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访谈汇总:动力电池降价

 扫地僧一一 2024-01-22 发布于江苏

欣旺达机构调研纪要

1、如何看待动力电池降价问题?

答: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主要原因为原材料下降及动力电池工艺改进带来的成本下降。

此外,公司坚持“聚焦 差异化”的策略,积极布局中高端市场,聚焦超级快充产品的开发,具备行业差异化领先优势,公司能满足客户对于此类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在价格竞争上有一定优势。

2、公司动力电池业务主要客户有哪些?

答:公司动力电池板块主要客户为海内外头部车企以及新兴的造车新势力,国内客户包括吉利、东风、东风柳汽、理想等,海外客户包括雷诺、日产等。

此外,公司也获得了沃尔沃、大众上汽等大客户定点。公司会继续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争取与更多优质客户展开合作,实现业绩方面的稳定增长。

3、公司4C电池是否为三元体系?

答:公司目前的超快充电池使用的是三元正极材料。为丰富公司的产品品类,公司在开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快充电池,目前进度与行业内先进水平进度基本一致。

4、请介绍一下公司4C超级快充电池的情况,超级快充技术是否具备技术壁垒?

答:公司在超快充的技术领域里较为领先,2023年初公司已发布三元4C的超快充产品,可适配800V高压及400V常压系统,目前已实现商用。快充电池壁垒较高,公司在快充领域已拥有大量的核心专利,积累了较多技术储备。

5、公司的消费电子电池是否已经研发硅碳负极电池技术?

答:公司具备消费电子电池硅碳负极电池研发、生产能力,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配套量产。

6、请简单介绍公司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动力电池业务的未来展望?

答:在消费电子方面,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AI、MR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会有所增长。公司将在维持原有客户份额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为客户持续提供“PACK 电芯”一体化服务,提升电芯自供率,为公司业务提供新增长点。

在动力电池方面,随着电动汽车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整个下游市场将会有一定的增长。2024年随着公司产品格局的转换以及客户定点项目新车型的逐步放量,预计会给公司业绩带来一定增长。

思源电气交流纪要

Q:未来几年开支情况?

1)公告了中压公司的基建业务3个亿,23年下半年开始动工,现在正在施工中。

2)2021年公告南京花4个亿成立研发中心,目前已经在推进中。

3)22年初花10个亿在如皋注册的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储能相关,也在规划中。

4)23年公告的花2个亿在无锡注册的江苏思源新能源公司,负责功率型储能元件。

变压器产能不够,2022年年末搬到新工厂,经过2次技改,产能还是不够,后续可能变压器会有新的产能投资,但是现在方案还没定,因为涉及到日本东芝。

成立低压开关公司,注册资金是3000万,产品也出来了,也要进行供应链建设。

GIS产能也感觉不够了,同时也在策划700KV以上的特高压GIS产能建设。

罐式断路器的产能扩充。

Q:变压器订单情况?

订单是两位数的亿(十几亿),收入是大个位数的亿(可能是6-7亿),变压器23年做的不错,订单接近翻了一番,变压器订单海外订单增速很高,管理团队开始意识到国际化的重要性。23年变压器产线海外订单占比已经超过50%。

东芝变压器技术在变压器行业里是受到广泛认可,另外常州是变压器的主要生产地,同时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设备,基于这些情况公司投资了变压器的子公司,这些都达到了当时公司规划的目的。

Q:美国变压器市场?

全球电力市场分4个,美国/中国/欧洲/其他国家,公司也是很看重美国市场的。思源不是说没有去做美国市场,但还是要有一定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可能是:产品资质,性能资质,供应商名单,目前开拓起来还比较困难。

Q:变压器毛利率

变压器毛利率不太高,从业务来看,是重资产行业,研发费用投入少,主要是人员成本。整体是比常规产线要低一些。

Q:海外业务情况

海外业务分五大块:1)南美洲等(西语地区);2)欧洲和中东(包含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3)中亚区域;4)东南亚为主(从马丁半岛到泰国一圈);5)非洲。

这样划分一方面和传统文化/语言/设备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关系,另一个原因是五块大体业务量相当,高一点21-24,低一点可能17-18。

23年发展南美洲是一个亮点,包括墨西哥,巴西,智利等。中东地区也是一个亮点。中亚地区也还行。东南亚相对差了一些。


EVA市场近况交流及展望

Q:今年EVA行业的市场表现如何?未来展望如何?

A:对于传统行业而言,今年上半年海外订单显著萎缩,很多工厂退出了达50%的订单,其中包括欧美订单。安踏等国内订单也处于下滑态势。

不过下半年海外订单量有增长,尽管下半年疫情放开导致去年积压的库存先行销售,影响了部分新订单的签订。电缆业务今年增长稳定,与去年相当。但热熔胶业务表现不佳,因为家具领域旺季不旺且价格受EVA波动的影响。

对于未来,从2024年到2028年,如果所有计划中的企业都投产,产能可能达到800万吨。短期看来,2024年的新产能投入不会太多,宝丰的25万吨装置和江苏赛邦的20万吨产能可能是明年唯一实现的新投产线。而目2024年可能有更多的大检修装置,整体产量增长不会很多,供应量大致稳定。

短期需求来看光伏在四季度和春节前的需求将减少。政策上,3月份可能会有刺激措施,通常情况下市场更多时候价格是上涨。因此,预计市场价格在1800到14000之间波动,2024年市场价格可能在下半年达到高点,上半年在3月和4月可能有小幅反弹。

Q:对EVA供应和需求短期和长期的看法是什么?

A:需求方面,短期的光伏需求会进入淡季,元且之后部分工厂会有大规模采购。年后,可能会受政策影响和新订单采购而略有回升,但不会有太大幅度。供应方面,各石化企业没有太大压力,且有对策应对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库存积累。

中化泉州和赛邦等公司在1月份都有所行动释放压力,而燕石化则因为1月份减产导致供应紧张,年前年后,市场或将经历横盘整理,3月份可能会迎来小幅反弹。长期来看,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在未来五年内可能回归到历史水平。

Q:当前EVA产业链中各个渠道端的库存情况?

A:目前,中国石化基本没有库存,因为它们通常会每月进行库存排空。浙江石化在2024年1月初销售情况较好一月份卖出了约2万多吨,尽管他们有库存,但库存量大约为3万吨左右,并且浙江石化不太重视库存指标,因为它们的库容较大,所以库存压力不大。

赛邦的库存也不多,因为1月份甚至是卖到了2月初的量,且它们并不希望以低价出售,因此仅安排了一到两个月的产品供应。扬巴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也很少,开单紧张,表明也没有库存压力。

而在社会库存方面,尤其是福建地区,曾有6万吨的库存量,近期有所消化,但由于这些货物大部分是成本较高的早期货物,价格上涨导致交易不畅。总的来说,虽然福建那边的库存量较大,但市场预期价格上涨,导致贸易商和下游工厂暂时持货待涨,因此社会库存是当前值得关注的点。

Q:下游各大厂商对库存的处理情况如何,以及他们对市场前景的预期是怎样的?

A:下游方面,发泡工厂的库存保持在正常水平,而头部企业如安踏301工厂已经备货至次年3月份。胶膜厂普遍保持正常的库存量。中小型胶膜厂在元且过后开始补充了部分实际需求的库存,但没有过多的备货。

目前下游企业并不对后续订单或装机量过于乐观,所采购的也主要是满足即时需求的正常库存量。综上所述,尽管当前社会库存较大,但各工厂的库存普遍处于正常状态,因此对整体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


拓普集团交流纪要

Q:新业务24年展望?

A:电子产品24年是量产的一年,空悬闭式系统逐步去切开式系统,一套四五干块钱,热管理24年一汽、上汽、理想都开始量产;ibooster24年是元年。

Q:机器人的进展?

A:北美客户比较敏感,人形机器人这个词也不能讲,可以讲减速器。功能验证结束了,需要可靠性验证,最终要达到哪个部位可以用多少次,材料进入材料级疲劳性测试。驱动器执行器最终是一定能做成,我们有序推进。

Q:国内主机厂竞争压力比较大,新技术ibooster还没有大批量就进入恶性价格竞争,您怎么看?

A:电动车中国领先,中国拓普领先,从转向到悬架到制动,全产业链都能做的全球只有拓普。得益于中国电动车产业,他们还没开始,我们已经量产三四年了。

底盘我们每年的增幅是最大的,我们有很强的成本优势,底盘产品需要严格的暴露实验,到新疆、漠河等极端地域做测试,不会每年都这样测试,不会和内外饰一样,内外饰这种是每年都要更换、比价。

ibooster确实还没有进入盈利阶段,博世有很强的芯片优势,但我们八大系统可以打包卖,ibooster可以保本或老少赚点。这种电子产品长期肯定是我们中国企业,不会被博世等垄断。

Q:年降的情况?24年净利率?

A:我们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只要客户有量或者客户达到预期的量,我们都可以给客户降价。汽车厂年年降,这是他们的工作,24年我们主要做几件事:

1)墨西哥300亩地,具备50亿人民币的产业园,24年爬坡结束,25年大批量生产,在手订单50个亿,3000名员工对我们的挑战很大。这个爬坡烧钱严重,25年目标止亏为盈;

2)国内增加80-100个亿的收入;

3)50亿的投资,建设300亩地驱动执行器的生产基地,2年建设,5年达产期,规划300亿人民币驱动执行器的规模,涉及到研发、制造、培训等各个方面。

年降不是问题,我们应该是技术降本,我们也正在这么做。

Q:收获期是25年?

A:滚动式看30年,23年确实比较差,一个产品投放市场可以享受5-10年的红利。所有的新能源我们都覆盖,如果我们做500万辆车,收入1500亿,现在才200亿。

Q:cyber的情况?

A:有点慢,但是很顺利,今年按照10万来准备的。

台积电FY23Q4业绩会纪要

Q:技术领先性?intel说他们的PPA优于台积电的2nm,而且成本可以更低?

A:1)Intel是我们的客户,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它们的新技术将与台积电的N3P相当,我们的评价与上次业绩会保持一致。

2)台积电在技术成熟度上有很大优势。他们说新技术在2025年投入生产时,台积电的同等技术将是实现非常大批量生产的第二年。

3)对方声称的可能是对的,但只是针对他们自己的产品。IDM通常会针对自己的产品优化他们的技术,而代工厂或者说我们会针对客户的产品优化我们的技术。

4)我认为只要看我们客户的行为就能得知我们的技术领先性。

Q:董事长在去年11月发表演讲,分享台积电如何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和AI来提高运营效率。现在有了生成式A技术,会否使竞争对手做同样的事情并缩小与台积电的差距?

A:1)我在那场演讲的目的是认为AI对台湾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就像台湾是半导体重地一样。

2)竞争对手当然也使用A技术。但A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m或者亚nm具有挑战性,但我们利用A加速创新技术能力,为此努力了很多年。

3)确实我将在六月退休,我希望我们一定能执行魏哲家今年的预测。刚刚魏哲家也提到我们的技术开发正在取得一系列成功,到今年6月,我们就会知道2025年的情况。我会给我们的高管一个milestone,暂时还不能与您分享,但这对台积电来说将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4)您所说的digital excelence是指我们不能只指望台湾工程师的辛勤工作,必须重新创造我们的工作,挖掘们的才能,并在已有的基础上将半导体技术工程提升到一个不同的水平。

5)我也一直看重公司治理。在这一过渡期间,我希望每位高管和董事会都遵守健全的公司治理。

Q:AI的美元价值占客户成本的百分比远低于智能手机和其他芯片。是否可以预期通过AI产生的美元收入在未来几年增加?会更多来自于前端工艺节点晶圆生产吗?或者是通过先进封装?

A:1)我很高兴我们的客户在Al领域取得成功,而我们是A应用的关键推动者。目前为止,您在A看到的一切都来自台积电。

2)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获取价值,我们正在做这件事。如果看A组件或半导体在整个系统中的价值,确实是只占很小的百分比。但对台积电来说,AI是一个CAGR,每年的增长率是50%左右。

我们有信心在未来抓住更多机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2027年,将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获得十几倍的收入。我们定义了AI应用流程,更不用说网络和其他的。

3)为了进一步延展我们的价值,实际上所有的边缘设备包括手机和PC,都开始加入A应用。因此,硅含量会大大增加、虽然数量上的ICAGR是低个位数,但硅含量更重要。所以综合来看,增量是相当大的。

Q:台积电在是否导入High-NA EUV上与同行有不同的看法,为何选择目前的技术路线,与同行相比有何优劣?对未来的技术决策有多大比?

A:1)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有为客户提供服务能。因此,我们始终与客户合作,以合理的成本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晶体管技术和最佳能效在大批量生产中,技术成熟非常重要;

2)每当有一些新结构、新工具比如说High-NA)出现时,我们都会细观察工具的成熟度、成本和实现它的时间表。我们总是在正确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来服务我们客户;

3)目前为止,所有的客户都对台积电的进展感到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