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胃主收纳,脾主运化」,能不能吃,看胃;吃了是否消化,看脾。 陈皮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而大枣则能益气养血。两者配合泡水饮用,可以有效地补气养血,改善脾胃虚弱。特别适合饭后易胃胀、乏力的人。 ![]() ![]() ![]() ![]() ![]() 二、穴位养生——按摩/艾灸 1.中脘穴 中脘穴是腹部上的穴位,腹部上的穴位很多,选择中脘穴是因为此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被称为胃的“灵魂腧穴”,健脾和胃的功效很强,有补中益气之功。 【位置】上腹部,在肚脐上四寸。 【操作方法】按摩时可以用手指按住或手掌盖住此穴,可以点按,也可以下压,也可以用手掌顺时针或逆时针来回按摩,按摩至腹部发热即可。 2.梁门穴(左右各一) 梁门穴有消积食、降逆气的功效,可以调节中焦水湿,为治疗胃部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梁门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又在胃脘部,对于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位置】肚脐上方四寸,也就是中脘穴两侧两寸(两横指)的位置。 【操作方法】当出现胃部出现疼痛时,可以用手指对此穴进行按揉,方法是绕圈按揉,一次1-3分钟,可以缓解胃脘疼痛。 平时没有出现症状的时候,也可以多按摩下此处,有助于养胃、护胃。 临床上针对此穴也建议使用针灸疗法,在《针灸甲乙经》中有记载:“胁下积气结痛,梁门主之”。因此,针灸此穴,常用于治疗胃部疾病,以慢性胃病为主。 3.足三里穴(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此穴位只需使用拇指或食指螺纹面按住穴位,对其进行点按即可,力度注意适中,由轻到重,由浅入深。除点按外,也可以对此穴进行揉法,也是用拇指或食指对此穴进行揉搓,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4.天枢穴(左右各一) 天枢管大小肠,而大小肠非常长,就像长长的溪谷,是一个升清降浊的场所。营养精微在此被吸收,糟粕之物则排出,可以说它是一个中转站。 所以不论便秘腹泻,一切消化道炎症水肿,按天枢穴皆有效果,能双向调节。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成效,能治疗许多疾病,如胃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厌恶吐逆、月经不调等。 【位置】肚脐旁开2寸处 【操作方法】一般来说,便秘用摩法,即用手掌摩此穴周围,顺时针揉,以助肠蠕动;还可用两拇指点按天枢穴,尤以左侧天枢穴为要,然后促进排便。 而腹泻归于寒性,可用灸法。灸时躺在床上,两天枢穴各灸20分钟,一同再灸神阙穴(即肚脐)数分钟。也可以用生姜切成薄片敷在穴位上,再在上面进行艾灸,效果更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