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肾虚,病根多在脾胃,教你一个中成药,补肾健脾,把肾补到位

 小枫林舍 2024-01-21 发布于福建

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如果脾胃虚弱,就会影响到肾脏的功能,导致肾虚。反之,如果肾脏虚弱,也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导致脾胃失调。这种情况下,单纯地补肾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时健脾,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桂附理中汤,它可以补肾健脾,把肾补到位。

桂附理中汤出自《伤寒论》,由肉桂、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组成。这个方子的主要功效是补肾助阳,温中健脾。适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等症。

桂附理中汤的用法是: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桂附理中汤的方解如下:

肉桂: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肉桂为君药,能够补肾助阳,温通经脉。

附子: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附子为臣药,能够补肾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人参:甘微苦微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人参为佐药,能够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白术:苦甘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术为佐药,能够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炮姜: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炮姜为使药,能够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炙甘草:甘平,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调和诸药。炙甘草为使药,能够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调和诸药。

桂附理中汤是一个温补肾阳、温中健脾的方剂,它的特点是脾肾双补,温阳散寒。它适用于肾阳虚衰、脾阳不足的患者,如慢性肾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等。

桂附理中汤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本方为温阳散寒之剂,适用于肾阳虚衰、脾阳不足的患者。如果有热证、实证或阴虚内热的患者,不宜使用。

2. 本方中的附子有毒,需要先煎 30 分钟以上,以去其毒性。如果用量过大或煎法不当,可能会引起中毒,出现唇舌发麻、手足抽搐、心烦不安等症状。如果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3. 本方中的肉桂、炮姜、白术等药物都有温燥之性,可能会耗伤阴液,损伤脾胃。因此,在使用本方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药物的用量和比例,避免过用温燥之品。

4. 本方的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一般需要连续服用 1-2 个月。在服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不适或疗效不佳,应及时调整药物或就医。

总之,桂附理中汤是一个补肾健脾的中成药,它可以温补肾阳,温中健脾,适用于肾阳虚衰,脾阳不足的患者。但是,在使用桂附理中汤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用量、煎法、禁忌和副作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