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位国医大师治腹痛的经验方

 文库asd 2024-01-20 发布于陕西
肚子痛,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这种情况,有些人因为吃坏东西、受风寒等,也许过不了多久就恢复了,也有些患者可能是因为脏腑病变导致的,情况就会严重些,多半不会短时间内恢复,便要求医问药。现将刘志明等5位国医大师治疗腹痛的经验方,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五位国医大师治腹痛的经验方

刘志明 国医大师(1927.10-)



刘志明:四逆散合黄芩汤加减


【组成】柴胡12g,白芍9g,黄芩9g,虎杖9g,郁金6g,延胡索9g,香附9g,木香10g,金钱草12g,川楝子6g,大黄9g,甘草6g。
【功效】疏肝理气,祛湿清热。
【主治】腹痛,属肝胆气郁,湿热内蕴者。症见右上腹疼痛,口苦,嗳气频频,不欲饮食,厌油腻,大便干燥;舌质红、苔微黄而腻,脉弦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五位国医大师治腹痛的经验方

▲李士懋 国医大师(1936-2015)



李士懋:乌梅丸加减


【组成】乌梅、川椒各4g,炮附子9g,干姜4g,桂枝9g,党参、当归各10g,细辛4g,半夏8g,黄连7g,黄柏3g,吴茱萸5g。
【功效】温补肝阳,通调寒热。
【主治】腹痛,属阳虚肝寒,寒热错杂者。症见右上腹非持续性疼痛,恶心、口苦,大便干燥,睡眠差;舌质淡、苔根黄腻,脉沉无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五位国医大师治腹痛的经验方

▲李今庸 国医大师(1925.9.5-2022.4.27)



李今庸: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组成】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砂仁6g,陈皮10g,广木香6g,法半夏10g,炙甘草8g。
【功效】健脾行气。
【主治】腹痛,属脾虚气滞者。症见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大便先干后稀,或时干时稀,脉虚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李今庸:清燥救肺汤加减


【组成】冬桑叶10g,石膏10g,党参10g,炙枇杷叶10g,麦冬10g,火麻仁10g,杏仁10g(去皮尖炒打),甘草8g,阿胶10g(烊化)。
【功效】清燥救肺,润肠通便。
【主治】腹痛,属肺燥津枯,肃降失职者。症见左腹部胀痛移动,可触摸到长条形包块,大便秘结不通,口舌干燥,脉小涩。
【用法】汤成去渣取汁,纳阿胶于药汁中烊化温服。

五位国医大师治腹痛的经验方

▲洪广祥 国医大师(1938.12-2014.11)



洪广祥:胆道排石汤加减


【组成】茵陈30g,金钱草30g,郁金15g,广木香10g,北柴胡15g,黄芩10g,枳实15g,桃仁10g,川芎10g,生大黄10g(后下)。
【功效】清利湿热,化瘀排石,通利腑气。
【主治】腹痛,属湿热夹瘀,气机郁滞者。症见腹痛,放射至腰背部,畏寒发热,时有恶心,大便不畅,口苦口干;舌质红暗、苔薄黄腻,脉弦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洪广祥:清胰汤加减


【组成】北柴胡15g,黄芩15g,法半夏l0g,生大黄l0g(后下),枳实15g,厚朴l0g,白芍l0g,败酱草20g,白毛夏枯草20g,炒山楂30g。
【功效】行气导滞,清化湿热,通里攻下。
【主治】腹痛,属脾胃积滞,湿热内蕴者症见上腹剧痛,痛如刀割,呈阵发性加剧,并向腰背部及双胁肋部放射,呕恶,大便不畅,口苦口干;舌质红暗、舌苔黄腻偏厚,脉弦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分4次服。

五位国医大师治腹痛的经验方

▲晁恩祥 国医大师(1935.7-)



晁恩祥:经验方


【组成】苍术、白术各10g,厚朴10g,木香10g,枳实10g,玫瑰花10g,延胡索10g,陈皮10g,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各10g,金荞麦15g,鱼腥草25g,川楝子10g,败酱草10g。
【功效】理气解毒,化瘀祛湿。
【主治】腹痛,属气滞血瘀,湿毒内结者。症见右下腹疼痛,发热,大便正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