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爆发之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听说政治部主任郭沫若想到南昌投奔起义军,就对他说:你要去南昌的话,最好今晚就动身,我这边准备采取行动,明天就不保险了…… 他还让郭沫若转告南昌的贺叶,希望他们尽快退出南昌,二方面军即将开到,以免冲突;若要回广东,就走东江,不要走赣南,我的部队也要从赣南回广东,以免冲突;二方面军的贵方政工人员,我一律以礼遣送,也希望他们不要伤害我的人…… 为避免与南昌起义军直接交战,张发奎直至8月8日才进入南昌,而起义军已在7日都撤走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北伐军的高级将领中,张发奎可能是对我共最为友好、帮助最大的人。甚至在蒋疯狂“清党”时,张发奎依然在收留他们。 另外,张发奎部可谓是革命力量的大本营:南昌起义的基本部队——贺部20军、叶部24师,秋收起义的主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广州起义的主力——第二方面军教导团等,都曾是张发奎将军的部队。 其实,晚年寓居香港的张发奎是有机会回到大陆的,但他以“年事已高,已不堪用”的理由拒绝了,但也坚决不去台湾,于1980年在香港病逝。所幸的是,张将军最终得以叶落归根,葬回了广东韶关始兴老家。 南昌起义爆发之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听说政治部主任郭沫若想到南昌投奔起义军,就对他说:“你要去南昌的话,最好今晚就动身,我这边准备采取行动,明天就不保险了……” 夜幕降临,郭沫若匆匆离开了驻地,开始了前往南昌的冒险之旅。他知道,这是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但他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前行。 在夜色的掩护下,郭沫若成功地避开了沿途的关卡和巡逻队,经过一段艰难的跋涉,终于在黎明前抵达了南昌城郊。他看到了起义军的旗帜在晨风中飘扬,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在南昌起义的烽火中,郭沫若以他的勇气和智慧,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不仅参与了起义的策划和组织工作,还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去。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不仅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也证明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由和解放的渴望是不可阻挡的。在起义中成长起来的革命者们,将继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直到最后的胜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