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昂:她一个人,活出了一百个文艺女青年的可能

 江南一鱼6jvvqc 2024-01-28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她曾是《三联生活周刊》的深度调查记者,先锋诗人和新锐小说家。
她也是一个“城市女巫”,懂心理学、会催眠、擅长分析人的笔迹,据说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
她还是一个吉普赛女郎,在这个很多人都活得相当拘谨的时代,实践着一种自由主义生活。
她是巫昂。



01

2000年初,“南方系”情感专栏作家里,同期出道了两匹黑马——男连岳,女巫昂。后者因语言风格犀利,被称为“麻辣情医”。
 
二十年后,在自媒体收获的季节,连岳以千万粉丝坐镇情感咨询界一线大咖。巫昂却在满足了最初的好奇心后,悄然转舵,在大众的期待里,选择了走向自己。
 
“每个人的性格和人生价值系统都不一样。我是在无意中成了情感专家,因为有段时间它很时髦,每个人都在Q&A。自媒体时代来了以后,我是刻意不去选择这条路的,反而进入了严肃文学创作的一个阶段。”
 
在时代的岔路口,他们选择了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02

巫昂这个笔名,很能说明她本人的特质。
 
巫,是她身上自带的气场,神秘、邪气、灵异。
昂,是她的生活态度,昂扬、热情、向上。

图片

这二十年来,巫昂一直过着一种吉普赛式的生活,国内国外、天南地北到处跑。她那种无拘无束的本性像是与生俱来的。听说她原来在三联工作时,经常不穿鞋在办公室跑来跑去。就此事向巫昂求证,她爽快承认:“是,打小不爱穿鞋”。
 
除了不爱穿鞋,那会儿她还不爱用句号,经常很长一个段落逗号到底,惹得冷面笑匠主编屡屡“咆哮”。
 
巫昂高中时代干过一件很牛叉的事情。高考前夕,不爱认真读书的她临时抱佛脚,通过潜心研究模拟试题破解了老师出题的思维定式,一举考上了复旦大学。
 
大学时代她还干过一件疯狂的事情,和上海几所高校9个男生自发组织单车骑行,从上海骑到敦煌。因为穷,行程后半段睡得最多的是学校课桌椅。一路吃了不少苦,却也给青春画上了一个闪亮的句号。
 
九十年代是文学青年的黄金时代。因为热爱写诗,巫昂加入了沈浩波、南人、尹丽川等人啸聚的“诗江湖”,用先锋的姿态在诗歌界“兴风作浪”。
 
回忆往事,巫昂至今感怀那个时代诗人的纯粹:“我们那时候写诗,只有热情没有功利,写的时候谁都没想过要拿它换钱,是纯热爱”。
 
2007年,巫昂去了美国。因为她在从写诗转到写小说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障碍。“我去美国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波士顿两个写作中心上了一年多的课,解决了她很多困惑。
 
在美国学习期间,为了养家糊口,她又学了心理学和笔迹分析。后来在淘宝开了个“巫昂春药铺”,接受各路人马收费咨询。因为“准得吓人”,生意相当不错。
 
小说稿费少,专栏不想写,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她三分之二的收入就来自这些杂七杂八的谋生技能。对她来说,这些活儿能让她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相当于积累了一个人性数据库,对写作很有帮助。
 
但这种轻松又赚钱的工作,她却给自己规定:一年只做三个月。因为她觉得,在挣钱这件事情上,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和精力。钱赚得差不离后就收手,去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些年来,她拍过电影、做过制片人、创立过手工品牌、开过杂货铺,做过民宿、建过茶舍.....一度还把家从北京搬到了云南。
 
她还实施过“吉普赛一年”计划,在一年时间里到处旅居。“每次出门都要带足行李,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外人看巫昂生活得有点疯狂,她知道自己内心有个逻辑在。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领悟到的一样:人只需要工作六个星期便可维持一年健康生活所需,那么其余时间便可用来读书思考。
 
某种程度上,巫昂也把她的生活过出了梭罗的实验性。即便当中有冒险和不确定,但“不确定”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这不,她一个人,活出了一百个文艺女青年的可能。

图片

03

多年后,巫昂回看自己的前半生,说其实那样的生活很符合她年少时的设想。
 
小时候她最想做一个水手,到处去航行,见各种各样的世面,做各种尝试,等年纪大一点,就安心地回来写东西。
 
她的状态就贴合着这个曲线,出走半生,回来仍是一个写作者。巫昂的文字生猛鲜活,想象力奇崛,从不陷入套路。问她是如何做到给语言“保鲜”的,她说唯“热爱”两字。大量买书、每天固定时间精读,用无知的状态去学习,“对它保持着初恋般的激情”。

这两年,除了写诗、写小说和翻译作品之外,巫昂还创办了一个“宿写作中心”。通过美国写作中心的点拨,再加回国后大量阅读,兼之七八年小说创作的实践经验,巫昂自觉在技术上有了顿悟的感觉。“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去看哪方面的作品”学会了观看之道后,“就像近视的人突然戴上了眼镜,能看清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了”。
 
所以40岁以后,她收起了玩心,专注围绕诗歌和小说来发展自己。
 
她在“宿写作中心”开设了长期的写作班和一百天写作营,向那些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传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创意写作技巧。
 
她还做了一个公众号,专门推出文学新人,而且是各行各业的素人。有不少已经正式发表了作品,进入了文坛。
 
“我们选的都是特别纯粹严肃的诗和小说,不追求十万加,以作品本身为唯一导向。这个号在圈子里已经被承认了专业度,新诗人和作家都以在我们公号上发表文章为荣”。
 
“除了没有稿费其他都挺好。”巫昂又俏皮地加了一句。
 
巫昂口中这个“宿写作中心”,有点小乌托邦性质。她说学生们有时会很迷茫,不知道自身价值何在。她想摒弃所有浮躁表相,引导他们从内心出发,从自身热情出发去写作,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而不是由消费者乱主导。
 
巫昂自身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她认为时代的车轮终究会转向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古典主义时代,社会将拥有多元价值,不以成功为唯一目的。所以她鼓励年轻人要活得前瞻一点,通过文学这个通道,去接触人类全部的经验,去完成人性中的神性部分。
 
“我们不能在一条极度物质化、功利化的路上走得太远了,否则人会很容易迷失和空虚。996是坚决要反对的。”
 
我形容巫昂像坐在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上拼命往外舀水,她却笃定地说:“像我这样的人以后会越来越多的。”

图片

04

巫昂说这句话是有事实依据的。因为在已经过去的那个烽火连天的三月,她领着自己的学生们,联合自己的朋友们,再加上外界众多的志愿者们,一起打了美好的一仗。
 
宿志愿者团队和穷团,像一支联合作战的精锐部队,给深陷重围中的武汉送去了及时有效的援助。
 
在这件事情上,一向懒洋洋的巫昂行事特别理性高效。组团前夕,她先让志愿者私信发简历,再针对学历和专业精选出一百多人,按照武汉行政区划分成11个组群,再由组长自己招募组员,自行对接医院和社区。
 
前期,由宿志愿者团队负责彻底摸查武汉内外所有相关医院,明确物资需求和床位信息,登记社区病人的床位申请,并每天更新。

接着,巫昂再发动自己作家圈和民谣歌手圈的朋友们,组成“穷团”,大家合伙购买物资。不限多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大咖加入进来,特别是作家桑格格,后来她成了巫昂的铁搭档,在穷团起了很大作用。那些大咖又带来了自己的朋友,“穷团”越滚越大。其中有很多金主想捐赠找不着北,团队便负责联络对接,告诉他们要买什么,再把物资稳妥地送到医护人员手里。
 
疫情后半段,他们还成立了“穷”文工团,歌手们在后台吹拉弹唱,向七八个群直播慰问志愿者,连姚晨和黄晓明都参与了进来。
 
不需要口号和鸡血,这帮人像玩儿一样就把一件大事做成了,这倒很符合巫昂的行事风格。
 
整个运行过程,巫昂说自己的“存在感”很弱。“武汉有一个防疫站,所有物资都是我们对接的,我居然不知道”,她自嘲。

“我的作用主要在前半程,短时间内搭建完团队框架,明确流程,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然后就本着完全信任的态度,让他们自行发光发热。我很少过问,顶多发生了什么麻烦,我出面解决一下。”
 
这种“无为而治”却显示出超高的效率,一支临时组的团队,被夸奖相当于一家大型企业。

巫昂因此深感骄傲,她说这一届年轻人,纯洁、正向、有爱,工作能力强。很多人有海外留学经历,英文资料说翻译就翻译,需要平面设计,立刻有二三十人的设计师团队响应,医生顾问团队全国各地不同科的达四五十人。大家齐心协力,把一艘小船变成了远洋的轮船。
 
想起姜文曾在《十三邀》采访里提到自己的理想国,他畅想“每个人都很聪明,都很有本事”,没想到,巫昂和她的小伙伴们实践了姜文的理想。
 
硝烟散去后,他们又悄然回归自己的生活,并相约若他日国家再有难,就重组战队,江湖救急。
 
巫昂形容他们做公益就像民兵,“有事村口站站岗,没事就回家,该干嘛干嘛”。不过医生顾问团的群还依然存在,仍在接受各种咨询。
 
因此她觉得:

“这件事自己有生命,我只是一个先把火点起来的人而已。要充分相信,每个人的生命在这个链条里都会发光发热”。
 
也是基于这份认知,事后她回绝了很多媒体的采访,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彰显自己。就连《南方人物周刊》评选她为“2020青年力量”上榜人物的依据,都是自行去志愿者日志里扒的资料。
 
正式提这事,也是在闺友这次的采访里,一则因为事过境迁,二来确实感佩那些美好的人。
 
需要的时候,“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也是侠骨柔肠的巫昂喜欢的世界。

图片

05

如果不近距离接触巫昂,单从文字看她,会有点“生人勿近”的气场。因为她太敏、太锐、太灵,还常说大实话,也不怕得罪人。但是靠近她多一点的人,会发现她温柔的一面,如果你拿真心放在她的手心,她就会回你一颗真心。
 
这种“两面派”,就像她喜欢的那些作家,当中既有弗兰纳里.奥康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三岛由纪夫这类“暗黑系”,又有契诃夫、E.B怀特、加缪这类“温暖牌”。
 
她不否认自己性格中有也这种两面性。

“我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最大特点就是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哪怕是暗黑或邪恶的。因为我的工作需要我特别诚实,虚伪或油腻是从事写作最大的天敌。所以我喜欢的作家也都特别真实,不掩饰人性中灰度的一面,就像水晶球一样,透明地向所有人去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也供奉这个原则。”
 
真实的巫昂在微博上是无龄的,在“小巫”和“婆婆”之间能随意切换。她也不介意袒露自我,嬉笑怒骂都由心。她没有人设,也不甘被人设捆绑。在她看来,如果想说的话不敢说,或是要看人脸色,那就是一种不自由。
 
“我花这么多年费那么大劲儿把自己变成一个不自由的人,那还不如去996。”巫昂快人快语。
 
所以她现在的生活自由度相当高,每天早上花两个小时唤醒自己,喝一杯手冲咖啡,然后开始工作。下午三点之后开启社交生活,之前都不约。晚上则是美学时间,读书观影画画写书法......节奏相当悠然。
 
一般人口中北京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巫昂完全感受不到,因为她选择了避开这种生活节奏。
 
“我一定要坚持让自己做一个有选择的人”。
 
所以这半生,她由着自己的选择生活。人生前半段活得尽兴,后半程活得随心。

图片

也许看过足够多的风景,做过足够多的尝试,才能拥有安然的内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图片

  西门吹花  

闺友公众号创办人

闺友躺瘦营创始人

模范女青年成长社区发起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