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经典常谈》(十三).文

 健儿哥读书笔记 2024-01-23 发布于河北

      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

      “辞”这种文体,在是属于比较正规但是简练的文。因为那个时候都是刻在龟壳、竹简上的,字多了刻不下。后来“辞(命)令”两个意思基本想同的字又有了细微的分工,“辞”多指口头的,“命(令)”多指书面的。所以现代的词语里“外交辞令”、“新年致辞”都是比较正式场合的语言,所以用的是这个“辞”而不是词语的“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辩论、游说盛行。所以文就多为言论的记载。“言论”二字也有分工,对话为“言”,讲授为“言”,独白为“论”。后人许多表达观点的文,算是独白,所以叫《过秦论》《六国论》等等。这个时代的“文”,比如《论语》《孟子》《墨子》《老子》等等基本上是独立成篇的记录言论等等的,称不上“成书”。

      汉《史记》创立了史书的“纪传体”。其中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数量是有讲究的:

      十二本纪,是因为十二个月,地支;

      十表,是天干之数;

      八书,是八卦之数;

     三十世家,是因为在老子《道德经》里记载的“一个车轮有30根辐条”。世家像辐条一样向心辅佐中央王权。

      七十列传,七十岁对于人来说是个里程碑式的年龄。所以记载人物的列传用了这个数。

      所以,没进《列传》不是因为你不够牛,而是因为你没进“前七十”。这说明中国自古就有“卷”的传统!哈哈哈

      所谓“楚辞汉赋”,从西汉到东汉再到魏晋,赋的在行文中的特点越来越明显:铺张、排偶、用典。最后形成“骈文”。在文章更注重了声韵的悦耳、感情的抒发。

      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梁的昭明太子在他的《昭明文选》里,正式将“文”与经、史、子区分开。经为教化,史为记载,子为立论,各自背负着沉重的使命,昭明太子觉得这些都少了“漂亮悦耳 朗朗上口”这一“文”的重要属性。所以南北朝就有了“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的说法,“文笔”一词由此而来。

      在此之外还有一些古文的归类:

      释译——开始特指佛典的翻译,后来也包括其他外文的翻译。

      义疏——对“经”的解释和剖析。比如春秋三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等。

读书笔记《经典常谈》(六)春秋三传

      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的。到了唐代,“唐宋八大家”里的韩愈、柳宗元觉得说话不能总是“骈四俪六”的,于是韩愈将经史又拉回“文”的大家庭里,强调文章句子的长短不用强行押韵,应该摒弃“有事拐弯说”的“浮”和“满头戴花不见脸”的“艳”。应该像“古文”一样遵循自然,直抒己见。韩愈算是唐代“文艺复兴”的带头人,为后进们打开了文路。这是韩愈被尊为“百代文宗”的原因。

      后面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后六家,继续发扬这一精神,最终让《醉翁亭记》《赤壁赋》等等“散文”取代了“骈文”的地位成为文章的主要体裁。

      唐代出现的“传奇”开了“才子佳人鬼狐仙侠”的小说路子,宋代的“话本”把将关联的故事串成了“章回”,清代的小说一脉相承了下来继续完善,让内容更加紧凑连贯,最终由《红楼梦》实现了“白话长篇小说”浑然一体的大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