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春节了,相信大家春节的时候都会是各种饭局轮流转,过年吃饭当然也少不了喝酒。
酒桌上常常有这两种人:喝酒“脸红党”和“脸白党”。
有些人说喝酒脸红的酒量大,有些人却劝到:脸白的人才更能喝。结果却是:两种人都烂醉如泥,瘫倒在地。
到底哪种说法靠谱?有没有依据?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揭晓答案。(如果你过年也不想被劝酒,这里还有几招能帮到你。)

哪种人酒量更好?这还得从酒喝下肚之后的酒精代谢说起。
除了少量(2%—10%)可以通过尿液、汗水、皮肤排出去。剩下的酒精都要交给肝脏这个“毒物中转站”来处理。
在这里,它会经历一系列的分解过程,乙醇脱氢酶(以下简称1号酶)将酒精(乙醇)分解为乙醛,乙醛脱氢酶(2号酶)再将乙醛分解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才算代谢完成。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并不顺畅。
从以上代谢酒精的过程可以看出,两种酶的功劳必不可少。喝酒的反应也和它们有关。
脸红的人大多是体内1号酶太强或者2号酶太弱,导致乙醛分解的速度跟不上,大量乙醛聚集在体内。
乙醛我们不太熟悉,但我们都知道它的兄弟——甲醛是种害人不浅的毒物。
乙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大量堆积在体内会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让人毛细血管扩张,让人脸红心跳。有些反应更强烈的人,还会全身通红。
乙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而国人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天生就更容易喝酒后乙醛过多,脸红心跳。
一方面,汉族人中,70%都携带有杜康基因,它会使乙醇代谢的速度提高13倍,所以就会产出过多的乙醛。
而另一方面,约1/3中国人又都存在乙醛脱氢酶突变,乙醛无法转化为乙酸,所以乙醛的累积就变得更多,更容易喝酒脸红,也更容易受到乙醛的伤害。
喝酒脸白是因为上面两种酶都很弱,酒精进入肝脏后很难分解。
这时身体会启动另外一种酶——肝药酶来一起分解酒精,但很遗憾的是,即使如此,他们分解酒精的能力也很有限。
结果就是:大量酒精得不到分解,只能直接进入血液,涌到身体各处,导致毛细血管强烈收缩,因此皮肤就会越来越没有“血色”,也就是我们说的“喝酒脸白”。
而且这种人容易被认为酒量大,该是酒桌上最该喝的那个,所以更容易喝多。等到酒精量过度,抑制神经系统,可能就直接喝倒了。
这样看来,喝酒脸红、脸白都是因为对付不了酒精,酒量都不大,那到底哪种人才是酒量大的类型呢?
通过酒精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种脱氢酶对这一过程至关重要。
如果人体内这两种酶都很强,那分解酒精就会顺畅很多,酒精很快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所以当你在酒桌上碰见这一种人:喝完脸不会白也不会红,反而满头大汗还老跑厕所,那就真的是遇到“高手“了。
真正酒量大的还是这种人,不仅不上头,喝酒也不会太难受,一杯酒穿肠过,就像啥事都没发生过。遇见这类人,还是小心为妙。
有些人喝酒就上头,有些人却天生酒量大,那酒量可以靠喝酒练出来吗?“一回吐二回勇三回势不可挡”是真的吗?
分解酒精的能力是酶决定的,而体内的酶有多强是由基因决定的,在娘胎里就已经定型了,并不会用进废退,“越喝越有”。
如果你感觉自己喝酒的能力慢慢变强了,那说明你出现了长期酒精中毒后的病理性适应现象。
身体在酒后多次发出预警:脸红、呕吐,但酒精摄入并没有减少,身体渐渐就不会再发出预警信号了。表面上你不会难受,但实际上酒精仍在悄悄地毒害身体。
所以每个人分解酒精的能力有多强,都是命里决定的,别想着把酒量练出来,酒喝得越多只会给身体造成更多负担。
相信从酒精分解过程中对人体各个器官的刺激,大家就能看出:从酒精进入身体开始,我们就在奋力抵抗,想把它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肝在促进酒精分解的同时,还会促进合成脂肪酸,久而久之好好的肝就成了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分解后产生的乙醛,会形成乙醛加合物,它会受到免疫系统攻击,这时也会伤害到肝。
虽然肝脏有自我修复功能,但当伤害超出承受范围,脂肪肝就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直至肝癌。
很多人长期喝酒,但感觉不到肝脏异常,这是因为肝没有痛觉,可能它已经伤痕累累,像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但表面上却还是风平浪静。
如果你酗酒,还经常出现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尽早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
酒精的伤害还不止这些,口腔癌、食道癌、结肠癌、心血管疾病等,都会被喝酒喝出来。
喝酒上脸的人,还会比别人面临更高的患癌风险。以食道癌来说,长期少量饮酒,会使其发病率提高7倍。而长期大量饮酒,这个风险会疯狂飙至114倍。
所以没有人适合喝酒,因为连同酒喝进去的,是赤裸裸的癌症风险。
喝酒应该越少越好,但如果到了非喝不可的地步,还是要提醒这几类人千万不要喝,有致命风险!
喝酒会降低血糖,而有糖尿病的人血糖控制能力比较差,喝酒后容易导致严重低血糖。如果是空腹喝酒,更可能有致命风险。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头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威力呢?
这是因为头孢类药物会和酒精作用,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身体会明显出现胸闷心悸、头疼恶心等症状。
其实除了头孢,很多药吃了之后都不能喝酒,比如:胰岛素、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氯霉素、酮康唑、华法林、苯乙双胍、磺胺类、带“硝唑“二字的药物等。
从备孕开始,喝酒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孕期喝酒则会导致婴儿智力受损、认知缺陷等。
哺乳期女性常喝的红糖醪糟中也含有酒精,会进入乳汁。因此哺乳期女性不仅不能饮酒,饮食中任何带酒精的都要远离。
关于喝酒,我们今天说了这么多,你下次是不是也不想再喝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