的风险会增加。

过量补充维生素C:可引起恶心、腹泻,甚至导致体内草酸盐增多,造成泌尿系统结石

过量补充维生素D:可引起高钙血症、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软组织异位骨化等,还可造成肾功能障碍

03

哪些人需额外补充维生素?

建议不同人群摄入维生素补充剂,遵循以下原则:

对于一般人群,应在确诊后补充。

一般人群若怀疑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建议通过以下两个途径确诊:

1.营养门诊就医:结合日常饮食分析,由专业营养师判断是否存在某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此外,营养师还可以进行饮食结构调整,以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营养支持;

2.进行全面体检:通过对身体体征和实验检查结果的分析,包括体重、身高、外观(如脸色、头发、眼、唇、齿、舌、指甲、皮肤等)以及生化检查等,进行身体状况的全面评估。

在确诊后,可按医生的指导补充维生素。通常医生更推崇通过食物获取维生素,因为维生素补充剂无法完全替代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食品。此外,人体所需的众多微量元素亦需从食物中摄取。

已经确诊缺乏维生素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

某些特殊人群或特定状态下,常规饮食或无法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此时是需要额外补充的。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维生素补充剂的人群:

1.偏食、节食、素食人群:挑食、偏食以及每餐摄入过少的人群,难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营养。例如,长期素食者容易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12;鱼类摄入不足的人群可能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

2.消化系统慢性病患者:患有慢性腹泻、胆囊及肝脏慢性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吸收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维生素流失严重。

3.孕妇、老年人等人群: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应适当补充叶酸;部分吸收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可能需要额外的维生素补充剂。

4.工作消耗大的人:经常饮酒、吸烟、熬夜、紧张焦虑及生活压力大的人群,也容易缺乏维生素,但根治方法仍是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