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如今非常流行,特别是在书法圈子里,很多“专家”“大师”都热衷于创作这一字体,他们倾向于“狂草”,写出来的作品往往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皇帝的新衣”,专业人士都叫好,但我们却欣赏不来。 这也导致很多人对草书有了刻板印象,把它定义为“糊涂乱写”,甚至被讽刺为“鬼画符”。其实,当今某些书法家的草书可以说并未入门,他们追求个性,却忽视了法度,“随心所欲不逾矩”本来是它的宗旨,如今已经被忽视了。 草书之美,美在笔画的笔走龙蛇、结字的千变万化和章法的一气呵成,是个性与笔法、情感与笔力的完美结合。它也是所有字体中最摄人心魄的,我们学习草书,要找到最正统的书法家作为学习的榜样,感悟他们最醇正的草法。 而草书技法最完善、作品水平最高者,当属唐代的张旭了。他是“草圣”,也是大唐“三绝”之一,他的技法取自于张芝、二王、虞世南、陆柬之、陆彦远等名家,并教出了李白、怀素、颜真卿等高徒,在他面前,怀素俨然就是个“小学生”。 由于创作时状态癫狂随兴、不拘小节,且总是醉酒状态书写,故而世人称之为“张颠”。这位“疯子”的草书不仅“征服了”大唐,连欧美这些不懂书法的国家都推崇备至。上个世纪,著名奢侈品牌迪奥,就将他的《肚痛帖》作为纹饰印在了衣服上,成了畅销爆品。 张旭传世作品不多,论内容之丰富、用笔之精彩,当属他去世前的绝笔《古诗四帖》了。颜真卿称赞这部作品“超绝古今”:“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北宋蔡襄认为论水平,张旭甩出怀素很多:“怀素处其侧,直有奴仆之态,况他人所可拟议”。 此作全卷笔走龙蛇、雄健狂放,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鲁迅美院教授郭子绪盛赞:“《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此作纵33厘米、横425厘米,共40行、188个字。 此作笔势翻飞,落笔后满纸云烟,不强调提按转折,而是以极为流传的转笔、衔接为人称道。行笔中侧并用,笔画骨肉兼备,匀整自然。字势开张连绵、绵里裹铁,笔速之快慢、墨色之枯润、结构之欹正、力道之轻重,变化多端又自然无比。字与字牵丝引带,连转紧密,无一处气息板滞。 纵观全卷,法度完备,笔画精谨细腻,堪称“千古绝品”。北大教授李志敏认为张旭是书坛唯一能称为“宗师”的人,正是因为他能够将书法与自然万物结合,将情绪变化与作品起伏节奏融合,不过他的字俗人难以看懂。他的作品蕴含最正宗的草书技法,每个字都值得我们临摹千遍。 而今,我们将张旭《古诗四帖》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为了便于您临摹和欣赏,我们还在原作下方添加释文,行行对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