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始元六年的时候,有诏书命令丞相、御史与所举荐的贤良、文学博士讨论政治得失,询问民间所疾苦。
文学博士首先开始说:“我私下听说治国的道理,应当是防止淫佚的根源,扩大道德的开端,抑制逐利的行为而崇尚仁义,不要以利益来诱惑百姓,这样之后教化可以兴盛,而风俗可以移易。如今郡国设有盐铁、酒榷、均输等部门,与百姓争夺利益。丧失了敦厚淳朴之风,形成了贪鄙腐化的习俗。因此百姓从事农业的少,而经商的多。如果文饰太多,本质就衰减了;如果末业兴盛,农业就会亏损。百姓从事末业就会放纵,从事本业就会诚实。百姓诚实,财用就充足;百姓放纵,就会产生饥寒。希望废除盐铁、酒榷、均输等部门,用来发展农业、抑制商业,就会对农业有利。”
大夫们说:“匈奴背叛不臣服,多次在边疆进行寇盗。防备它就要使中原的士卒劳累;不防备就会使边疆遭到抢掠。先帝哀怜边疆的老百姓久遭敌害,苦于被敌人俘虏,所以修筑堡垒,整饬烽火台,屯驻戍卫在边防上。边防费用不足,所以兴办盐铁、设置酒榷、设立均输机构,发展外贸和贩运各地特产以补助边费。如今议论废除这些机构,会使内府空虚而外乏防守之用,使戍卫边疆的士卒在边地挨饥挨寒,将用什么来供给他们?废除这些机构是不行的。”
文学博士说:“孔子说:'有国家和有家室的人,不忧虑财用不足而忧虑分配不均,不忧虑人口稀少而忧虑境内不安定。’所以'天子不讲多少,诸侯不讲利害,大夫不讲得失’。施舍仁义而风行天下,扩大道德行为而使远方的人悦服。所以善于克敌的人不必兴动甲兵;善于作战的人不必发动战斗;善于指挥战斗的人不必摆开阵势。施行了这些措施而在庙堂上再行商议,就可以收兵折冲而退回本国。实行王者仁政的国家用不着耗费钱财。”
大夫们说:“匈奴凶暴狡猾,任意入侵边塞,冒犯中原,杀害官吏,十分悖逆不轨,应当讨伐已经很久了。陛下垂施大恩,怜悯百姓没有得到充分供养,不忍心让士大夫在原野上受戮,纵然难,于披坚执锐,有征服匈奴的志向;你们这些人想废除盐铁、均输等部门来干扰边疆的用途,损害国家边防武力,你们靠谋略,能无忧虑边疆之祸;对于匈奴讲道理,他们会听吗?。”
文学说:古时候,人们崇尚道德而轻视用兵。孔子说:远方的人不归服,那就修明文德使他们到来。既然使他们来到这里,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现在废弃道德而依靠战争,发动军队去讨伐他,驻扎军队去防备他,使强大的军队暴漏在边境之外,让百姓在内陆劳苦,设立盐铁官,开始用百姓利益来供给他们,这不是长远的策略。所以废除它们才是上策。
大夫说:古代治理国家的人,明确了农业和工商业为本末的关系,使各种商品互通有无,市场上各种商品供需平衡,以统一管理人民的需要。聚集了各地的物资,使得农、商、工、师等各行各业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交易完成后各自离开市场。沟通有无的作用,设立市场,朝庭以统一他们的追求,招致士人和百姓,集中万种货物,农、商、工、师,各自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交易之后回去。《易经》说:沟通他们的变化,使百姓不感到厌倦。所以如果工匠不出产品,那么农民就缺乏工具;商人不出产品,那么宝货就断绝了。农民缺乏工具,那么粮食就不能种植;宝货断绝了,那么财用就匮乏。因此盐铁、均输,是用来疏通财货而调节各地区不同急需的。废除它,百姓便不方便了。
文学说:引导百姓以德,那么百姓归向厚道;给百姓看利,那么民俗便薄。民俗薄,那么百姓背信弃义而追求利益,人们都追求利益,就会在道路上交错来往,在市场上聚集交易。老子说:穷国如果有多余的财富(粮食)。并不是国家有很多财富,而是因为百姓嗜欲太多,而百姓因为欲望太多而变得骚动。因此王者崇尚根本(这里是指农业)而废除末节(这是是商业,手工业)用礼义来防止百姓过分贪欲,使百姓致力于种植庄稼和生产粮食,以货财充实仓库。市场、商人不通无用之物,工不制作无用之器。所以商人用来疏通积压的财货,工匠用来准备好器械,这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事务。
大夫说:管子说:国家有沃野的富饶土地,而人民缺少粮食的原因是器械不完备;有山海的货物资源,而人民缺少财物的原困是商业不完备。陇、蜀的丹漆、旄羽;荆、扬的皮革、骨象;江南的楠木、梓木、竹箭;燕、齐的鱼盐、旃裘;兖、豫的漆丝、絺纻;都是生养和送终所需的物品,依靠商人而流通,依靠工匠而完备。因此圣人制造船只和用具以便川谷的交通;使用牛马驾车以便登山涉水;使远方的人到达边远地方以便使百姓交结各种物品和方便生活。因此先帝建立铁官以供应农民的用具,开启均输以充足百姓的财物;盐铁、均输是万民所仰望而取得的供给品。废除它就不方便了。
文学说:古代的赋税政策,针对百姓的特长,不要求他们所不具备的东西。农民交出他们收获的粮食,手工业者则贡献他们制作的产品。现在却舍弃百姓所拥有的,而责令他们所没有的,叫百姓贱卖自己的货物以便官府征购。近来,郡国有时命令百姓制作布絮,官吏任意留难,还强迫百姓按低于市场价卖给他们。官吏所获得的,不仅仅是齐国、陶邑的丝绢和巴蜀两汉的布匹,也包括民间的布绢。这些布绢在市场上投机倒把,农民要再受一份苦,女工要再交一份税,而未见赋税均匀平等。官府以种种借口大量征购,囤积居奇,然后垄断而独买。这就使万物投向朝廷,并促使物价飞涨。物涨则商人投机倒把。在市场上自由贸易,则官吏又容易与奸商勾结,欺压百姓。豪强官吏、有钱的商人囤积居奇,以等待国家急需时再行高价出售。这样,未见平准法使物价平稳下来呀!以前古代的均输法是用来调剂劳动与休息的,以便贡输方便,并不是用来图利而操纵万物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