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峥嵘岁月热血铸就

 昵称41585104 2024-01-26 发布于山东

 【前言】老山精神,是1979年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后,驻云南边防和全军轮战部队在老山、者阴山地区防御作战中形成的。主要包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祖国和人民利益甘愿吃亏的无私奉献精神,生死相依、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参战官兵和云南边区各族人民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体现。

 

(上图)老山战士

 

(上图)老山雄姿

一代军人用血肉之躯塑造的老山精神,是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团结友爱,生死相依的集体主义精神。

 

 

 

赵广来是我们团牺牲的第一位烈士,牺牲时19岁,中共预备党员。在他牺牲后,他的父亲给部队寄来了123元党费。按照当时部队战士党员每月党费0.2元计算。这位老父亲为牺牲的儿子交纳了51年的党费。

 

(上图)赵广来父亲给部队赠送的锦旗

父亲需要的是儿子,国家需要的是英雄,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位父亲舍小家顾大家的举动,也激励着前线官兵。

 

哪里有危险,那里就有党员,哪里最艰苦,那里就有干部的身影,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上图)一连排长宫金卫在阵地上

 

(上图)这位排长叫马文彩,曾参加过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阵地上没有人叫他的名字,因为他有一个响亮的外号“马大胆”。

 

(上图)时任济南军区政委迟浩田夸赞他的外号是率先垂范最美的昵称。

 

 

(上图)爱生活,更爱和平,薰满了硝烟的老山兰开的更鲜艳。

 

有很多战友你可能叫不上名字,在那共同走过的战壕里,在那曾浸透着我们青春热血的炽热土地上,对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打下了不灭的烙印。

 

(上图)这张照片是1985年12月7日在405高地拍的,照片前为新战士祝保革,后为战友孙东海。祝保革在三天后的防御敌人营规模的进攻中,牺牲在他脚下的这个阵地上。

 

 

(上图)为405高地的一角。

 

战友情是战壕里的互相搀扶。

 

战友情是战壕里的互相拉扯。

 

(上图)三连副班长鲍成银,在阵地上他将最后一滴水让给新战士边怡汉。

在连队评功时,将立功名额让给烈士,评残时仗着自己年轻不给国家添负担也推掉了。退伍后由于不符合当时的安置条件,只能务农。他的事迹曾被《军报解放》刊登报道。

 

“6.11”战斗时,三连担任师预备队,自6月11日至6月20日不到十天的战斗中,三连共牺牲了包括连长田传贝在内的15名战友,30多名战友受伤。

岳新华战友:回到南温河驻地休整时全连不到50人,原来嬉戏打闹的场景没有啦!每个帐篷里只有三三俩俩的几个人,大家谁也不说话,晚上帐篷里只有昏暗的烛光,山谷里死一般的寂静,只听到南温河水的咆哮声,夜里不知谁喊了一声“连长回来啦!"大家像紧急集合似的冲出帐篷

岳新华说:我知道大家是在想连长想战友啦!(上图为岳兴华在阵地上。)

 

连长田传贝牺牲的当天,团政治处收到一封他家属的来信,信里大概内容是让团政治处给她开一份证明,证明田传贝是参战部队里的一员,单位可以每周给她半天假料理家务。

指导员惠友兴告诉我这一仗虽然谈不上胜利,但非常壮烈,好在三连没有被这一仗打垮,在后来的防御战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上图为三连指导员惠友兴在阵地上。)

 

军工战士是前线最辛苦的,前线流行一句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看看咱们的军工队。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稀泥淤塞的战壕里,把一批批弹药给养送上阵地,把一个个伤员烈士抢救下来。

 

(上图)

 

(上图)这名战士叫沈先月,是七连战士,在穿越生死线时被战壕里的电话线绊倒了。

战场上没有摆拍,因为每时每刻都有牺牲的危险。友军的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就牺牲在这块土地上。

 

(上图)这是七连班长肖康,在担任211高地防御任务时,坚守两个月,全班无伤亡,荣立一等功。

 

我们团在老山前线的防御战中荣立了集体二等功,大功七连自“9.8”战斗后,一直担负着211高地的防御任务,为整个前线的防御态势起到稳固作用。(上图)七连战友从211高地归来。

 

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面对艰苦,面对死亡,我们的战友总是以乐观、积极、快乐的方式打败忧郁,打败恐惧,打败脆弱。

 

 

 

(上图)战友靳荣洲在阵地上自编自演的山东快书,非常受干部战士的喜爱。

 

 

(上图)被军委中央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都昌林在阵地上。

 

(上图)他叫曹仁义,一个不知什么叫累的战士,他在一天里4次上阵地,来回八次穿越百米生死线,荣立一等功。复员回乡后,他和烈士战友张启平的姐姐组建了小家庭,共同承担起照顾烈士父母的重任。

 

2004年由于家中四位老人都有不同的病疾,在医保条件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住院治疗是要花费一大笔费用,曹仁义选择了和单位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补偿的费用用于解决燃眉之急。现在烈士张启平的父母依然健在,尽管生活有些困难,但他的奋斗和奉献仍在继续。

 

面对生活困难,曹仁义总是以微笑面对,他说再苦再难面对牺牲的战友又算得了什么。上图为今年清明节曹仁义在烈士张启平的墓碑前。

 

(上图)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听从指挥,英勇杀敌,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绝不背叛军队。我依然记得他们战斗的誓词。

 

上图为“12.2”战斗誓师大会,199师师长郑广臣为突击队员戴上大红花。

 

(上图)面对即将出征的突击队员,站在一旁的团长陈惟扬,悄悄的擦拭着泪水。他知道有战斗就会有牺牲。出征时,他和突击队员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活着回来"。

 

第四突击队队长徐国光告诉我,在出征前的头天晚上有8名新战士闹情绪,他们共同喊出了“我要入党"、“我要入党"、“我要入党"。凭什么第一、二突击队队员戴上大红花,是因为他们都是党员、骨干?我们要求入党,也要冲到最前面。

 

团党委临时决定,给四连特批八名火线入党名额。上图为时任199师政委张继根知道这一情况后非但没有责怪团党委的做法,反而为这些可爱的战士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15年,再次见到这位将军时,他依然记得这件事,他说:我们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在诠释入党誓词。

 

(上图)在这些突击队员中,有15名战友再也没有回来……30多名战友留下了终身残疾。

 

(上图)突击队长,副连长梁岭也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被成都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梁岭(中)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上图)“12.2”战斗抢救伤员的现场。

 

上图为三炮连指导员黄凤阡(右)和战士范皖红在阵地上。

 

(上图)三炮连战士的战地生活。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无论时空如何变迁,老山精神所体现的爱国情、报国志和坚定的信仰都弥足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