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品讀历史 2024-01-25 发布于黑龙江

前言:我国行政区划多以省、市、区和县等单位命名,而内蒙却有独特的单位—旗。早在明末清初,满清为了强化对蒙古的控制力,仿照自身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推行盟旗制。所谓“旗”,即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牛录为基础所设立的“固山”,因每个固山都有专属的旗帜,故而又名“旗分”。

满清依托蒙古旧有的社会组织形式,编织佐领、划定旗界,明令蒙古各旗不得互相侵越。久而久之,“旗”也就成了蒙古一种约定俗成的区划单位。相较于满清的时期的蒙古旗制来说,现在的蒙古各旗只是保留了单位名称,实质上相当于县级单位。内蒙共有52个旗,要弄清这些旗的来龙去脉,得从满清时期入手。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内蒙古地图

一、满清时期的外藩蒙古

1、札萨克旗

所谓“外藩”,可以理解为藩属。所谓“札萨克”,即执政官的意思。满清整合蒙古各部的核心原则在于“分而治之”,这个“分”,不光是简单的将大化小,还有区别对待。满清对一些需要侧重于“抚”的蒙古部落会予以一定的自主权,在设旗分佐时会从其部落的贵族中选出一人担任扎萨克,故而这种旗被称为札萨克旗。

据统计,满清先后在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蒙古设立200个札萨克旗,其中漠南蒙古的49个札萨克旗因归附时间较早,且和满清关系更亲近,故而被称为内札萨克,其他的151个札萨克旗则相应被称为外札萨克。像科尔沁部这种和爱新觉罗家族密不可分的部落自然归属内札萨克,只是被分成了6旗,其名传至今日的有4旗,分别是科尔沁左翼中旗、左翼后旗、右翼前旗右翼中旗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位于通辽市一带的科尔沁各旗

内札萨克另外的43旗中传名至今的还有巴林左右两旗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两旗并为一旗)克什克腾旗扎赉特旗奈曼旗扎鲁特旗(两旗并为一旗)喀喇沁旗(原为右翼旗)东西乌珠穆沁两旗(原为左、右)苏尼特左右两旗阿巴噶旗(三旗合并为一旗)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两旗合并为一旗)和乌喇特前中后三旗

另外,内札萨克中鄂尔多斯各旗名称变化较大,其右翼前旗改为乌审旗、右翼后旗改为杭锦旗(后又析出杭锦后旗)、左翼前旗改为准格尔旗、左翼后旗改为达拉特旗、右翼中旗改为鄂托克旗(后又析出鄂托克前旗)、左翼中旗演变成伊金霍洛旗。也就是说内蒙52旗中有32旗源于内札萨克,且这32旗中有24旗直接沿袭了早前的部落名。至于源于外札萨克的则有阿拉善左右两旗(一分为二)和额济纳旗,共3旗。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位于赤峰市一带的翁牛特和敖汉等旗

2、喇嘛旗

七世纪中叶,由大唐和尼泊尔传入吐蕃的佛教与吐蕃本土宗教(苯教)互相影响,催生出了藏传佛教,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喇嘛教。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将喇嘛教萨迦派(俗称花教)的首领八思巴封为国师,并授其管理西藏军政事务的权利。随着元朝覆亡,萨迦派的核心地位逐渐被新兴格鲁派(俗称黄教)取而代之。

十六世纪,俺答汗为了强化自己在蒙古内部的影响力,特邀时任黄教首领的索南嘉措到蒙古地区传教。因为有世俗力量的加持,黄教迅速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及至爱新觉罗家族崛起之时,黄教在蒙古地区的影响力已经达到“唯喇嘛之言是听”,“凡决疑定计,必咨于喇嘛而后行”的地步。有鉴于此,爱新觉罗家族十分尊崇黄教,希望借助黄教的力量来对蒙古各部施加有利影响。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满清在热河行宫修建了很多喇嘛庙

满清既然要和黄教搞好关系,自然不是说建几座寺庙就能OK的。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满清一方面表示承认其首领的地位,“只改换册印,仍袭其旧封”,一方面仿照世俗封授爵秩的办法给大小喇嘛封授职衔、名号,让大小喇嘛也能享受世俗特权。有此两招还不够,满清会酌情给予一些大喇嘛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力,而且有相应的属地。

喇嘛旗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即“凡喇嘛之辖众者,令治其事如扎萨克焉 ”。据统计,满清先后在蒙古地区设立了7个喇嘛旗,比如由哲布尊丹巴活佛(统管喀尔喀蒙古的宗教事务)管理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旗。言归正传,这7个喇嘛旗中的锡勒图库伦札萨克达旗是顺治皇帝下令在漠南蒙古地区设立的唯一一个喇嘛旗,后演变成今天的库伦旗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库伦旗的兴源寺

二、满清时期的内属蒙古

1、总管旗

明朝中期,达延汗一统东蒙古各部,史载他为了扭转异姓贵族不断做大做强的不利局面,将各部整编为6个万户(左:喀尔喀、察哈尔和兀良哈,右:土默特、鄂尔多斯和永谢布),并让自己的儿子充任万户领主。考虑到蒙古地广人稀、不易管控,达延汗又秉承草原上的“两头政长制”传统,任命一名“济农”(意为副汗,由达延汗子孙出任)管理右翼,自己则亲掌左翼。

达延汗死后,蒙古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威望像他这么高的大汗了,直接导致左右两翼长期不和,当前文中提到的俺答汗(达延汗之孙,土默特万户首领)成为右翼三万户实际控制人后,肆意欺压蒙古大汗,致使库登汗(达延汗之曾孙、俺答汗之堂侄)被迫向东迁徙。再往后,林丹汗(库登汗的玄孙)又西迁征服右翼。这里面左翼最强的是察哈尔万户(大汗直辖)、右翼最强的是土默特万户。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俺答汗时期的左右翼之争

有句话叫做越难管的越要管,像察哈尔这种长期由蒙古大汗亲掌、余威甚大的万户,满清自然要从严对待,像札萨克旗那样的自治权果断是不会给的,由满清自行派总管管理,即总管旗。史载察哈尔万户直接像满八旗一样被满清分成正黄和镶黄等八旗,至今除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两旗合并)的名字得以保留外,其余各旗演变成察哈尔右翼中旗、右翼前旗和右翼后旗

秉着持续分化的目的,满清还在察哈尔各旗中间穿插一些由太仆寺和兵部等衙门管理的牧场,今属内蒙的太仆寺旗便是因此而来。此外,还有一些因外部情势所迫,被动申请加入八旗建制的部族,比如在雍正年间南下呼伦贝尔的新巴尔虎人。人家都送上门了,满清哪有不受之理?新巴尔虎遂也被编为正黄和镶黄等八旗(分属左右两翼,每翼设总管一人),后演变为今属内蒙的新巴尔虎左右两旗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位于呼和浩特市一带的察哈尔右翼中旗和镶黄旗等

2、副都统旗

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自主权,由满清派员管理。旗长由正三品的总管充任,则为总管旗,旗长由正二品的副都统充任,则为副都统旗,二者的实质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就拿前文中提到的土默特万户来说,在满清眼中和察哈尔万户一样都是需要严管的对象。史载土默特万户在俺答汗壮大后分成了东西两部。

东土默特威胁没有留守归化城的西土默特那么大,故而东土默特被满清分成了2个札萨克旗,西土默特则被康熙皇帝改成了属性为内属蒙古的左右两翼旗(原本也是2个札萨克旗)。后来乾隆皇帝在西土默特两翼旗各设1名驻防副都统掌旗,遂为副都统旗。今属内蒙的土默特左右两旗之名便是因此而来。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野人女真的主要分布区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家族出自建州女真,而当时的东北地区还有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的存在,其中野人女真世居“极东”“远甚”之类的地方,文明发展进程相对滞后,以至于满清在整个东北女真各部时,常常选择性忽略野人女真的一些部族。及至沙俄在远东大搞扩张,这些游离在满清之外的野人女真各部方才纷纷内附。

有了管控蒙古各部的成功经验,满清对这些野人女真部族自然也是应付自如,比如将他们编组为布特哈八旗(光绪年间曾设一名副都统掌事)。今属内蒙的陈巴尔虎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便是由布特哈八旗演变而来。布特哈八旗虽然不是内属蒙古,但是性质和内属蒙古比较相似,故而放到这里做下说明。

内蒙的52个旗分别从何而来?

位于内蒙东北部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等

结语

综上所述,今属内蒙的52旗中有36旗源于满清时期的外藩蒙古(内札萨克32旗、外札萨克3旗和喇嘛1旗),11旗源于满清时期的内属蒙古(总管9旗、副都统2旗),另有4旗源于满清时期的布特哈八旗,最后还有1旗名为阿荣旗该旗在满清时期属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后在二十世纪早期正式设旗。

满清先后设了那么多旗,仅外藩蒙古就有200个,其他的旗都去哪儿了呢?就拿外喀尔喀来说,其土谢图汗部被编为20个札萨克旗,赛音诺颜部被编为21个札萨克旗(含2个额鲁特札萨克旗),车臣汗部被编为23个札萨克旗,札萨克图汗部被编为19个札萨克旗(含1个辉特札萨克旗),这83个旗都因为大鹅的原因而失去了。甚至说内属蒙古的唐努乌梁海5旗直接被大鹅给占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我辈当自强。

参考文献:

《内蒙古通史》

《蒙古族通史》

《皇朝藩部要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