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年级语文下册1-8单元主题阅读33篇:知识梳理 精选阅读训练(PDF版,可打印)

 剽悍前行 2024-01-27 发布于广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知识点:分清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图片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单元的课文,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

《北京的春节》抓住“腊八这天”“腊月二十三”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阅读重点语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民俗特点进行详写的;抓住感受最深的语句,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节日热闹的气氛。

《腊八粥》找出描写八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想象八儿的馋样儿,梳理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感受腊八粥的甜蜜、家庭生活的温情。

《古诗三首》根据古诗中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藏戏》以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了解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感受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阅读方法

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补充:如何把握内容详略,并体会其作用

《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都运用有详有略的方式来谋篇布局。阅读时,如何判断内容的详略呢?

1)叙述一件事,一般事情的开端和结局略写,经过要详写。

2)在总分总结构的文章中,总写部分略写,分写部分详写;概括部分略写,典型事例详写。比如《藏戏》一文中,开头简述藏戏的主要特点,结尾简述藏戏的传承方式,中间部分详细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特色。

3)最能体现中心的部分详写。比如《北京的春节》中讲的是老北京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最能体现北京独特习俗的就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这几天了,所以这几部分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所以就没有必要详细描述了。再如《腊八粥》,作者极力表现的是腊八粥的诱人,所以对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的情节进行详写,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而对喝粥的情节进行略写。[来源:学*科*网Z*X*X*K]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才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知识点:学习阅读外国名著的方法

图片

本单元围绕“走进外国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它们都是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故事梗概及节选的部分内容,向我们介绍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介绍小男孩尼尔斯的奇妙遭遇,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力;《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介绍了汤姆·索亚的一次传奇历险,让我们领略了外国小说的奇妙与精彩。本单元阅读重点:

一、梳理文章层次

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包括全篇和各个段落内部的层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各个段落的意思。

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有: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划分。(找各个事件) 4.按“总分总”的结构划分。

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结构,实际上是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如何理清作者的思路呢?

1.初读全文,勾画重要语句,理清此文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什么事情,以把握文章全貌。

2.以段为单位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标示段意,以显露文章脉络。

3.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思路自然显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知识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图片

    本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留露”为主题,编排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匆匆》一文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那个星期天》一文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让我们走进本单元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了解两篇课文表达情感方法的异同。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入情入境、动心动情,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一个新境界,这是比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更深一步的理解能力,也是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

1.从关键词语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其关键词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体会其思想感情。

例如: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日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眼睁睁看着时间“去得匆匆”,却无法挽留,心中充满无限的惋惜与无奈。

2.从重点句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反复出现的语句等关键句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

例如: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警醒自己不能虚度年华,要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才不会枉活一世。

3.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那个星期天》中“我”在等待母亲的时候“玩跳房子;看天看云彩;拨弄蚁穴,找蚁穴;看画报。通过“我”的动作,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

4.通过分析题目来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匆匆》一文紧扣题目,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而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同时警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5.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要我们注意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阅读时,要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想象自己身临其境,特别是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段落多读多想。这样,你才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例如: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

★易混易错★[来源:Z,xx,k.Com]

同学们大都认为文章思想感情就是中心思想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两者是有区别的:

1.中心思想是文章所固有的,是不被读者的主观意识所转移的客观实在。

而文章的思想感情则可以带上主观的色彩,学生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受概括;

2.在语言表述方面,中心思想表述要求确切,凝练规范。

而思想感情的表述则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使用口语的方式来表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知识点: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图片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来源:学科网]

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古诗三首》通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坚劲顽强、光明磊落的优良品质。《十六年前的回忆》充分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主席赞扬张思德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表现了董存瑞为了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那么,如何体会人物品质呢?

1.抓住关键句段。

例: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品析:语言描写,在形势险恶、处境危险的情况下,父亲内心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不顾自身安危,一心考虑革命工作。亲友对父亲的劝说和父亲坚定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父亲无私无畏、对工作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

2.关注言行法。

人物的品质,往往可以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看看他具体说了什么话,做了哪些事,通过分析他的言行就能判断出他的品质。

例: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品析: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像巨人一样挺立”,将董存瑞比作“巨人”,实出了董存瑞革命形象之高大,他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跳望远方”表现了董存瑞对战斗胜利和光明生活的向往董存瑞的话喊出了他献身的原因——为了新中国的建立。

3.结合全文内容和表达的主旨,体会所反映的人物品质或特点。

阅读时,通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全文内容,进而体会人物品质。

1:《十六年前的回忆》从女儿的视角,通过对父亲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还原了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叙述了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挺身而出,冲到桥下托起炸药包,炸掉了暗堡,为解放隆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阅读时要注意关注故事中有意思的开头和结尾,从而体会其好处。

那么,一篇文章中有什么方法来写出好的开头和结尾呢?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1. 好文章讲究“豹头凤尾”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倒叙法,在开头直接写事情的结尾“1927 年 4 月 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营造了一种悲哀、怀念的情感氛围,让读者急切地想知道集体的情况,产生读下去的冲动

《藏戏》则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先声夺人,既激发读者思考,又强调了藏戏的三大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藏戏的赞美之情

《草原》则采用写景式开头,从自己初次看到草原的景色和感受入手,表达了看到草原后的欣喜之情

2.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与开头遥遥呼应,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同时突出“我”一直把父亲的被难日牢记在心,让读者感受到“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那个星期天》采用的是景物烘托、情景合一的结尾方式,“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营造了一种伤感而凄凉的气氛,渲染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悲痛,令读者回味无穷;

《腊八粥》则采用了自然收束、水到渠成的结尾方式,在结尾描写八儿一家吃腊八粥后的场景,温馨,令人难以忘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知识点:阅读:体会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

图片

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又爱思考的人”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表里的生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们那时多有趣啊》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尝试写科幻故事。

★课文回顾台

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举例论证:酸碱试纸的发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和做梦有关。

★方法巧点拨

本文中,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事例。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不但可以使观点显得真实可信,而且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运用好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什么呢?

1.理清观点和事例的关系,力求事例的典型性。

2.掌握好结构,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处理好事例与事例之间的过渡。

补充:如何提炼文章的主要观点

“观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肯定或否定。提炼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现代文阅读的常考点,学会提炼文章的主要观点的方法,能帮助我们阅读和分析作品,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如何提炼文章的主要观点呢?

1)抓标题。抓住起概括作用的文章标题,能更好地提炼文章的主要观点。例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主要观点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

2)抓首句。例如,《为人民服务》的主要观点就是这篇文章的前两句:“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作者开篇点明主题,提出鲜明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为人民服务的。

3)抓总结句。文章的总结句往往在全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学弈》中,作者在结尾点出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不同的,表达了学贵在专的观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知识点:抓住人物特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图片

本单元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一主题,安排“回忆往事”“依依惜别”两大板块。“回忆往事”这一板块分为两个活动阶段,第一阶段:了解活动建议,通过协作的方式记录难忘的小学生活,制作成长纪念册。第二阶段: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3篇材料,感受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依依惜别”板块的内容为:在毕业之前,通过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写毕业赠言等方式,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阅读方法

1.指导选择活动主题;制订活动计划。

2.了解几种文体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体:成长手册、演讲稿、书信等。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要素串联法

(2)段意串联法

(3)摘句法

(4)标题扩充法

3.体会情感: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以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体会情感的方法:

(1)从关键词语、句子中去体会;

(2)从修辞手法、景物描写中去体会;

(3)从标题中去体会等。

4.利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

(1)借助时间轴回忆难忘的点点滴滴;

(2)快速浏览收集的资料,筛选内容;

(3)“编年体”“栏目式”等方法给资料分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