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末的一天,远在韩国济州岛的戴柳给父亲打了个电话:“我很喜欢济州岛的环境,也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想在这里定居,不回国了。” “你的事情你做主!”父亲的态度,让戴柳有些始料未及。她本以为父亲会反对的。 放下电话,戴柳不禁想起了23年前那个溽热的夏天:如果父亲没有背着她改动高考志愿,那她当年就会上北京大学,而不是中国政法大学,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她就会经历截然不同的人生。 ![]() 那会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呢?会比她已经经历的好吗? 而当她经历那样的人生,来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她是不是仍会听从内心的召唤,过着和现在相似的生活? 这样想着,戴柳就释然了,但心中仍有一丝的遗憾和不甘,就如同她对父亲的感情: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谈不上恨,但要说完全和解,也有点勉强。 无论如何,正是当年父亲的做法,改变了她的人生。 01 1999年8月的一天,湖北黄冈,一间屋子里传出了激烈的争吵声。 “你凭什么更改我的高考志愿?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16岁的戴柳把手中的录取通知书重重地摔到父亲面前的茶几上,气愤地对父亲喊道。 ![]() 看着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儿发这么大的火,戴父也生起气来,大声道:“我还不是为了你好!读政法大学,出来就是法官检察官,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北大是不错,可你报的那个专业,太过理想化,将来也不好就业……” 戴柳的高考分数是687分,位列湖北省第三,黄冈市第一,按理说应该被她报考的北京大学录取,但当录取通知书来的时候,却变成了她根本没报过的中国政法大学。 戴柳以为是学校或者教育局相关部门弄错了,就去找班主任询问,没想到班主任却告诉了一个让她震惊又心痛的真相: 在戴柳填报完高考志愿后,戴父背着女儿,独自来学校找到班主任,说要改一下高考志愿,把北京大学改成中国政法大学。班主任当时还有些纳闷,因为从戴柳的模拟考试成绩来看,考上北大应该不成问题。 ![]() 明明有考上北大的实力,却不报北大,而是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这是不是太可惜了? 但是,戴父却坚持说这是女儿的选择。班主任无奈,只得同意。毕竟戴父是戴柳的法定监护人,而戴柳此时刚满十六周岁。 得知真相后,戴柳气愤不已,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但木已成舟,事实无法改变。 戴柳想复读,父亲又不允许。无奈之下,戴柳只能接受现实,于1999年9月份去中国政法大学就读。 02 中国政法大学和北大都在北京。刚入学的那段时间,戴柳没事就去北大转转,每去一次,她对父亲的恨就增加一分。 如果不是父亲偷偷改了她的志愿,此刻她应该在北大,读着她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在政法大学,读她并不喜欢的法律! 学业不如意,加上对父亲的恨,让戴柳变得自暴自弃起来。一向开朗活泼,积极上进的她变得沉默寡言,不参加社团,不喜欢社交,不努力学习,她想用毁灭自己的方式来报复父亲。 “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伤心,那么你也将错过繁星。” 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一段时间后,直到有一天,戴柳读到泰戈尔的这句诗才猛然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何其愚蠢! ![]() 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对自己负责,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自己已经错过了北京大学,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那自己再次错过的,就会是美好的未来。 既然事实已经无法改变,那正确的做法,就是接受,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更何况手里的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烂。自己目前应该做的,是努力完成学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做看似遂了父亲的愿,但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尽早实现经济独立,从而摆脱父亲的掌控。 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就只能默默忍受,在暗中积攒力量,当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自然就会把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想通了这点,戴柳像变了个人一样,不再纠结过去消极颓废,而是开始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和社团组织,人也变得生气勃勃。 勤奋用功,加上从小就培养出来的超强学习能力,让戴柳的学习成绩扶摇直上,很快她就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 看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变得足够优秀时,机会自然就来了。 戴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再一次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03 2000年,韩国国际法律经营大学在北京招生的消息被戴柳得知,她决定报名。 戴柳学的是国际经济法专业,精通英语,韩国。这所大学正好用英语授课,可以说,这给了戴柳一个绝地反击的好机会。 更重要的是,如果戴柳考试成绩足够优秀,该大学会提供全额奖学金,数额完全足够支付她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样即便父亲不同意,也无法从经济上控制她。 ![]() 归根结底,戴柳就是想摆脱父亲的掌控,离父亲越远越好。 大一暑假时发生的一件事,让她意识到,父亲对她的控制欲实在太强了,如果留在国内,她可能会终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那天晚上,戴柳和好友去看当时爆火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回家快十一点了,比父亲规定的十点晚了一个小时,父亲当即大发雷霆。 恰巧此时一位男同学打来电话,问戴柳一件事,父亲便认为戴柳没经过他允许,私下谈恋爱了,于是更加愤怒。 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导致的结果是:父亲第二天竟然请了假,足足训斥了她一天。 只有远离父亲,才能摆脱他的掌控,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当机会来临时,戴柳毫不犹豫就上前抓住。 很快,戴柳凭着出色的考试成绩,成功被这所大学录取,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戴柳才给父亲打电话告知此事。 果然,父亲如预想中的一样,在愤怒中极力反对:“你去国外,人生地不熟,怎么学习?怎么就业?我和你母亲就你这一个女儿,将来我们怎么办?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不和我商量一下就自作主张,你太过分了!” “当年你私自更改我的高考志愿,逼我去我不喜欢的学校,你做的就不过分吗?”放下电话,戴柳内心充满了报复后的快感。 但不知为什么,这快感后面隐隐有一丝尖锐的疼痛,让她想起了当年痛苦无助的自己。电话那边,父亲此刻的心情,想必也是这样的吧? ![]() 但戴柳此时已无暇想得太多,她要集中全部精力,付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来完成接下来的学业。 因为,她已经没有退路。 04 初到异国他乡,身边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戴柳无时无刻不处在孤单与无助中,但她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并在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一家律所工作。 在律所,戴柳虚心学习,努力工作,逐渐成为业务骨干,但却始终得不到领导重视,同事和她的关系也很一般。 戴柳有些郁闷,心想自己拼命工作,真心待人,怎么就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呢? 直到一位和她要好的韩国同事说出了其中的奥秘,戴柳才恍然大悟。 原来,韩国是一个等级森严,注重礼仪的国家。 年轻人见到长辈,一定要鞠躬九十度,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尊重,长辈才会满意。同时,初入职场的新人,为老同事做一些诸如买饭跑腿之类的琐事,也是理所应当。而这些,戴柳此前都没有注意到。 那一瞬间,戴柳忽然就理解了父亲。 ![]() 父亲是一名记者,后来到政府部门工作,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深谙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知道一个人有了一个好的平台,就能活得轻松且有尊严。他当年改志愿,的确是为自己将来着想。 但正是父亲的这种好心,对戴柳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她的人生因此被改写。 戴柳曾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她当年如愿去北京大学,那现在该不会活得如此辛苦吧?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她遵从父亲的安排,老老实实地在国内读书,现在是不是会成为一名法官或者检察官,也不至于活得这样辛苦。 但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臆想而已。实际上,选择任何一种人生,都难免会遇到困苦挫折,因此她没有经历过的那两种人生,也未必会见得比现在的好。 ![]() 再说了,人们总是认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但这其实只是人们出于贪心或者逃避抱怨的借口。现在这条路,是自己为了摆脱父亲的掌控选的,虽然辛苦,却是值得的。 此时的戴柳,虽然还不能原谅父亲,但她对父亲的恨,却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许多。就像一块坚冰,外表还是那么冷硬孤傲,但内心却已经在悄悄融化。 05 戴柳参加工作后,父亲曾不止一次地打电话过来,询问女儿的工作情况,并建议女儿回国发展,但都被戴柳拒绝了。 是的,在戴柳看来,这条路既然是自己选的,那无论多艰难,她都要咬紧牙关走下去,直到走出一片柳暗花明。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2006年,23岁的戴柳抓住了一个更好的机会,入职韩国著名的新韩金融集团,成为其旗下证券公司的首位中国员工。 ![]() 在韩国金融界工作,压力非常大,2019年,有了一定积蓄的戴柳想辞职,为此,她专门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的意见很简单,就是戴柳怎么想,就怎么去做,他全力支持。 在韩国这么多年来,虽然戴柳很少回家,但和父亲的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父亲也渐渐认识到了当年自己的做法的确欠妥。 因此,他不再干涉女儿的生活,只希望女儿按自己的意愿,活得幸福快乐就好。 辞职后,戴柳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济州岛,打算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未来的生活。 让她惊喜的是,在这里,她遇到了让她心动的白马王子,两人有许多共同爱好,戴柳便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 ![]() 不仅如此,因为戴柳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爱好茶艺,于是,在岛上她经常穿着中国的传统服饰,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展示中国的茶艺,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好评。 为此,戴柳确定了接下来的生活目标,开办民宿和茶艺馆,为中韩文化交流做一些事情。 06 村上春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比如戴柳,如果当年她按自己的意愿上了北京大学,固然是好,但如果之后不好好学习,一样会把一手好牌打烂。 如果她按父亲的意愿在国内读书工作,日子可能过得舒适安逸,但内心或许又会有遗憾和不甘。 为了脱离父亲的管控,戴柳选择了另一条路,在自己的努力奋斗下,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 或许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关键是在我们做了选择之后,如何去走之后的路。 就如同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的:“人是可以有选择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同样是经历逆境和苦难,坚强的人,会变成挺拔的向日葵,而软弱的人,则会变成阴暗潮湿的苔藓。” 又是一年高考季。 相信许多家长和孩子,正面临着当年戴柳和父亲同样的问题。 一边是洞察世事,深知地上六便士重要性的父母;一边是书生意气,仰望天上月亮的追梦少年,当理想与现实有了冲突,你会如何抉择呢? 作者:周刻玉 编辑:明月松间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