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智,借力,借势(经典)

 大智若愚wxy 2024-01-21 发布于重庆

曹雪芹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人活一辈子,需要有一种“借”的智慧。

因为不管一个人多么优秀,再怎么出色,都有自己难以跨越的圈层,难以解决的问题。

只有借助他人的智慧,力量,资源,乃至平台和势能,才能快速成长自己,强化自己。

如此,做到借智,借力,借势,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找到一个靠得住的支点,撬动自己的未来,撑起自己的人生。

借智

生活当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会积极主动,甚至是好学不倦地向那些优秀的人请教。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地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找到其中的关键点。

说白了,借助别人的智慧,就相当于是在效仿他人的经验,复制别人的心得,看能不能为己所用。

而且可以说,当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有智慧,也越来越擅长借助于他人的智慧来过好当下的生活。

你要相信,能够控制住自己脾气,情绪,心态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也才是真正能够过好当下的人。

古语有云:

“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的确,只有那些管不住情绪,脾气还特别暴躁的人,才会一点就炸,一惹就怒,在旁人看来相当的愚蠢。

但是,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他们不光能够做到察言观色,还能够做到足够隐忍,克制。

这一切的一切,不过就是在于,通过借助别人的,在平时的所作所为,然后让自己看看能不能学到一些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的修养,或者说为人处事的智慧。

只有当一个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喜欢主动学别人的长处,学别人的能耐之后,整个人才会变得更加清爽,也才能够成长的更快,更稳。

而且,倘若一个人变得更成熟,更独立,也更强大的时候,那他势必会活得更加低调,更加内敛,更加温良。

杨慎在《韬晦术》书里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积极在暗中观察别人,了解别人,向优秀的人靠拢,也让自己保持足够的低调,沉稳。

如此,最终才能够让自己真正做到行稳致远,锋芒毕露。

借力

一个不懂借力的人,在生活当中也一定会过得很辛苦的。

毕竟,当一个人的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很大可能肩膀上的重量就会越来越重,因为要负责的事情就越来越多。

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倘若不懂借助别人的力量,借助他人的能耐的话,其实自己本身也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拥有多个优质的圈子,或者说能够进入几个靠谱的圈子。

这样,大家才能够互相借力,相互成全,彼此成就。

茨威格讲过一句话: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

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不管自己有多么出色,有多么优秀。

同样,一个人也只有懂得借助别人的帮忙,然后自己也懂得分享,才能够让彼此的感情升温。

其实在很多时候,真诚地麻烦别人,或者直接地请求对方的帮助,非但不会让人觉得是打扰,反而能够让彼此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好。

《孙子兵法》里讲: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真正的聪明人,一定会借助外界的力量,如此才能够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就像是一颗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正是因为借助了“滚”的势能,“滚”的力量,才能够形成一股大势,甚至拥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他人的势能,一旦时机来到,一切都会变得更有可能。

借势

真正懂得借势的人,才是能够真正成就大事的人。

人生在世,其实属于自己的大机遇 ,大机会是寥寥无几的。

但是,倘若自己本身没有相对应的实力,也没有相关的实力来借助势力,无法让自己搭上这部“借势”之车。

那么,其实自己是很难真正在现实生活当中得到一种改头换面,脱胎换骨的境界的。

说白了,一个人只有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底气和能耐,然后又懂得借势。

最终,真正靠自己,也能够过得越来越好,甚至变得越来越光芒万丈。

《孙子兵法》有言: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真正的借势,在于懂得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打造强大的能耐。

然后,还得遵循天道,敬畏一切,如此,真正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一朝抓住机遇,势必能够脱胎换骨,甚至是咸鱼翻身,光宗耀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