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仍肝胆实火,何方能解?

 用户08204546 2024-01-19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是陆医生,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十余年,每日分享健康科学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仍肝胆实火。

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肝胆功能失调,导致火热内生,循经上冲或下注,引起一系列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肝胆实火上炎的病机。当肝胆功能亢进时,肝胆之气容易郁结化火,火气循经上冲,导致头部、耳目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适。火热之邪容易耗伤阴液,导致听力失聪、两胁疼痛、口苦等症状。此外,肝胆之火还可能引起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等火盛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治疗的原则是清泻肝胆实火,以恢复肝胆功能的正常。

另一方面,肝胆湿热循经下注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湿热之邪内蕴肝胆,容易循经下注,引起阴部瘙痒、阴肿、筋痿、阴汗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湿热之邪的特性有关,湿邪粘滞难去,热邪易于耗伤阴液,导致阴部组织的炎症和功能失调。

在治疗方面,中药汤剂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等。这些方剂都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缓解症状。同时,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的目的。

除了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方法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调理也很重要。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建议多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此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龙胆泻肝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兰室秘藏》卷上。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龙胆泻肝汤中以龙胆草为君药,其味苦性寒,入肝胆膀胱经,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增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灼。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黄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此外,方中还用了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肝经湿热从水道而去。柴胡疏畅肝胆之气,与生地、当归相伍以适肝体阴用阳之性,并能引药归于肝胆之经,以上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为佐使之用。

今天分享到这,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朋友也有上述症状的问题,分享给他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组成】 龙胆草 (6g) 黄芩 (9g) 栀子 (9g) 泽泻(12g) 木通(6g) 车前子(9g) 当归 (3g) 生地黄 9g 柴胡6g 甘草 6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