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 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lly717 2024-01-22 发布于广西
小剂量破格救心汤治疗心脏病

破格救心汤是由李可老中医所创,其言此方有“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急重症……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一昼夜转危为安”的大效,能在急性心力衰竭阳脱阴竭之时回阳救逆,益阳和阴,挽救生命。

我临床常用此方治疗各种心脏疾病,我的体会是,只要病机属于胸阳不振,少阴寒化,不一定非要是急性心衰,用此方一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以下试举一例:一老年女性,15天前晚上十点突然感觉心慌,家人用血氧仪测量心率30左右,后心率在28-35之间持续40分钟。急打120急救送当地人民医院,并入住ICU一晚,在住院期间每到晚上八九点至十一点会出现心率不齐,心率会短暂在47-71之间,老人说感到心脏偷停时胸口会有热感出现,有时也有抓紧感,感觉透不过气。家人帮助弹拨老人左侧腋下大筋和按摩肩胛骨靠脊椎中间的位置,打两个嗝,放了一次屁,即能慢慢缓解。夜里收缩压会升高,第一天最高191,后面几天多数在150-165左右,吃降压片能稳定些。血氧偏低,92-96之间,吸氧能缓解。24小时心率检测发现全天有一个小时心率会变慢,都是在深夜发作,医生建议装起搏器,认为若不装起搏器,长则只能活三个月,短则年前就会有生命危险。但病人拒绝并出院。入院时诊为:心律失常(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冠心病、高血压2级很高危组。

数天后凌晨一点多老人又感到不舒服(比在医院时症状轻一些),吸氧后血氧恢复正常,心率也一直正常,只是老人右耳朵感觉到重重的心跳感觉和偷停,直到清晨六点左右感觉舒服了才睡着。伴遇寒就咳嗽,喝烫一些的热水即止。纳可,量少。眠差,大便两三天一次,排出困难。

出院后病人来诊,我诊为心气不足,血瘀,阳虚。处以炙甘草汤原方(生地用50克)以及枳实薤白桂枝汤合甘草干姜汤及生脉饮。连续服药数天,但疗效不满意,晚上十点之后仍会出现心率下降,出现心慌,影响睡眠。

再诊时查其左脉寸软,右脉滑,舌大齿印,苔小黄,舌下瘀。考虑到其病机当属心阳不足,逢阴盛之时则发作,即处于小剂量的破格救心汤加味,如下:

制附片15,干姜10,炙甘草20,山茱萸30,生龙骨30,生牡蛎30,党参30,麦冬30,五味子(打碎)10,活磁石30,丹参30,生黄芪30,三付,久煎一小时,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下同)

两天后病人告知,药后排出几口浓痰,自觉心脏豁然舒服,自己描述有如秋高气爽般舒服。胸前区已经不再憋闷,也无心慌。这几天正好经历大寒节气,且天气突然降温,病人亦未觉心脏有任何不适,整个晚上都能安眠。并说天气寒冷时亦不觉冷,胃口亦大开,非常满意。

破格救心汤全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高丽参或红参、生山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磁石、麝香等组成。本方源于《伤寒论》四逆汤、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的来复汤,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

破格救心汤主治阴阳俱脱证。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惨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志昏迷,气息奄奄,脉象沉微细弱,50次/min以下,或120-240次/min以上等紧急危重症。

李可老中医的常用剂量为:熟附子60-120g(先煎2h),干姜60g,山萸肉60g,炙甘草60g,生龙骨30g(先煎2h),生牡蛎30g(先煎2h),活磁石30g(先煎2h),高丽参30g(另煎浓汁兑付),麝香0.5g(分次冲服)。口服或鼻饲,或文火煎用,或急煎急用,每2h给药1次,24h内服用1-3剂。

我则小其剂量,上述医案即是我的常用剂量,自觉此剂量亦有良效。

此方重用附子,附子可温阳扶阳,上可补心阳,中可温脾阳,下可暖肾阳,能回阳救逆,不仅通行十二经,且使余药各得其所。清代大医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言“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

但附子毕竟有毒,若有其病,则病当之;若其病轻,则附子之毒可能会伤损正气。我的体会是,病重时完全可以重用附子。临床上我也曾用制附片200克的破格救心汤治疗过一例75岁老年男性肺癌术后心衰,在ICU抢救一月余,渐见垂危,用此方后患者迅速康复并出院。

关于此方中诸药味的功效,今时不少医家多有论述。我的体会是,用破格救心汤时,若附子剂量变小为15克时,其他药味剂量亦可相应变小,比如,山茱萸、生龙骨、生牡蛎等亦可减为30克,这样既有温阳通阳之功,兼能收敛浮阳,固涩滑脱。

历代大医亦有一些重剂治大病的经验,比如清代大医王孟英指出:“既患骇人之病,必服骇人之药。药不瞑眩,厥疾勿瘳”。这可作为应用本方治疗重病大病的理论依据。

现代研究发现,破格救心汤能通过改善心功能、心肌代谢和微循环障碍来减缓急慢性心脏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和脓毒症心肌病等急危重症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和治愈率。

但如果病情并非垂危,或者只是普遍的心脏病,只要病机合乎本方的特点,亦可用小剂量应用。

大剂量附子其“破阴回阳之力”最强,救急救危,用于各类休克、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疾病,属于病情危重、阴盛格阳者。而若小剂量应用附子,即用15克左右,属于“少火生气”,温养少阴,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全身退行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属于病情稳定、少阴寒化者。

小剂量的好处是:一则疗效可以保证;二则避免附子中毒,从而保证安全;三则病情若不是危急,可从小剂量开始用方,便于调节药量,亦不耽误治疗。

从临床来看,在院外从事中医时极少有机会能接触到急性心脏衰竭的病例,反而是多种慢性心脏病更为常见。那么,慢性心脏病能不能用上此方呢?我的观点是,当然可以。但需要小其剂量。

我临床应用此方治疗一些慢性心脏病时,往往去掉麝香,并减附子的剂量。李可老中医称此方为破格救心汤,其所用的附子剂量非常大,属于“破格”重用,这是本方的精髓。我则往往只用15克,虽然谈不上破格,但自觉对于慢性心脏病亦有极好的疗效。

此案病人属于心律失常(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冠心病,并不是急危重症,而只是逢半夜才发作。从中医来分析,显然,这与心阳不振相关。天地之间阴阳有着昼夜的变化规律,半夜阴盛之极,阳气亦衰弱之极,若素体阳虚,就容易在阴盛之时出现各种阳虚或阳衰的不适症状。

破格救心汤具有扶正固脱、回阳救逆之效,但若小其剂量,则有通阳养阳,扶正固脱之功,正好适合于治疗此类疾病。

亦有学者承破格救心汤之内涵,以温潜法治疗阳虚、阳衰为主的多发慢性杂病,其临床疗效十分明显。我学习李可老中医创制破格救心汤的理念,亦常用此方小其剂量治疗多种阳虚阳浮诸病,且不限于心脏病,包括慢性咳嗽、牙龈出血、心肌梗死、崩漏等病,亦取得满意疗效。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