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理脾胃好方法,医院绝口不提,因为便宜好用!

 石头wshe 2024-01-19 发布于广东

大家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胃主收纳,脾主运化」,能不能吃,看胃;吃了是否消化,看脾。

一旦脾胃虚弱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就会较差,从而影响气血的化生。出现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呃逆嗳气,脘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稀溏以及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
因此,调补脾胃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梁医生从食疗养生和穴位按摩两方面来介绍调理脾胃的好方法。
一、食疗养生——代茶饮
1、陈皮6g+大枣3枚

陈皮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而大枣则能益气养血。两者配合泡水饮用,可以有效地补气养血,改善脾胃虚弱。特别适合饭后易胃胀、乏力的人。

图片
2、陈皮6g+山楂3g
陈皮可理气消食,山楂能健胃消食。两者合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胀、嗳气等不适症状。非常适合积食、胃胀的人。
图片
3、陈皮6g+生姜3片
陈皮可燥湿化痰,生姜可解表散寒。两者搭配泡水饮用,既可以温化痰湿,又可以解表散寒,对于因受寒引起的恶心想吐、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特别适合感受风寒的人。
图片
4、陈皮6g+玫瑰花6朵
陈皮可理气解郁,玫瑰花可疏肝解郁、活血散瘀。两者搭配泡水饮用,可有效改善情绪低落、胁肋胀痛等症状,具有理气、解郁的效果。特别适合压力大、心情抑郁的人。
图片
5、陈皮6g+茯苓6g
陈皮和茯苓搭配一起泡水饮用,可以起到健脾利湿、化痰的作用,对于湿气重、舌头胖大的人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图片

二、穴位养生——按摩/艾灸

1.中脘穴

中脘穴是腹部上的穴位,腹部上的穴位很多,选择中脘穴是因为此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被称为胃的“灵魂腧穴”,健脾和胃的功效很强,有补中益气之功。

【位置】上腹部,在肚脐上四寸。

【操作方法】按摩时可以用手指按住或手掌盖住此穴,可以点按,也可以下压,也可以用手掌顺时针或逆时针来回按摩,按摩至腹部发热即可。

图片

2.梁门穴(左右各一)

梁门穴有消积食、降逆气的功效,可以调节中焦水湿,为治疗胃部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梁门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又在胃脘部,对于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位置】肚脐上方四寸,也就是中脘穴两侧两寸(两横指)的位置。

【操作方法】当出现胃部出现疼痛时,可以用手指对此穴进行按揉,方法是绕圈按揉,一次1-3分钟,可以缓解胃脘疼痛。

平时没有出现症状的时候,也可以多按摩下此处,有助于养胃、护胃。

临床上针对此穴也建议使用针灸疗法,在《针灸甲乙经》中有记载:“胁下积气结痛,梁门主之”。因此,针灸此穴,常用于治疗胃部疾病,以慢性胃病为主。

图片

3.足三里穴(左右各一)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脏腑疾患,尤其拿手治疗腹部疾患。足三里穴可谓是一个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作用,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
《四总穴歌》中有这样一句口诀说得好:“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问题都可取它来治。不仅如此,足三里穴仍是一个长命大穴。若常常艾灸足三里穴,还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成效。
【位置】小腿外侧的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操作方法】此穴位只需使用拇指或食指螺纹面按住穴位,对其进行点按即可,力度注意适中,由轻到重,由浅入深。除点按外,也可以对此穴进行揉法,也是用拇指或食指对此穴进行揉搓,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图片

4.天枢穴(左右各一)

天枢管大小肠,而大小肠非常长,就像长长的溪谷,是一个升清降浊的场所。营养精微在此被吸收,糟粕之物则排出,可以说它是一个中转站。

所以不论便秘腹泻,一切消化道炎症水肿,按天枢穴皆有效果,能双向调节。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成效,能治疗许多疾病,如胃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厌恶吐逆、月经不调等。

【位置】肚脐旁开2寸处

【操作方法】一般来说,便秘用摩法,即用手掌摩此穴周围,顺时针揉,以助肠蠕动;还可用两拇指点按天枢穴,尤以左侧天枢穴为要,然后促进排便。

而腹泻归于寒性,可用灸法。灸时躺在床上,两天枢穴各灸20分钟,一同再灸神阙穴(即肚脐)数分钟。也可以用生姜切成薄片敷在穴位上,再在上面进行艾灸,效果更佳。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