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费左移,人间清醒?

 世界经理人 2024-01-22 发布于广东

从超前、过度、透支进入常规化消费。

最近新开业的深圳Costco,震撼了很多网友,当其他商场在门口拿着大喇叭吆喝,想尽办法招揽顾客的时候,很多开通了Costco会员的顾客却收到了Costco发来的“劝退短信”,盖因人流太大、排队太久。

为什么Costco在中国开一家火一家,这除了证明中国人的消费潜力和韧性依然很足外,也反映出一个商业和经济领域的热点现象:“消费左移”。

“消费左移”指的是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寻找品质不减但价格较低的商品。从数学角度来看,就是在一个“横坐标是价格,纵坐标是品质”的坐标系上,相比之前,消费诉求更理性、更务实,向左平移。消费者在享受过高品质产品后,倾向于追求相同品质但价格更为经济实惠的选择,而并非妥协品质。也就是说,大家越来越在乎性价比。

2023年,年轻人纷纷涌入线上线下品牌折扣店的现象,被认为是“消费左移”的代表现象。近一年来,奥特莱斯翻红了,折扣店回春了,对曾经被人忽视的折扣零售,年轻人的态度一整个180度大转弯,这类店成为人潮最拥挤的地方。近期一直流行的特种兵旅游,本质上也是“消费左移”。

物价向左平移的趋势会一直继续下去吗?我们要如何应对“消费左移”?

从思潮到消费行为

一般认为,发达国家老百姓在上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这种“消费向左平移”带来的观念转变。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女孩们疯狂追逐名牌奢侈品,进入90年代之后思维出现了大转折,日本满大街的女孩都背着一个布袋子,名牌包的比例非常低。美国和欧洲也都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人们对名牌的追求从狂飙猛进过渡到了平淡如水。这是一种从繁荣到衰落而产生的社会思潮。

就拿日本为例。在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繁荣之时,日本经济一直昂扬向上。这种背景下,老百姓对未来的预期很强,也敢消费敢贷款,经济在房地产的带动下一片欣欣向荣。而在日本房地产出问题之后,经济进入了“不景气”周期,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人把这种心态称为“东亚传统觉醒”。“断舍离”“极简主义”“收纳学”因此出现,成为日本民众“消费左移”心态下的产物。

日本学者将过日本那些年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消费社会

中产初起,人们以西方化消费为风格;

第二消费社会

经济发展,中产扩容,人们通过买更大、更贵的东西获得愉悦感;

第三消费社会

经济进入低增长阶段,年轻消费者依然崇尚欧美生活方式,但也重视个性化发展;

第四消费社会

经济长期停滞,社会进入少子老龄化,消费更加理性,更追求个性化和性价比。

相比之下,中国似乎正在经历第四消费社会,从一种超前、过度、透支的状态,进入常规化消费时代。也许正如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所说:不要期待过去那种消费热潮可以重来,那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

机会与挑战并存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不可能一直处于快速成长的上升期,终归要迎来经济周期的变化。今天,也许是时候好好审视一下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新阶段了,不再把升职加薪、消费升级当成理所当然,而是调整心态和行为,心平气和地接受时代的变化。“消费左移”时代,机会与挑战也依然并存。

1

 数字化驱动供应链变革

为了适配消费心态的转变,供给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比如通过整合供应链和工艺,优化流程和商业模式,降低价格的同时提高竞争力,牢牢占住了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无疑成了最重要的手段,数字化驱动供应链变革,已经变成了“必选项”,只有借助数学化手段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2

多重因素叠加成优质商品

在理性消费的时代趋势下,已经越来越没有各种“刺客”的生存空间,平价、实用、审美在线,才是王道,能有效叠加这些要素,就是大众眼中的“理想型”。

3

为不同产品寻求增长动力

针对汰旧换新、消费升级等不同消费动因,应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刺激消费。比如对于已处于存量市场阶段的品类,可以通过低价策略提升价值;对处于低饱和、高增长阶段的新兴品类,可通过促销政策促进其快速成长为市场增长动力。

最后,引用《廉价时尚》一书中的观点:“当该有的东西大家都有了之后,谁比谁拥有更多一点的比较不再有意义,商品终究要回归使用本质。”从野性消费时代过渡到理性消费时代,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本文版权归世界经理人所有

(www.ceconline.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