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初的三藩之乱大揭秘

 倦鸟依林 2024-01-20 发布于山西

历史的天空呦2018-05-19 23:28

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

三藩之乱是清朝内部的一次大内乱,同时也是圣君康熙大显身手的一次战争。三藩之乱,从本质来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在满族刚刚入关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大。尤其是政治实力。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一个泱泱大国,并没有什么统治经验。尤其是汉人的统治方式,满人必须适应和学习,这样才能在这个古老的帝国生存。基于这一点,满清的最高统治者,就不得不拿出部分权力,与汉人中的地主阶级分享。三藩就是汉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攻打天下的时候,满清贵族愿意和他们共同分享权力。但是等到天下平定的时候,权力的相等性却导致了一个很重要的矛盾。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由于事先除了在名份上有高低之分外,权力的相等性使得中央王朝倍感威胁,不得不时时注意这些“汉人功臣”的动向。

2.三藩之乱的原因

民族矛盾是三藩之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满族和汉族之间,由于两者交融时间并不是很长,再加上满人在入侵之时,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屠杀。使得南方的汉人对满人的憎恶情绪很大。满汉不平等的现状,也使得民族矛盾日益突出。而三藩之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吴三桂的野心扩大,想与清王朝平分天下,而康熙的一纸撤藩诏书,拉开了这一场大战的序幕。最大的藩王,即是云南吴三桂。吴三桂是明朝将领,1644年引得清军入关,终究致使明朝完全消亡。因为吴三桂军事实力巨大,且在清军入关的进程中立下了不容忽视的功绩,因而吴三桂被清王朝册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兼管贵州。靖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可是尚可喜在三藩之乱还未开端之前就已病逝了,他的儿子尚之信继承了尚可喜的衣钵,世袭了靖南王。所以在三藩作乱中,尚之信是首要参与者。三藩中实力最弱的应是平南王耿精忠,他镇守福建,手里只有六万兵力。在三藩作乱的进程中,平南王和靖南王相继屈服了清朝。而吴三桂终究在清军的攻势中落败而亡。

3.三藩之乱的过程

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叛乱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昆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兵江南

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战乱不断扩大,吴三桂兵出三省,进据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长沙;清军云集荆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迎其锋。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耿精忠叛于福建,台湾郑经渡海进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提督王辅臣又叛于宁羌,击杀清陕西经略莫洛。四方震动,人心动摇。康熙帝欲亲征,经议政内大臣密议谏止。清军东征西讨,顾此失彼。随后尚之信又叛于广东,总督、巡抚俱附之,清廷增兵两江。

天下响应

清政权统一大陆后,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普遍存在;阶级矛盾这时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继续存在。因此,当吴三桂刚一举起反清旗帜,明皇室以及郑经集团、部分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做出反应。此外,三藩举起反清旗帜后,四川的几个土司、苗民、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也相继响应。

相持阶段

1676年(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辅臣败降平凉为转机,形势向有利于清军发展。随后,郑经部占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后耿精忠腹背受敌,仓促撤兵请降。尚之信也相继投降。孙延龄又被吴世璠杀于桂林。于是,清军集中兵力进逼长沙、岳州,吴三桂聚众固守。两军在江西吉、袁二州、广东韶关、永兴和广西梧、浔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围要地反复争夺。

平定云南

1679年(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形势陡变。叛军无首,众心瓦解。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清军趁机发动进攻,从此叛军一蹶不振,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攻陷。但马宝、胡国柱等叛军仍困兽犹斗,节节顽抗;满洲将帅仍多轮换,以致时逾两年,清军才进逼云南,康熙二十年底,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4.三藩之乱的结果和意义

清廷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撤藩回京师。除吴三桂部调往边区服役外,其余各部重新编入八旗。福州、广州、荆州派八旗兵驻防,广西、云南派绿营兵镇守,彻底消除了藩镇制。此外,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有利于边疆和内陆经济、文化的交流。之后,又于公元1683年灭亡了台湾的南明政权。至此彻底消灭了南明的抗清实力。从此有组织的反清复明运动不复存在。此后,清廷才开始从事行政和财政经济的调整改革,然后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一次国家大分裂,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中央集权制力量得到加强,提高了抗御外敌的能力。

吴三桂最后的挣扎,地图上的三藩之乱

金清生活圈 2016-08-28 18:18

一、满清入关之初形势

图片

满清入关后,大量明朝官员和军队投降。为尽快消灭南明,统一天下,满清重用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明朝降将。满清将投降的明军重新整编后,分配给吴三桂等人,由他们统帅,作为进攻南明的先锋和主力。

二、三藩形势

图片

在消灭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吴三桂等人为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奖励吴三桂等人的忠诚,也为了收买人心。满清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世守云贵。封耿仲明为靖南王,世守福建。封尚可喜为平南王,世守广东。封孔有德为定南王,世守广西。孔有德死后,女婿孙延龄以广西将军的身份控制广西。南明灭亡后,吴三桂等人不仅完全控制西南几省的军权,连财权、人事权也完全控制,形同独立。

三、三藩叛乱之初形势图

图片

随着形势的稳定,统治的巩固,满清与三藩矛盾激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容忍藩镇割据,而三藩已经不是藩镇,而是国中之国。这更让满清无法忍受,忌惮万分。康熙在剿灭鳌拜,大权独揽后,信心满满,全面推动削藩。为抵制削藩,三藩也积极整军备战。康熙十二年尚可喜请求回辽东养老。康熙认为削藩时机已到,下令全面削藩。吴三桂等决心反叛,同时联系台湾郑经、陕西王辅臣、云贵的土司一起叛乱。

四、三藩鼎盛形势图

图片

三藩叛乱之初,形势一片大好,几乎席卷整个南方。吴三桂带头起兵,短时间内就由贵州攻入湖南、江西、四川。耿精忠随即响应,由福建攻入浙江,占据了浙江的大部。郑经也从澎湖攻入福建南部。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在吴三桂、耿精忠叛乱后,也在广东叛变。孙延龄也在广西叛变,以响应吴三桂。吴三桂的老部下王辅臣在陕西杀死总督莫洛,举陕西叛变。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直系后裔布尔尼,听闻南方大乱,也在内蒙古举起兴复大元的旗帜。顿时,满清风雨飘摇。在长江以南,满清更是只剩下苏南和赣北一隅之地,大有丢失整个南方,进而政权崩溃的风险。

五、南昌之战、陕西之战-叛乱的转折点

图片

南昌之战与陕西之战是整个三藩之乱的重要转折点。虽然江南局势糜烂,但叛军没有攻入江北,满清的统治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吴三桂攻占湖南后,就全力进攻南昌,希望打通与耿精忠之间的联系,进而攻占整个江南。可惜,南昌是千古名城,城池异常坚固,吴三桂始终无法攻陷。吴三桂顿兵于坚城之下,给了满清喘息的机会。满清增兵江西,并抽调兵力,剿灭割据陕西的王辅臣。

六、平察哈尔-解决最大的威胁

图片

三藩叛乱中,北方的察哈尔布尔尼对满清威胁最大。吴三桂等人虽然势大,但叛乱未越过长江,对满清没有形成根本性威胁。而察哈尔布尔尼则大大不同。察哈尔离北京只有几百里的路程,骑兵两三天就可以到达。最重要的是,布尔尼是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在内外蒙古拥有巨大影响力。如果布尔尼成势,不仅北京面临巨大威胁,整个内外蒙古都有丢失的可能。于是,康熙派图海为大将军,统帅北京贵族家奴组成的军队去平叛。为了激励士气,图海不约束军纪,通过放纵劫掠来鼓舞士气。最终,图海平定了察哈尔布尔尼的叛乱。为永绝后患,康熙下令将布尔尼的直系后裔全部处死。至此,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直系后裔灭绝。

七、吴三桂称帝时的形势

图片

南昌城却久攻不下,形势开始不利于三藩。而郑经贪心不足,妄图占据整个福建,则使得三藩形势雪上加霜。耿精忠本来已经攻占浙江大部,开始威胁南京。而郑经进攻福州,不仅迫使耿精忠从浙江撤兵,还使得满清得以从江西攻入福建。耿精忠在两面夹击下,被迫投降。随后尚之信在广东也跟着投降。广西孙延龄,因为与吴三桂之孙发生冲突,在桂林被杀,孙延龄部下投降满清。一下子丢失几个省份,使吴三桂觉得大势已去。于是,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妄图在死前过一把皇帝瘾。

八、三藩败亡前形势

图片

吴三桂称帝时,已经七十四岁。吴三桂称帝后,形势不仅没能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几个月后,吴三桂死去,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即位,继续与满清对抗。此时,满清已经收复四川、湖南、贵州。吴世璠被迫逃回云南,继续抵抗。由于满清内部争权夺利,吴世璠在云南又苟延馋喘了两年。康熙二十年底,清军全力围攻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才彻底平定。

来源:风长眼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