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象·明清朝象牙雕(17)

 书楼寻踪馆 2024-01-26 发布于河北
【象牙雕松梅图笔筒】象牙雕松梅图笔筒,清早期,通高15.1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3.5厘米。  笔筒截取一段象牙随形雕成,外壁雕作古干虬枝状,其上密布瘿节疤痕。口沿及底沿雕出数枝松枝,松针茂密,如笠如轮,生意盎然。又从口沿处向器身斜伸出一枝梅花,怒放于枝头,饶有韵味。松干沉郁,梅枝矫健,动静相生。  笔筒构图只截取局部而能生动自然。又采用深刻和减地浮雕法表现树瘿、枝杈。对梅花的处理上主要是通过铲出花瓣的倾斜度以突出花蕊,显示出立体效果,颇具匠心。  笔筒无底,配红木底座。
 
【象牙雕松梅图笔筒】
 
 
象牙雕件
 
明代象牙雕罗汉立像
 
象牙雕抱子观音坐像
 
【明 象牙雕人物图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明,高12.4厘米,口最大径7.5厘米,底最大径8.2厘米。   笔筒椭圆体,口略小,底 稍大,保有象牙原形。口边较厚,底边较薄,另配牙底。器表色泽较深,似经染色,象牙纹理却更为彰显,成为装饰的一部分。正背面阴刻人物各 一,一跣足掮钓竿背渔篓,一褒衣博裳持羽扇斜坐于石上,面容相似,神态相同,似为同一人而身处显达与隐逸的不同境遇,拼接入一幅画面,含 意深远。云烟缭绕中的巍峨建筑更增添了如梦似幻的意境。   此器雕刻技法简拙古朴,物象边缘通过铲出斜坡而形成立体感,此为颇具时代特点 之处。"
 
【象牙雕海市蜃楼景屏】(图1)清中期,通高32厘米,座长21厘米,宽10.8厘米,景屏径14.8厘米,厚4厘米。  景屏分座、托、屏三部分。座长方形,束腰,四足间花牙为镂空缠枝莲纹。座上设染牙栏杆,栏杆内湖石叠立,松、竹、梅、灵芝、仙草遍植其间,染以不同色彩,两只鹌鹑立于石上,相对而望。正中浮起朵云,朵云上托如意式小屏。小屏边框饰钉纹,内边镂雕卷草纹一周,屏景采用微雕技法,刻“海市蜃楼”仙境,以山峦为背景,山前三座楼阁,曲栏回旋,福、禄、寿三星分立三面,曲栏下海水澎湃,水中荡一槎形仙舟,舟中小童撑篙,老者盘膝而坐,手持拂尘指点停泊处,岸上有两个捧琴、持蝠的小童迎候。屏两侧壁各二开光,开光为如意纹框,框内分别对称浮雕流云二蝠和流云三蝠纹。屏后壁浮雕卷草纹一周,中央浮雕硕果累累的桃枝与灵芝,两边各一只飞蝠。  此件作品以镂雕、浮雕、拼镶等技巧把景物刻画得玲珑剔透,景致由近及远,层次分明,在4厘米厚的象牙上所刻层次达15层之多,楼阁曲栏雕得细如发丝,人物神态巧夺天工。屏与座之纹饰表达了“芝仙祝寿”、“长寿平安”、“福寿万年”等吉祥寓意。
 
【象牙雕海市蜃楼景屏】(图2)
 
【象牙雕海市蜃楼景屏】(图3)
 
【象牙雕八仙过海摆件】
 
清晚期 雕花卉象牙(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雕花卉象牙,清晚期,通长69.9厘米,径8.3厘米。   此为整根亚洲象牙雕刻。牙根处雕凸弦纹两道,弦纹间刻暗八仙纹及阳文“粤东同盛号制”楷书款,表明了制作的商号作坊。象牙的其他部位采用“百花不露地”的形式多层次雕刻牡丹、芍药、秋菊、玉兰等,寓意“玉堂富贵”。作品构图繁密,雕刻精细,富丽华贵,是房中陈设的佳品。"
 
【清中期 象牙镂雕龙纹同心球】
 
【象牙镂雕花卉人物笔筒】清,高16.3厘米,口径10.5厘米。  笔筒圆形。筒身以镂空古钱纹为地,凸雕山石、楼阁、人物。人物中有对弈饮酒者,有扶栏眺望者等等,应为桐荫消夏图。筒身下粘合牙座,座底周边镂空缠枝莲纹。  此笔筒雕工精细,为广东牙匠高手所为。
 
【明代 象牙雕水漫金山底座】
 
象牙雕和合二仙
 
【清 象牙雕人物图香薰筒】
 
【清 象牙雕花卉纹香囊】
 
象牙雕人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