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7年后,我发现:自己的征途不在职场

 若初的星辰大海 2024-01-22 发布于浙江

职场7年,我又回到初入职场的原点。

2017年刚进新媒体行业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一边上班,一边做自媒体,靠写作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那时候,我把副业当主业在做,带着创业的心态运营公众号。

不到一年,副业开始全面开花:涨粉、接广、约稿、开课、独立做项目。

因为副业的成绩,才被外界看到,反而让我在主业跳槽求职上,一路绿灯。

我开始摇摆不定,有两三年的时间,一直在“主攻主业VS主攻副业”之间反复横跳。

因为发展主业和发展副业,各有各的优势。

直到今年10月份,遭遇了职场危机后,我才终于看清现实,也终于下定决心:主攻副业,打自己的江山!

兜兜转转7年,尝试过各种生活节奏和工作模式,人会成长,也会越发认识自己的边界: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关乎自己下半生的职业幸福!

30岁之前过职场生活,人会勉强自己去适应外界,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强度。因为你还在探索自己,你是在与外界碰撞的过程中,去确立自我,完成自我寻找和自我认同。

简单点说,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确定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因为你潜意识对自己仍有质疑,所以更容易随大流、更容易认同权威。

你还没找到自己内核的那个东西,就只能被动往前走。

但30岁之后过职场生活,你的内核已经逐渐确立、甚至成形。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同时,经济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底气,人会逐渐抛开“做不喜欢的工作去谋生”的包袱,转而开始思索:我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想去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想靠什么样的能力去立足这个世界,想从事怎样的一份终身事业。

我就是在31岁这年,开始思索自己的终身事业。

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考公考编,因为很不喜欢也很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考公考编的的职场环境,对我而言就是虐杀。

选择了新媒体赛道,靠写作谋生,在市场经济里经受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反而更适合我,因为决定自己生死的,只有“市场本身”。

但在新媒体赛道里,做自由职业者和给企业打工,又有一些区别。

做自由职业者,真的就是纯粹的投身“内容”本身,更专注于做内容,接受市场反馈,不断优化迭代。

做企业打工人,多多少少还是需要处理一些人际关系,需要一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需要与更多部门协同工作,会有一些掣肘。因为你只是机器里的一个螺丝钉,所以你的工作内容,就是会有其他人插手或者干涉。

我本质上是个e人,但在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场环境里,就是个彻底的i人。

我只能在同频的人群中,做社交悍匪,随心所欲地高情商。

但只要不合拍的人和事,我就是对抗心理、或者摆烂心理。

我很不擅长艰难谈话,喜怒全写脸上。

所以我一直以来的社交原则都是:只筛选,不改变。

30岁之前,也没吃过多少人际关系的苦;30岁之后,就更不想跟不适应的人事物打交道了。

保持内心平静、保持心情愉悦,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享受“心流”工作,对我而言才是刚需。

人的自由,不一定是看你“能得到”多少东西,但肯定是看你“有底气拒绝”多少东西。

打下自己的江山,就是我职业和生活的底气。

我性格上的bug,在职场上大概率是走不远、飞不高的。

既然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结局,就该及时止损,另谋出路,把精力花在自己更擅长的事情上,做时间的朋友。

我现在过职场生活的本质,就是在跟企业抢时间。

在35岁危机到来之前,把副业做大做强,实现职业自由。

收入只要能确保正常的生活品质,就可以了,要把更多时间,投入让自己享受的“心流工作”,花时间花精力,想想如何做出好的内容、有价值的内容。

7年的探索,我非常清楚:自己喜欢的是“阅读写作”这件事,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就是进入我的舒适区,我很享受内容创作的过程,我在分享和互动时候,收获能量,感受到自身价值。

不停的阅读、经历、思考和写作,并输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方法论,去帮助或影响更多的人,就是我一生要做的事。

做事和赚钱,两者兼得固然更好。

但如果只能二选一,还是要做喜欢的事情,起码日复一日,自己在工作中获得了快乐。

钱嘛,够花就可以了,为了赚钱而牺牲心情,那就是愁苦了。

2024年,我对自己的期许:先别想着赚钱,先踏踏实实做事。

日常执行要矜矜业业,做事情可以自律、可以努力,但心态上要躺平一点,放下踌铸满志,更聚焦于享受做事情的过程,更看重自己在工作中经历的成长,用这几年的积累,为35岁之后的人生做铺垫。

另外,要学习投入真实的生活,在工作之外,从生活中找到一些松弛感的快乐。

人间一趟,重在参与,体验过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