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拱廊活动 | 萨德:沈溺于幻想与书写之无度的永恒囚徒

 置身于宁静 2024-01-29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哲学必须说出全部。

——萨德

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 法国旧制度时期的贵族,同时还是臭名昭著的浪荡子和罪犯,这位充满争议的著名历史人物,其漫长而又波折的一生跨越了18和19世纪。立于世纪之交,他见证了法国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且复杂的时期。他充满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和极端化的文学创作风格不仅引发我们去思考法国现代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变迁,而且激励我们对个体自由的含义以及实现形式展开诘问和探索。

图片

根据萨德头骨还原的石膏模型

通过这种偏执与灵活的融合,通过这种前进却无所改变、但同时将所有知识、所有论证类型以及所有文学体裁变成自己所有的独特方式,萨德的书写显得与众不同。带着对流浪汉小说(最自由的形式)的偏好,萨德还实践了书信体小说、短篇小说与中篇小说等简短体裁、旅游指南这种最格式化的文体、历史故事,并且一生都带着热情,醉心于戏剧上。装饰与场景的盛大排场、对白的活泼生动、抨击刊物的意气风发、说教的温煦动人、百科全书式的精确……萨德利用一切。他将各种笔调屈从于其放荡之法则,而这种受单一一种观念支配的状态远非限制他的想像世界,反而启发他创造出若干反映他欲望之过度的人物。萨德笔下著名的浪荡子皆以惊人的方式有着鲜明又有活力的存在。如同传奇英雄般动人,他们一样也拥有神话诸神的超人能力,即他们经久不变的光彩——他们正是如此刻印在我们的记忆中的。

萨德的写作使人着迷,因为一种毫无缺陷的精湛技艺所产生的优雅,因为某种音乐精准度——这使他立即找到富有旋律的句子,和既融汇在统一调性又带着独特重音的形容词或动词。陷入一种贪恋爱抚的感官迷乱中,读萨德可以很快,但借着仔细欣赏每一个句子,如同反覆吟咏诗句或是倾听着巴哈或莫札特,读萨德也可以很慢。而在其中迷乱不减。

图片
图片
图片

《索多玛一百二十天》手稿,又称“大长卷”

2023年10月15日(周日)14:00,在拱廊计划,我们邀请到经典人文作品《萨德》的译者沈亚男老师,与我们共同探讨关于萨德的故事。

图片

主讲人

图片

沈亚男

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2011年赴法国索邦大学法文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萨德研究专家米歇尔·德龙(Michel Delon)先生。现于南京某高校任教。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长十八世纪法国文学、文学与艺术跨学科研究、艺术社会学等。译著有《二十岁的卢梭》、《萨德》等,并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此次沈亚男将携她的最新译作《萨德》前来拱廊。

图书介绍

图片

书名:《萨德》

作者:香塔勒·托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