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时候,意义是行动的阻力

 景夜思 2024-01-23 发布于安徽
顾衡老师曾经在专栏文章里说:“过于热衷于为一件事情赋予个什么意义,这往往是贫乏的表现。”“生活比较安逸的地方的人没那么复杂,没有那么热衷于在一粒芝麻里发现西瓜那么大的意义。而在资源贫乏的地区,每个人都习惯了在耗费哪怕一丁点儿物质或能量之前,要去寻找理由,要寻找正当性。”
这两段话对我很有启发,我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意义有时候是行动的阻力。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劝一个年轻人晚上抽出点时间读读书,他可能会反问你:“读书有什么用?”意思是,假如他每天花一小时读书,以后能有什么确定的回报?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收益,干嘛要花时间去读书?
读书有什么意义?一旦问出这个问题,追求这个所谓的意义,我们可能就会因为在当下找不到意义,看不清回报,直接放弃读书这个行动。
有意思的是,很多事情正在由于你不行动,就一直不会给你带来生活的变量。
当然,如果你认为读书是有意义的,未来说不定也会给你带来收益,例如精神的滋养,或者物质的回报。但有意思的是,单纯的读书而没有促使自己发生行动的改变(例如学习书本中的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技能等等),或者说读的书质量不够好,数量不够多,最终无法走到“量变产生质变”的终点,半途而废了。
追求意义,确定意义后再行动,就像“不见兔子不撒鹰”一样,会阻碍我们发起行动,一直停留在原地。
如果想读书,不需要什么意义,每天读就行了,就当这件事没有什么回报。
如果需要做一些琐碎的工作,做就行了,不需要在工作中找寻意义。
如果需要你照顾孩子,照顾和陪伴就行,这是你的责任和义务。
意义的涌现,通常是在行动达到了一定的周期后出现的。
也许某一天,你和别人聊天时推荐了一本书,会帮助到你的朋友,得到朋友的感谢。也可能你通过书籍学到了一些好的工作方法,提升了效率,助力你升职加薪……
也许你琐碎的工作处理得多了,工作很高效,能够举一反三,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得到新的岗位和机会……
也许你刚开始嫌孩子烦,但后来发现他给了你很多惊喜,他会把幼儿园老师给他的糖果带回来和你分享,在你郁闷的时候过来抱抱你……
不要去想当下的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如果你必须做,或者想开始做,那就把它做好,把自己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
意义这个东西,你想找它的时候,它可能躲起来了。但你一旦不在意它了,只管一路前进,走着走着,意义就会在某个十字路口与你相逢。

作者:周景。个人公众号“景夜思”(ID:zjyesi)主要分享读书心得、工作思考和读者咨询案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