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望大家的体检报告,这一项永远不要升高!一定要按时体检!

 奇妙本草 2024-01-24 发布于湖南

又到年底,不少人都会做个体检,也有些子女会在网上给父母约好体检,当他们拿到体检报告单,发现肿瘤标志物那一项上提示升高,看着一连串的英符号文如AFP、CEA、PSA,就十分害怕,担心自己得了癌症。

实际上,当机体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发作时,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出现低度升高,即“假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

56岁的王大伯在前阵子体检后,发现报告单上有不少上上下下的箭头,他不懂这是啥意思,就去挂号咨询医生。

医生发现,血液肿瘤检查项目中的“癌胚抗原(CEA)”显示:4.76ng/ml(正常值:0-4.5ng/ml),有轻微升高的提示。

于是建议王大伯做一个胃肠镜检查,一开始王大伯还有点舍不得花钱,认为自己身体好好的没啥毛病,不过最终还是在子女及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检查。

肠镜检查发现,王大伯存在结肠多发息肉,并发现了“占位性病变”,考虑结肠恶性肿瘤,之后经过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后,最终确诊了结肠腺癌。

可见,肿瘤标志物升高虽然不一定就代表癌症,但却很可能是癌症的预警信号,能在一定程度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大家不能掉以轻心。

大家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这一项升高,一定要及时复查!

肿瘤标志物升高

体检发现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需要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情况。

但对于以下这几类情况需要特别重视:

一是单次检查肿瘤标志物升高明显,甚至高出正常值上限的几倍;需进一步查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种疾病。

二是反复检查但肿瘤标志物数值动态持续、大量升高,与第一种情况类似,需进一步查明原因。

三是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增高,对于这种情况,即便患者没有症状和体征,也要复查和随访。

医生建议,5类人可以定期做下肿瘤标志物:

35岁以上健康人群;


身体已经出现“癌症信号”者(如体重短期内减轻、便血等);


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等高危人群;


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高危人群。

总之,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的辅助诊断方法,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肿瘤诊治中的“小助手”,但并不是“绝对权威”,所以,即便看到了肿瘤标志物单项升高,也不要恐慌,最好进一步查明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